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衔接理论简介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1976)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话语必须具有语篇性(texture)。语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种是结构性特征,另一种是非结构性特征。前者指的是句子本身的结构,即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而后者指的则是在不同的句子中出现的不同成分之间的衔接关系。由此可见,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存在于语篇内部,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当语篇中的某一成分的解释依赖于另一成分时,便产生了衔接。衔接手段大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