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台美术中的多媒体影像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台美术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个与节目、剧本、舞台密切相关的主题氛围。舞台是伴随着戏剧的出现而衍生的,其宗旨便是为表演服务的。随着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舞台美术在传承与创新上不断碰撞,其表现形式渐渐不再局限于单纯呆板的写实表现,而出现了更为贴近表演者内心世界的一些抽象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将演员的情绪渲染扩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LED、立体投影、全息投影技术的多方面发展,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多媒体影像作为一种舞台变现手法,具有传统的舞台无法比拟的表现性、灵活性,既可以模拟写实的环境,又能营造出充满意境的效果,给舞台美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形式和视觉震撼,同时,这种震撼也赋予了舞台表演更充沛的生命力。
  关键词: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中的产生与发展
  多媒体影像设计是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元素之一,从它所体现出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其划分在舞台场景设计的范畴。多媒体影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一个可移动的舞台场景。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影像,是当今舞台美术工作者时常探讨的话题。
  怎么样的形式才是舞台多媒体影像的表现形式?如何设定才能够让它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什么样的色彩在舞台表现上更具视觉刺激力?这些问题都必须结合实际演出才能找到最佳答案。所以,舞台美术中的多媒体影像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操作而进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视听盛宴所震撼、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多媒体影像的大胆创新,让看到这种神奇效果的观众对多媒体影像有了更强烈的期待。2008到2014年这几年时间,多媒体影像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舞台所采用。多媒体影像技术以其既能表现具象的写实环境,又能体现抽象的舞台效果等诸多特点,开始逐步成为国内大型电视晚会视觉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改变着传统舞台的审美形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甚至出现了以多媒体影像技术为前提而创作的节目。
  如今,对于从事视觉艺术和舞台美术创作的设计者们来说,传统手工业时代的舞台艺术的封闭性、保守性已经受到了挑战,计算机不但扩展了人们的视觉范围,还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它为目前传统的舞美设计方法出现的许多困难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使舞台以新的方式呈现在观看者眼前。舞台设计者以此打破传统舞台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创造更多维度的舞台空间;舞台布景开始由单一的传统绘制景片的排列与组合向由各类高科技视频、灯光、电子数码设备主导舞台布景的方式转变。多媒体影像已不再局限于电视屏幕,而开始走进演播室,大型综艺晚会,歌舞剧,话剧等多种舞台,成为除了传统的声、光、电外另一种新兴的图像元素媒介,以景片的形式出现在各种舞台上。
  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中的特征
  舞台多媒体影像是舞台美术设计的造型元素之一,它也必须具备舞台美术设计的特性。舞台美术的产生是为表演服务的,其宗旨是为了给表演创造合理的空间,并结合演员的演出给观众带来最完美的视觉画面。没有脱离表演而独立存在的多媒体影像,它需要根据舞台表演内容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即舞台多媒体影像属于二度创造艺术是从属于表演艺术的表现形式。
  首先,舞台多媒体影像从属于舞台设计。多媒体影像的应用应以舞台美术设计为基础,确切地讲,它更接近舞台布景的范畴。每一处多媒体影像的运用,成像画面的大小,位置的安放,都是经过了舞台设计师的设定。此时,多媒体影像更像是一个可以变化移动的景片。在这个设计过程中,舞台美术设计者也对视频将出现的画面以及视频该出现的外轮廓有了初步的把握。
  其次,舞台多媒体影像从属于舞台表演。它的出现除了能为观众带来更炫目的视觉效果外,其主要目的还是为表演服务的,它所有的设定以及出现的画面都必须贴合演员的表演,无论写实或是抽象影像,都需要根据舞台表演的内容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不得脱离表演而独立存在,更不能超越表演自我炫耀。这一特殊属性也是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中区别于其它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之一。
  舞台美术中的多媒体影像承载了舞台美术的特性,这个特殊的载体通过画面的转换体现了空间的艺术和时间的艺术。舞台多媒体影像可以通过电脑后期技术的处理结合舞台视频操控台的切换,灵活地对画面进行组合和改变从而充分地体现空间与时间的变幻。通过影像的变换,能有效的扩展舞台空间,通过绘画原理,弥补传统舞台封闭空间的局限性,将数码合成技术与实景布置的合成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与传统的通过更换舞台景片方式改变舞台布景相比更为简便。舞台多媒体影像通过它特有的优势很好的体现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
  多媒体影像在舞台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更多的应用到了新兴科技产物,电化学反应,被投入到舞台设计中的装置越来越先进,为舞台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1.近几年来,随着LED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着其高亮度,低电压,电流小,寿命长,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容易拼接等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舞台设计中,更甚者有被当作主要舞台道具来进行舞台设计。比如:201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春晚30周年以来,首次大量运用LED,给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华丽的视觉盛宴。
  2.在舞台的发展史中,灯光、音效、舞台的运用是与之并存的。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声音的运用中,有效使用舞台声音元素能扩大舞台空间,丰富舞台的层次,充分使用,营造立体空间声音场,给观众以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舞台布光也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发展,能突出塑造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同样是2012年的春晚,在舞台上演员和舞台、灯光、音效、舞台多媒体影像的完美结合,营造了一个立体的、逼真的表演环境,给观众呈现出一台宏大的五感盛宴。
  3.现今的互动影像更多的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将抽象的理念和艺术创造与现实想结合,通过计算机产生出混合的影像,给观众提供一个由感官感受的虚拟的世界。用更直接的手法,更有效更方便的与大众见面并且使之成为如今颇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如2009年于重庆大剧院首演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情景歌舞《巴歌渝舞》中,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与动漫技术融入其中,配合声光电等各方位的效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效果都是事半功倍,让人赞不绝口。
  结语:
