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绪论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它的作用旨在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种可能的施工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诸要素,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前的模拟优化组合配置,保证项目开工后的施工活动能有秩序、高效率、科学合理地进行,从而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和文明生产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施工企业新型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特别是项目法施工的运行,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和发展,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指导施工活动、统一作战步调,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文明生产、扩大企业信誉等一系列服务性职能,以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业主的投资效益。
为了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使施工组织设计达到上述要求,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看法。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
1、做好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资源渠道准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由企业生产经理和项目经理组织召开工程资源筹备会议,落实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具的选择及进场计划。
2、确定施工部署和选择施工方案,对重要的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作出规划和决策。这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可以召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企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施工员、班组长共同研究,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
3、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用逆向思维方法从建筑产品的总体特性指标着手逐层剖析建筑功能、结构功能、构造功能,使每一功能通过各道工序的精心操作来实现。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应用系统工程、网络计划、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统筹安排施工技术方案和进度计划。要进一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理有据、层层分解、系统配套。采用简单有效的表达形式,建立施工生产要素形象配置组织系统图模型和工程成本预控模型,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模块库,广泛应用模块集合技术,基本实现内容图表化、文本标准化,以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指挥人员深刻领会、认真执行。
5、遵循技术规律,合理分解工序,安排施工程序,充分利用时间、空间间隙,安排好空间和时间程序,发挥资源的作用。
6、施工组织设计是计划性文件,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转换的思想。在施工执行过程中充分认识主客观条件,根据条件的变化科学,灵活地调整补充完善,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使设计更符合客观实际,更能科学有效地指导施工实践。根据具体建筑施工项目的特定条件,通过信息转换技术处理,选择适用技术模块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实施性组织技术,减少重复劳动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上,变重复劳动为创造性劳动,变习惯思维为创新思维。
7、注意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信息的收集,储存、传递、转换、适用,发挥信息的核心作用。
三、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工作
目前,普通施工企业编制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准备方面的职能,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率,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重视组织技术措施,而忽视经济管理内容,以致在实践中不讲成本,造成工程结算时互相扯皮发生争议,它的编制工作经常是技术部门少数几个技术人员全权负责包揽,以致造成施工组织设计统于形式,起不到真正指导施工的作用。
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技术部门或总工程师包办代替的做法,贯彻由谁主持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组织编制、贯彻、执行、总结的原则。根据项目法施工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应由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笔者通过实践发现,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有以下优点:
1、施工方案具体、到位、有针对性,切实有效地指导施工操作,解决施工中的难点,把握项目工程进展的重点,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2、由实践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年轻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协助,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能提供大量的有关施工技巧、工艺成本、劳动组合与劳动定额方面的信息,懂得什么样的总平面布置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使现场施工生产快速、高效地运作。年轻的技术人员负责搜集资料,进行施工技术的计算或者验算,操作计算机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文本、图表、进度计划等方面的工作。这种合作能使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施工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物资供应的偏差、工程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情况往往与施工组织设计出现偏离。这时,就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动态调整,使之继续发生作用,达到最终控制项目目标的实现。因为项目经理与企业的有关技术人员都熟悉该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的情况也在项目经理的掌握之中,所以,这种动态的反应与调整活动能得到及时完成。
四、使用单代号网络图编制进度计划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双代号网络图,感觉到非常繁复,很难做到运用自如,经过一段时期的应用比较,笔者发现使用单代号网络图更为优越。
1、单代号网络图绘制较为简单,不易出错。单代号与双代号网络图的特点各不相同,其表示形式也完全不同。两种网络图都是由两个主要因素组成,即节点和箭线。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箭线表示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节点和箭线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功能,关系十分简单,有多少项工作就画多少节点,哪两项工作之间有紧前、紧后的关系就逻辑箭线,绘制起来较简单容易。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工作间的瞬间转换,箭线表示两项功能,一是表示工项工作,二是表示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一些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将出现许多的虚工作,只靠箭线就很难表示清楚,特别是在多出的节点处,很难正确地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要用到许多绘图技巧。从使用的最终效果来看,单双代号都一样的,我们可以弃繁从简,推广使用单代号网络图。
2、工程实际进展随时在变化,极少与原计划完全吻合,需要及时调整和不断优化。如果绘图速度跟不上,动态调整就成为空谈,如果绘制错误,则会贻误工程的正确指挥,造成损失。单代号网络图以其绘图的简便快捷,不易出错的优点,能更好地为动态调整和计划的优化服务。
3、网络计划是为项目的实施服务的,所以不仅要让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看懂,也要让属于操作层的班组人员能看得懂,对于仅受过简单训练的班组人员,是很难读懂双代号网络图中复杂的逻辑关系的。而通过相同程度的训练,班组人员能轻松地理解单代号网络图,从真正的意义上响应上级的计划和指令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在高质量、高效率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五、结束语
