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吞者京东方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123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东方40亿元收购HYDIS和冠捷科技,产业整合已见成效,但也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行业波动的风险
  
  2004年10月,上广电投资的第五代TFF-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生产线试验投产,随后京东方(SZ 000725)的五代线也宣布进入设备调试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底将实现量产。但在同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eMEX2004)上,却出现了一种“五代线投产即落后”的说法,有人认为:目前韩日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已开始筹建六代线、七代线,一旦产能释放,京东方和上广电刚投产的五代线将面临一上马就落后的尴尬处境。一场激烈争论由此展开。
  针对有关媒体的爆炒,京东方和上广电都选择了沉默。而清华大学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张百哲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清楚地表示,TFT-LCD生产线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不以世代高低为判断标准。他介绍,所谓五代线或六代线,是对产品尺寸的区分,产品和工艺技术的高低与其关联度不大,技术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五代线的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条都已成熟,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均以五代线为发展重点。
  尽管这场争论更多的是—场误会,但客观存在的“液晶循环”却让京东方在资本市场上经历着起伏。从2003年以40亿元巨资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和冠捷科技后,京东方每个季度均会拿出同比至少增长50%的财务报表,其股价—直坚挺向上。在2004年10月末出炉的三季报中,其净利润同比仍然增长了69.32%,但与2004年上半年相比,净利润却减少了4621.85万元,也就是说第三季度亏损了。
  京东方解释说,第三季度多发生了研发费用4587万元,显然这只是原因之一。事实上,从2003年2月起,全球TFF-LCD市场进入景气期,刚好京东方正式介入这一产业,所获自然丰厚,而到了2004年7月,因受TFT-LCD市场周期波动(业界称之为“液晶循环”)和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TFT-LCD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这是京东方必须承受的代价。
  
  确立显示主业
  
  京东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北京电子管厂,这家老厂曾为中国的电子产业做出过辉煌的贡献,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逐步衰落。1992年,在北京电子管厂基础上组建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公司,随后在1993年改组设立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以发行B股的方式在深圳上市。
  


  京东方现任董事长兼CEO王东升正是在1992年的改革中被推上这一位置的。面临初期的生存困境,他采取了与日本厂商广泛合资的策略,给显像管做配套,迅速扭转了亏损局面。
  从1994年开始,京东方确立了以显示为主业发展方向,王东升密切跟踪世界范围内显示产业的发展方向,思考着替代CRT显示技术的会是什么。当时出现了TFT、PDP、FED三种方向,他一边派出技术人员去学习相关技术,一边开始准备做下游产品即显示器(即与冠捷科技合资的北京东方冠捷)。
  到1997年王东升认定TFT会是技术发展主流,遂在1998年成立TFT-LCD项目小组,开始探讨如何切入这个领域,当时主要是考虑引进技术或合资的方式。王东升说:“全球当时有24家做TFT-LCD的企业,几乎每一家我们都拜访过,都研究过。”经过全面考察,到1998年年底,京东方否定了引进技术的方式,下决心走合资之路,并且几乎与某家日本企业签订合资协议,但最后未能达成合作。在频繁谈判中,王东升意识到,如果以合资的方式切入如此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的领域,风险太大,最终决定采用收购方式。
  
