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之斑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榜理由:★★★★★
  花园西南角,是几株湘妃竹。园中,在周围嫩绿群青的成林绿竹包围下,惟有这几株,像造物主未完成的产物,叶上还带着如淤青和胎记一般或大或小的不规则斑点。
  每次经过园中小路,细细端详两旁的竹影摇曳,我总能在这几株上挑出点不协调来,觉得仿佛有点拉低了青青竹林的规格,也就老想着有能什么移栽或粉饰的“伎俩”,能把这点“未完成”的东西给“完成”得更美好一点。
  那日在园中游荡,忽然,阴沉的天幕砸下几点水团,倾盆大雨接踵而至。我匆忙躲到长廊下,只见模糊的雨幕后,是昏曚中东摇西晃的竹林。刺鼻的扬尘味激得我一阵晕眩,可那些竹子却统一地在风中做出整齐划一的姿势,把那青蔥的姿态更鲜明地显露出来。望着这如同晕染上一层国画染料的青青竹林,我不禁对角落里那几株带着斑点的湘妃竹的姿态与色彩产生了兴致。
  雨一停,我便往西南角的小道上走去。园中竹上的雨珠不断汇聚、滴落,打在地上,溅起点点泥斑,再看那几株湘妃竹,在暗青的天幕与涟涟水珠的映衬下,竟显出几分妩媚的色彩,仿佛雨点是画笔,把它们的色彩点得更分明了。青的底色竟洗出玉的光泽,斑色竟显得透亮,恍惚中竟有点玉簪乌发的质感,俨然是个羞涩的美人了。这时再看,四周的群青却仿佛黯淡了似的,那个我曾认为造物主“未完成”的产物,此时反倒比完美的青竹显出更完美的姿色。
  我不禁联想到娥皇女英洒泪成斑的神话,想到“苦竹丛深日向西”的美好景致与悠长意蕴,想到潇湘馆里那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想来,这些来世便带着斑点的湘妃竹,竟也寄托着这么多凄美的故事和人物,蕴含着深深的游子之思与离愁之怨……看来,湘妃竹上个那些“未完成”的斑点,也正是一种缺憾的美呢。
  也许,真正的完美并不在于形式上的完整,而正在于缺憾背后的那一层内涵的丰富与精神上的美好。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又回到了园中里的西南角,眼中映出了竹叶上最完美的斑点。
  评点:文章语言清淡素雅,结构层次清晰,满含深情地写出了发现湘妃竹之美的过程。后引经据典,终于悟出“不完美实际也是至美”的哲理。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国家表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不同时期涌现的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英雄模范。我们要永远铭记各行各业的奋斗者,铭记他们爱国奉献的奋斗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唱响努力奋斗的昂扬旋律。  在下列题目任选一题写作文。(50分)  (1)请结合自己所思所想,以“说奋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B站up主“墨茶official”走了。这个生前只有100多粉丝的“小透明up”去世后突然走进了网友的视野,每一个点进热搜的人,大多都会被他短暂一生的故事戳中泪点,直呼“破防了”“好心疼”,对他的遭遇感到心疼,对他的离世深表惋惜。  世界上不幸的人有很多,在视频网站记录自己不多余生的人也很多。但墨茶却一下子击中了广大网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个在生前在角落里默默发着微光的人,在离开这个世界后,那曾经
【作者简介】  高建群,男,祖籍陕西临潼,被《中国作家》评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  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在苦役般的人生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拔身而出的渴望。这种渴望会被那些庸俗的人讥笑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上天”。但是我说,这种“拔身而出”是有可能实现的,这就是登山。  最近我连续登了两次山。一次是到秦岭的南五台。南五台因五座山峰次第而
一家健身房里,24岁的涂艺正在做着力量训l练。他用左手扶着旁边的栏杆,然后将布带的一头拴在健身器械上,另一头套在自己残缺的右肢上。他靠着布带拉动身后的器械,来训练自己右边的肌肉。社交媒体上,涂艺的昵称叫做“田坎上的梦”。  4岁那年,涂艺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小朋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杨过”。成长的过程中,涂艺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那个时候的他,内向又自卑。直到遇到了体育,涂艺才慢慢地找回
时光蚕食着每一个人。它把人生反复咀嚼,最后吐出来一段崎岖坎坷的旅程,一堆破破烂烂的行李,和一个历尽风霜的你。但它也吐出了一个硌牙的东西,纯净至极也热烈至极,那便是你修补灵魂的工具——不灭的初心。  时光吞噬了物品,让它们变得残缺无用,但总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执起钉子木刀,将物品修复成梦里的模样。《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匠人在故宫里一灯一刀一作坊,便将半生献给了静默却沧桑的历史文物们。他们修补着古代的文
仓鼠炫耀自己:你们看,我囤积了多少食物?  很多动物回应:你的囤积只是一种强迫症,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难道这真的是一种病吗?”仓鼠困惑,竟不知道如何回应。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此话不假。可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这也是真理。收藏很多东西,总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用到,却不知自己已经被其所累。这确实是一种心理疾病。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不要对沧浪之水有太多
备考主题:励志  古人们喜欢将自己的人生格言铭刻在器物上面,像我们熟悉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商代第一位君王汤刻在自己洗澡盆上的句子(“盘铭”)。有的人喜欢将刻着铭文的器物放置在自己座位的右手边,方便能够时刻看到,以此来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于是便有了一个词“座右铭”。除此之外,还有越王勾践的典故,有岳母刺字的传说,有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有名人流传千古的家书、家训、家规……古人尚且用格
这是一张被广泛传播的陶勇在医院内很随意的一张照片,端正的五官长在一张娃娃脸上,总是带着温柔的笑容。照片中他穿着白大褂,肩上挂着他自学生时代就很喜欢背的双肩包。他马上要40岁了,但依然满是学生气,目光清澈,眼神里都是干净、温和与纯粹。  7岁时,小陶勇曾目睹医生用细针从母亲的眼睛里一颗一颗挑出白色的结石,让饱受沙眼之苦的母亲恢复了视力。多年之后,在北大医学部学习期间,陶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眼科。他对眼
“流动”,一个饱含动感与张力的美丽之词。  从“慢车悠悠”到“动车疾驰”,这是流动;从“一票在手”到“刷脸进站”这是流动;从“大包小包”到“就地过年”这也是流动。这样精彩的流动,正和荏苒的时光一起、和广袤的大地一起、和自强的人民一起、和可爱的祖国一起,绘就欣欣向荣、流转不息的壮丽时代图景。  流动中国,美在“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造中。回首波澜壮阔的“十三五”,中国自强不息的脚步从未有一刻停歇,“嫦
莫言成名后,受邀到自己曾就读的高密三中演讲。莫言上臺后微笑着说:“我这个人是写故事的,那我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小野猫,追了一会儿眼看就要追上了,前面出现一棵树,小野猫钻进了一个小树洞,猎狗进不去。这个小树洞只有一个出口,等了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三只猎狗立刻追了上去,在兔子下面守着。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