我国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都在谋求进步、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组织技术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进行技术跟踪,加快技术转化,重视高新技术的利用和移值。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集合技术,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开发大规模的模块集合技术,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最终目标:优质、高速、低耗、安全、文朗施工。这并非是题外之话,而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奋斗目标。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它的作用旨在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种可能的施工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诸要素,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前的模拟优化组合配置,保证项目开工后的施工活动能有秩序、高效率、科学合理地进行,从而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和文明生产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施工企业新型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特别是项目法施工的运行,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和发展,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指导施工活动、统一作战步调,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文明生产、扩大企业信誉等一系列服务性职能,以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业主的投资效益。
为了适应建筑市场和新型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使施工组织设计达到上述要求,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看法。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
1、做好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资源渠道准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由企业生产经理和项目经理组织召开工程资源筹备会议,落实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具的选择及进场计划。
2、确定施工部署和选择施工方案,对重要的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作出规划和决策。这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可以召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企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施工员、班组长共同研究,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
3、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用逆向思维方法从建筑产品的总体特性指标着手逐层剖析建筑功能、结构功能、构造功能,使每一功能通过各道工序的精心操作来实现。广泛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应用系统工程、网络计划、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统筹安排施工技术方案和进度计划。要进一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理有据、层层分解、系统配套。采用简单有效的表达形式,建立施工生产要素形象配置组织系统图模型和工程成本预控模型,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模块库,广泛应用模块集合技术,基本实现内容图表化、文本标准化,以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指挥人员深刻领会、认真执行。
5、遵循技术规律,合理分解工序,安排施工程序,充分利用时间、空间间隙,安排好空间和时间程序,发挥资源的作用。
6、施工组织设计是计划性文件,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转换的思想。在施工执行过程中充分认识主客观条件,根据条件的变化科学,灵活地调整补充完善,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使设计更符合客观实际,更能科学有效地指导施工实践。根据具体建筑施工项目的特定条件,通过信息转换技术处理,选择适用技术模块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实施性组织技术,减少重复劳动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上,变重复劳动为创造性劳动,变习惯思维为创新思维。
7、注意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信息的收集,储存、传递、转换、适用,发挥信息的核心作用。
三、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工作
目前,普通施工企业编制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准备方面的职能,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率,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重视组织技术措施,而忽视经济管理内容,以致在实践中不讲成本,造成工程结算时互相扯皮发生争议,它的编制工作经常是技术部门少数几个技术人员全权负责包揽,以致造成施工组织设计统于形式,起不到真正指导施工的作用。
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技术部门或总工程师包办代替的做法,贯彻由谁主持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组织编制、贯彻、执行、总结的原则。根据项目法施工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应由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笔者通过实践发现,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有以下优点:
1、施工方案具体、到位、有针对性,切实有效地指导施工操作,解决施工中的难点,把握项目工程进展的重点,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2、由实践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年轻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协助,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能提供大量的有关施工技巧、工艺成本、劳动组合与劳动定额方面的信息,懂得什么样的总平面布置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使现场施工生产快速、高效地运作。年轻的技术人员负责搜集资料,进行施工技术的计算或者验算,操作计算机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文本、图表、进度计划等方面的工作。这种合作能使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施工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物资供应的偏差、工程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情况往往与施工组织设计出现偏离。这时,就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动态调整,使之继续发生作用,达到最终控制项目目标的实现。因为项目经理与企业的有关技术人员都熟悉该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的情况也在项目经理的掌握之中,所以,这种动态的反应与调整活动能得到及时完成。
四、使用单代号网络图编制进度计划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双代号网络图,感觉到非常繁复,很难做到运用自如,经过一段时期的应用比较,笔者发现使用单代号网络图更为优越。
1、单代号网络图绘制较为简单,不易出错。单代号与双代号网络图的特点各不相同,其表示形式也完全不同。两种网络图都是由两个主要因素组成,即节点和箭线。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箭线表示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节点和箭线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功能,关系十分简单,有多少项工作就画多少节点,哪两项工作之间有紧前、紧后的关系就逻辑箭线,绘制起来较简单容易。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工作间的瞬间转换,箭线表示两项功能,一是表示工项工作,二是表示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一些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将出现许多的虚工作,只靠箭线就很难表示清楚,特别是在多出的节点处,很难正确地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要用到许多绘图技巧。从使用的最终效果来看,单双代号都一样的,我们可以弃繁从简,推广使用单代号网络图。
2、工程实际进展随时在变化,极少与原计划完全吻合,需要及时调整和不断优化。如果绘图速度跟不上,动态调整就成为空谈,如果绘制错误,则会贻误工程的正确指挥,造成损失。单代号网络图以其绘图的简便快捷,不易出错的优点,能更好地为动态调整和计划的优化服务。
3、网络计划是为项目的实施服务的,所以不仅要让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看懂,也要让属于操作层的班组人员能看得懂,对于仅受过简单训练的班组人员,是很难读懂双代号网络图中复杂的逻辑关系的。而通过相同程度的训练,班组人员能轻松地理解单代号网络图,从真正的意义上响应上级的计划和指令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在高质量、高效率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五、结束语
我国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都在谋求进步、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组织技术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进行技术跟踪,加快技术转化,重视高新技术的利用和移值。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集合技术,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开发大规模的模块集合技术,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最终目标:优质、高速、低耗、安全、文朗施工。这并非是题外之话,而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