小学英语《CLOTHES》教学案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想
  
  1.利用课件巧设情境,引出主题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特殊效果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步步过关、深入,逐步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3.通过学习及师生反馈、生生交流,使学生掌握有关衣服类单词及相应的问答形式。
  
  学生情况
  
  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地完成活动,达成既定目标。但是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和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运用呈现、操练、交际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会读有关衣服类单词,至少6个。
  (2)学生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子:What’s this? It’s…. What are they? They are….
  2.能力目标
  通过模仿、操练、游戏、表演等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做到学有所用。
  3.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体验并参与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体验成功,培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听懂、会说、会读有关衣服类单词。
  2.听懂、会说句子:What’s this? It’s… What are they? They are….
  3.衣服类名词中单复数的不同表达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our friend Gogo? (同学们,你喜欢我们的好朋友Gogo吗?) Today, he will come to our class. Oh, where is Gogo?(今天,他将来到我们的课堂,噢,Gogo在哪儿?)
  2.出示教师课件,用媒体展现出Gogo打招呼的情景(无声)。
  谈话:What did he want to say? I don’t know. Listen carefully.(他要说些什么呢?我可不知道。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媒体展现出Gogo说话的情景(有声):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Gogo,今天你们穿得可真漂亮呀!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Tony和Jenny选一身衣服,他们一定非常高兴。你愿意帮助我吗?
  生答:愿意。
  [设计意图:该情境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学生进行网上自学
  学生点击课件,进入“商场”,学习9个单数单词。
  [设计意图: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集中反馈
  1.看卡片认读单词(带读、指名读、齐读)。
  2.单词转盘游戏,巩固认读。
  当转盘转动时,学生大声猜出指针会停在哪一个单词上。
  3.进行评价。
  4.出示图片,检查扩充单词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纠正语音语调。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单词和句型,以此激励学生比一比,看哪一个人说得又快又准,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四)学生网上学习
  学生点击下一界面,进入超市,学习9个复数单词。
  [设计意图:这样的任务型活动,能促使学生合作学习,给优秀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给反应慢的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五)集中反馈
  1.看卡片认读单词(带读、指名读、齐读)。
  2.单词卡片游戏,巩固认读。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的一部分,学生猜出是哪一个单词。
  3.检查扩充单词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纠正语音语调。通过猜一猜的游戏,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感。]
  
  (六)单复数比较
  1.演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单复数的不同。
  2.Do you know why?(你知道为什么吗?)
  3.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课件中把所学单词进行明确的分类,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解决学生对本课难点的理解。]
  
  (七)合作体验,巩固认知
  1.教师示范合作内容,边示范边演示课件。教师问:What do you like for the boy?(你愿意为男孩穿哪件衣服?)学生回答。What do you like for the girl?(你愿意为女孩穿哪件衣服?)学生回答。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拖动鼠标,为小主人公穿衣服。
  3.学生点击课件,进入“试衣间”。学生两人一组,仿照示范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自由交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解教学重难点。]
  
  (八)歌谣表演,结束本节内容
  1.谈话:You’re very clever. Look!Jenny and Tony are beautiful too. I have a rhyme about this picture. Listen together.(同学们真聪明呀!Jenny 和Tony 被我打扮得可漂亮了,有一首关于这个图片的歌谣,一起听一听吧!)歌谣放第一遍。
  2.第二遍,学生随录音说。
  3.第三遍,教师学生问答练习,表演歌谣。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新单词,伴着节奏感强的迪斯科音乐,训练说唱新语言项目,学生琅琅上口,牢牢记住新的语言知识。]
  
  (九)小结,布置作业
  
  (作者单位:北京通州区永顺小学)
  
  点评:
  在教学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比单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明显的优势。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呈现信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能重复演示、播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能在丰富的信息背景中,激发想象力,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由于使用了信息技术,使学生大大扩展了所学内容,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节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经课后测试,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单词在10个以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点评人:龚峰)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网软件建设远远落后于硬件建设。有些学校校园网的基础应用都没能得到实现,如最常见的文件传输服务。教师在校园网内依旧频繁地使用U盘设备进行文件传输,或者通过传统的“网上邻居”文件夹共享的方式来传输文件。这些做法不但效率低,而且往往是危害网络安全的罪魁祸首。本文介绍了我校的FTP服务应用,即“完全开放FTP服务”的搭建与管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完全开放FTP服务”是指匿
当时间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从此,中国迈步跨入一个崭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然而,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底子薄和时间短,难免存在各种不尽人心的地方;尤其是互联网“地球村”的当下,当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生活、工作的便捷福利的同时,负面的弊端也随之而来,表现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则是众声喧哗之中不乏各种杂音,甚至是沉渣泛起,
2008年7月16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教师培训计划——2008年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正式启动,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省各地的459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整个培训活动强调培训主体的参与合作意识,提倡“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其中多达25%的培训由参与式研讨活动组成。绝大多数学员给予本次培训很高的评价,95.95%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很好”和
建设与应用相伴共生。应用促生了建设,建设为了满足应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自然也遵循着这一法则。就目前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观察,两者之间似乎充斥着许多困惑。为此,本刊采取访谈的形式实地了解、深入剖析了资源应用者与建设者面对的问题,并从本刊编辑部的视角进行分析,力图给予资源建设者和应用者一定的建设性对策和建议。     一、资源内容有待调整    “资源库中的音频、视频、Flash作品太少,很难令教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这样说过: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张秀华校长理解这句话有三层含义: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教师;对国家,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在与张校长的接触和不断深入的了解中,我不断地体味着她的这一切身体会。  从外观看上去,北京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郊小学,然而,学校近五年来“三大步”的变化却让人不能小觑:一是信息技
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这样的场景,我们也许并不陌生:  上课铃声已经急促地响起,学生满头大汗地鱼贯而入,一边开机等待,一边还在高谈阔论刚才的比赛……  课前,学生早早来到机房。然而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这堂课的学习任务,而是网络上的那些小游戏。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关闭窗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用“今天我们来上《×××》,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页”作为开场白,其效果可想而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时至今日,还是有人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屈原?为什么要读《离骚》及以《离骚》为标志的楚辞?  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却屡屡在当下被提及——那些本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元典,却一再被质疑其合法性,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刘安与司马迁反复说屈原是“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王逸说“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刘勰则说“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李白更是长歌“屈平词赋悬日
任务驱动法是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任务能驱动学生的关键是任务的设计是否有效。那么,怎样设计才算有效呢?以下是笔者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总结的几点看法。    一、任务设计有效度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任务设计应体现信息技术的技术价值。任务设计的
为解决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软、硬件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K12LTSP(Kids of 12 Linux Terminal Sever Project)终端—服务器的开源软件技术搭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平台的整体方案构想。本文介绍了K12LTSP平台的安装和配置过程,给出了其实现和应用的具体方案,并在局域网内,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验证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们从容地往来于图书馆与各种专用教室之间,兴致勃勃地研究教师给出的各种有趣课题。学生们轻击鼠标,汇集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素的信息海洋扑面而来。没有了起早贪黑的奔波劳顿,没有了无穷无尽题海战术的枯燥乏味,没有了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轮番轰炸,没有了积攒起成堆的证书作为升学的敲门砖,有的只是学生经历独特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兴奋和与众不同的自豪。  不管我们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够享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