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意识培养探微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污染长期困扰着人类,而且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不断的被破坏,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意识培养;探讨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在结束这个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教材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三、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
  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与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行为出发,真正保护生物圈,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教育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①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材中有不少环境污染的例子,如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废旧电池、废纸、废玻璃对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伟大事业,每个公民应该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身做起。②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后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面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总之,地球只有一个,而破坏自然进程、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必然是毁灭人类自身。以上是我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于环保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新一代的中学生能够真正具备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3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学校)
其他文献
介绍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的矢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深入分析了目前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多年来在工科类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通过对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教师英语教学以及现行英语教材的探讨,提出了艺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指出艺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应将英语教学与艺术专业知识相
【正】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贞观二年夏四月己卯条载:“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梁、陈之音多吴楚,周、齐之音多胡、夷,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声,作《唐雅乐》,凡八十四调、三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大学生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重任。主要从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分析了导致锅炉运行状况不佳的原因,概述了破碎筛分工艺流程,提出了破碎筛分系统的改造措施。
详细介绍了厌氧/缺氧/两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污泥系统调试方法、调试运行中控制的各项参数等,对本工程调试中遇到的经验教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摘 要】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要做到“听得懂、说得出”。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在应试答题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教学中的讨论、设置情景以及小组学习等方面论述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兴趣;学习策略  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性阶段,是为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夯实基础的时候,“听”、“说”、“读”、“写”各个方
【摘 要】电学实验在物理高考实验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课程下的物理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对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立足强化实验探究能力,是提高电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改进实验装置与设计实践等二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效果  从目前情况来看,就新课标而言,关于电学部分新教材与以前的老教材相比突出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