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这孩子,实在没有音乐细胞。”确实,人与人之间对音乐、艺术的感悟的确存在着个体差异。马克思也曾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笔者从事音乐教育多年,也感到孩子们中间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非音乐的耳朵”是不是就无可救药了呢?笔者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拥有着“音乐的耳朵”,只是有些人的“音乐耳朵”特别灵敏,有些人的“音乐耳朵”还在沉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