  收购中学会走出去
  
  2002年6月,京东方计划联合台湾剑度与HYDIS的母公司韩国现代电子(HYNIX)建立合资公司,再由该合资公司收购HYDIS,初步协议由剑度占52.1%股份,京东方持股28%。但随后,京东方希望改变股份比例,与剑度的位置互换,最终收购计划流产。
  在与剑度合作收购终止后,京东方董事会内部曾发生激烈争执,有些董事认为HYNIX要价过高,京东方无法承受如此财务压力。但是王东升认为,京东方在北京市发展计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收购计划可以争取上层力量的支持,所以在收购中应主要考虑技术问题,资本因素则在其次。
  最终,王东升说服厂董事会成员,决定京东方单独进行收购。2003年1月11日,京东方正式宣布,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HYDIS的TFT-LCD业务,资产交割已全部完成,公司借此获得了有关TFT-LCD的全面知识产权及全球性市场份额和营销网络。本次收购的模式是京东方先出资1.9亿美元设立海外子公司京东方—现代(BOE-HYDIS),再由BOE-HYDIS去收购HYDIS。
  收购价虽为3.8亿美元,但真正京东方母公司自筹的资金只有1.5亿美元,其中自有资金及自有资金购汇6000万美元,通过国内银行借款9000万美元,全部用于设立子公司BOE-HYDIS。另外的2.3亿美元,一部分来自HYNLX最大的债权银行韩国汇兑银行联合其他3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提供的贷款,由BOE-HYDIS以资产抵押方式获得;另一部分来自HYNIX提供的卖方信贷,通过BOE—HYDIS以资产向HYDIS再抵押方式获得。
  王东升称,通过这次收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走出去:“从技术层面上说,是我们掌握了显示产业的世界先进技术;从资本层面上说;我们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广泛采用但国内企业用得尚少的‘杠杆收购法’。”
  在收购HYDIS的同时,与全球第二大显示器厂商冠捷科技(HK 903)的接触也在紧张进行中。半年后的2003年8月26日,京东方再次宣布丁重大收购事项,其与FPL及潘方仁先生(全资持有FPL)签署协议,以2.95港元/股的价格收购FPL持有的冠捷科技已发行股本26.36%(356033783股),总价10.50亿港元,并为冠捷科技第一大股东。
  王东升表示:“通过本次收购,京东方将迅速整合TFT-LCD上下游配套产业、完善终端产品的营销网络,并极大地巩固了京东方北京TFT-LCD产业基地的未来市场前景。”
  


  
  整合的效果与代价
  
  产业整合的效果显而易见。2002年度,京东方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7.83亿元,2003年这一数字上升了134%达到111.8亿元,而冠捷科技2003年的营收为21.35亿美元。两者的合并营收已接近300亿元(合并时需做重复计算扣除,下同)。
  到了2004年上半年,京东方的表现依旧出色,营收达到62.34亿元。相较之下,冠捷科技的增长更为迅猛,其1004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3.3%,至17.93亿美元,净利润则增长107.9%,至6260万美元。两者合并营收已接近20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400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液晶显示器业务在冠捷科技已占到主要位置,占总营收的71.5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4.7 %已成为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厂—商。而在CRT显示器领域,冠捷科技则以22.7%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第—二位。
  目前,京东方在北京总投资12.49亿美元的五代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将:于2005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对于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京东方在财务—直绷紧了弦。2004年1月,京东方增发31640万B股,募资净额20.48亿元,其中用于偿还收购HYDIS的TFT-LCD业务9000万美元的借款;偿还收购冠捷科技部分股权8500万美元的借款;偿还其他银行借款416087万元。而在此前的2000年,京东方已增发了A股筹资近10亿元。
  这并不能满足源源不断的资金需求,2004年2月,京东方董事会通过决议,其子公司BOE-HYDIS在资产整合后,拟申请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北京TFT-LCD项目的建设。但这——分拆计划由于和现行规定有某些不符之处,暂时未能付诸实施。
  尽管在第三季度承受了巨大的市场压力,但王东升对于显示主业的坚持并:未改变,他认为自己多年来对于显示领域的专注有助于把握行业风险,“液晶循环;”是行业规律,在此期间应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下一次高峰的到来。
其他文献
彻底关闭"安全中心""安全中心"可能是SP2中最显而易见的一个新功能,它会监视你的防病毒软件、防火墙以及自动更新功能,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有用的,而有经验的用户完全可以自行
通过传统的岸坡与生态景观岸坡断面型式的介绍与比较,对河道整治中的岸坡生态与景观断面做初步的探讨,并给出3种生态景观岸坡整治断面工程实例。
楼管大叔“卖萌”公告爆红网络,再次说明“卖萌”招数只有见奇见创意才能制胜!所以女生们爱玩的自拍卖萌表情也该进化了,单张对着镜头嘟嘴托腮的照片已经不够卖萌用了?那就多拍
目的增加对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系统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和经验性治疗的认识,提高其生存率。方法按血液/肿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指南对19例系统性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层诊断,并
数据保护和大数据管理领域厂商昆腾公司昆腾公司近日推出了一项新的云备份与灾难恢复订阅服务Q—Cloud?,以消费级云存储价格提供企业级数据保护。Q—Cloud采用昆腾的重复数据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