  多媒体艺术给舞台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形式向多元化的转变。多媒体影像作为舞台美术的表现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向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可以用简单的手法完成资料展示,时空转换,氛围烘托等许多作用,同时它也具备传统舞台布景不可比拟的灵活性。在创造效果的同时也为舞台布景减轻了负担。它在舞台演出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如今,很难看到一台没有出现多媒体影像的晚会。然,舞美设计者也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创新,使多媒体影像能在舞台美术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为表演服务,更为表演润色。让多媒体影像与舞台布景真正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未来的舞台美术设计中,多媒体艺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国兴主编:《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
  [2] 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 陈念群编著:《数字媒体创意艺术》,中国传媒电视出版社,2006.11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五位一体”国家建设方向,新媒体舆论传播可按场域划分为: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五位一体;场域  胡锦涛同志于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应按“五位一体”的模式进行建设和改革。“五位一体”指的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新提法,对
期刊
摘 要: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融资方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上市公司资金筹措的问题,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给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比较选择  一、引言  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自己生产和投资的需要,在上市首次发行股票后,还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大量的资金。为了尽量压缩公司的融资成本、实现最大市场价值的目标,公司需要分析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例如,向
期刊
近年来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各大卫视不断出新,各种新颖节目层出不穷吸引观众眼球,如今电视媒体争取受众的竞争日趋激烈。市级电视台无论资金实力、技术装备,还是人才资源等诸多方面都不可与之相比。相反地市级电视台也有着他特有的优势。地市级电视台文艺部门发展不仅要考虑节目内容质量,更要多方面因素考虑,从而走上符合本地特点的道路。  一、地市级电视台优势与劣势  (一)地市电视台发展劣势  1.电视信号带来的观众限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出版物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逐步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读者阅读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馆员的工作模式不再是单纯纸质资源的利用,而是通过网络转向有效的数字资源使用效率评估和利用规律分析。  关键词:数字资源;使用效率;文献检索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任,其职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随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沿着学科和科研的方向发展,数字资源在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全媒体时代体育微博中受众身份和功能的新变化以及对微博体育事件中受众舆论导向控制的分析,从全媒体时代体育微博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特点改变和传播过程中受众作用的变化入手,分析受众的把关人身份、反馈传播环节作用、沉默的螺旋等效应功能的改变,对微博传播过程的新模式,和微博事件控制方法做出了分析,以期对微博传播过程的完善和微博的事件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体育微博;特点  如果把
期刊
摘 要: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在审判实践中对促进法律统一适用发挥了积极作用。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中仍面临一些基础性问题,如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布主体和效力等问题,笔者基于最高院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试对这些基础性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完善方案,以期案例指导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司法公正。  关键词:案例指导;发布主体;法律效力  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缘起  从1955年开始,
期刊
摘 要: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现代国际传播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全面性的。不论是在经济国际化还是国际政治变化环境中,现代国际传播对国际关系到影响都至关重要。其实,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早就存在着,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其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所产生的影响也变的更加深刻。文章主要阐述现代国际传播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传播;国际关系;经济影响  
期刊
摘 要:政府是社会运行的“掌舵人”,在突发事件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突发性事件信息的发布是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发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挑战,政务微博以其独有的传播特点给政府应急管理带来了新的景象。政府通过微博平台开展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政民互动和社会动员等工作。本文探析了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功能,并对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政务微博;公共管理;电子
期刊
摘 要:国土资源统计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基础内容之一。各级国土部门提供的国土资源统计数据,其真实性、有效性,能够为国土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决策等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加快国土资源统计工作的时效性,需要依赖于当代信息化技术,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则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本文通过阐述国土资源统计信息化人才的含义及要求,分析我国国土资源统计人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完善信息化人才建设提出有效的
期刊
摘 要:现在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介绍了大数据的来源、含义,着重介绍了农业大数据的含义,对农业大数据的文献研究进行了分析,对大数据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农产品大数据营销、农业大数据面临的挑战等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大数据;大数据营销;挑战  “大数据时代到来了”,“大数据”浪潮汹涌来袭,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称2012年是大数据的“启蒙之年”,称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