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扩大我国内需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两大宏观经济问题之一——最终需求不足,首先对目前内需不足的表现进行论述,再分析制约内需不足的因素,浅析目前中国内需增长的源泉,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扩大;内需;经济持续增长;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但内需的增长却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同时,又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投入大量资金,以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力保经济平稳发展。但目前,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乏力,这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
  1.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突出地表现为投资率较高,消费率相对较低。我国投资率从1997年的36.7%上升到2009年的47.7%,而消费率则从59%下降到48%。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发达国家消费率平均的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74%。
  2.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率偏高,居民消费率偏低。在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比率从1997年的23.3%上升到2008年的27.3%,而居民消费比率则相应从76.7%下降到72.7%。
  3.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下降。从2009年居民消费水平看,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7倍。
  4.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过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大幅下降。对我国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长期边际消费倾向(1981—2003年)为0.451,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0.611(以钱纳里模型为参考)。
  二、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看,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近年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62.1%,下降到2006年的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高收入阶层具有较低的消费倾向和较高的储蓄倾向,而低收入阶层有较高的消费倾向和较低的储蓄倾向。这必然导致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据学者的测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對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在60%左右。
  3.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以及保障面较窄的现状仍未根本改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居民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刚刚起步。社会保障不能解除后顾之忧,这就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行为,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成为制约居民消费的障碍,使得内需与GDP不能同步增长。
  4.消费环境不理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并且不断加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消费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比,消费环境还不十分理想。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秩序较为混乱,阻碍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同时,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配套,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三、消费内需源泉分析
  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源泉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在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兴起,消费结构改变,质优价中产品市场庞大
  MGI(2006)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人口往城市、城镇集中,预计2006年至2015年中国城市将产生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从当前占城市人口的43%,到2015年占69%,到2025年达76%,届时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达22.7万亿元人民币。
  2.市场在农村、在西部——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市场高速成长
  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求趋向饱和的情况下,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市场将成为新一轮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目标。我国农村市场容量大、潜力大,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城市居民高。2009年,我国农村县及县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210亿元,比2008年增长15.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1%,比2008年提高0.05个百分点。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县及县级以下地区的投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带动了农村消费。
  3.市场在高端——中国高档品、奢侈品市场方兴未艾
  世界奢侈品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消费了全世界1/4的奢侈品,达86亿美元。而且,中国将在5年内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消费额达140亿美元。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2009年11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分析,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奢侈品市场预期2009年将下滑8%,只有中国市场有望保持12%的适度增长,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如今上海和北京奢侈品门店的数量已和纽约、芝加哥相当。很多奢侈品品牌已经在中国的二级城市建立了大量的销售点。
  四、对策建议
  1.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有区别地扩大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于投资需求而言,需要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因为我国近些年投资需求过旺,投资率居高不下。当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还没有完成,基础设施不完善,需要较多投资,投资率适当高一点都是正常的,但是长期过高就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一是高投资在一定意义上会引起高通胀。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与投资之间关系变化趋势来看,虽然不能得出高投资与高通胀是一一对应关系,但往往是高投资过后就会引起高通胀。为防止通货膨胀就需要紧缩投资,紧缩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率降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刺激投资,又会引起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二是高投资必然带来产品的过剩,生产资料过剩就需要继续扩大再生产,引起恶性循环,消费资料过剩就需要出口,又会引起贸易摩擦。三是高投资挤占消费基金,引发消费需求不足。
  2.适当控制政府消费
  政府消费既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又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从我国消费需求来看,政府消费大体呈现提高趋势,而居民消费呈现降低趋势,并且政府消费中有多少比例是为了给群众提供服务所花费的及绿色采购占有多大比例,这些是较难考证的。政府消费过多挤占了居民消费,同时也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需要适度控制政府府消费,建设节约型政府。
  3.增加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平稳的动力之一。目前的问题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消费率过低。要增加居民消费需求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1)改善供给结构。从供给量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状态,但是供给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制约了消费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来带动消费需求。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来实施。
  (2)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我国物流越来越发达,但是依然存在物流不畅、流通费用过高、流通环节过长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来解决。
  (3)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不同的收入群体看,形成了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大收入群体,与此对应形成了三大消费断层。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没有消费愿望、中等收入者有一定消费能力但是缺乏良好预期不敢消费、低收入者有消费愿望没有消费能力。因此,对高收入者要继续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其资本进行投资;同时要为高收入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并引导高收入者健康消费。对于中等收入者而言,一方面需要继续提高其收入,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深化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让中等收入者敢于消费。对于低收入者而言,需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收入,让其有消费能力。
  4.寻找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支持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和下一代互联网等设施建设,促进电信、互联网消费。培育和发展旅游消费,强化旅游服务,扩大旅游空间,配合长假小长假拉动旅游消费。文化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具有热点多、弹性大的特点,并能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优秀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交流带动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要深化服务业部门和企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为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拓展需求空间,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振华.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J].前线,2010.
  [2]于淑清.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J].八方论坛,2010.
  [3]毛蕴诗,李洁明.从“市场在中国”剖析扩大消费内需[J].中山大学学报,2010.
  [4]郭旭红.对扩大内需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2010.
  [5]姚淑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形成内需与外需协调增长机制[J].中国经贸导刊,2010.
  [6]朱宏任.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J].中国经贸导刊,2010.
  [7]中国统计年鉴.
  [8]世界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郭丽敏(1987-),女,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09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市政设施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其实是一项在系统要求方面比较严苛的工作,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提高重视程度,同时还需要得到市政设施中相关养护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够真正确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广州东部,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合署办公,实行"五区合一"管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接受知识的途径较为广泛,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制约奇特发展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正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问题。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界定和特点阐述,着重分析了江苏省交通所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现阶段交通所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交通;人力资源;企业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是市场竞争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承担着监督执法的重要任务,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独特功能与作用,在国家现代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更进一步建设好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国家经济发展有良好秩序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复合型俄语人才,作为民办高校的俄语专业必然要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基础俄语》课程是俄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俄语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难点,在各大学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作用有以下:提高
关于知识整合前因的研究突出了知识存量和知识交流对于知识整合机制建立的影响,却未揭示出国际化双元对于知识整合机制的影响机理.将知识整合机制划分为正式整合机制和非正式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因此,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也要做实事、有实效.在互联网时代,党建工作应该乘势而起,顺势而为,利用互联网把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