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柴冬梅
1.有机蔬菜基地基本要求。①基地选择。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应选择空气清洁、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其环境因子指标应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灌溉水质量标准和大气质量标准等。避免在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周围2~5米范围内进行有机蔬菜生产。
②转换期。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2年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作为有机产品。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
2.有机蔬菜栽培管理。①品种选择。应使用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在得不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转基因种子。
②种子处理技术。种子消毒是预防蔬菜病虫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应用天然物质消毒和温汤浸种技术。天然物质消毒可采用高锰酸钾300倍液浸泡2小时、木醋液200倍液浸泡3小时、石灰水100倍液浸泡1小时或硫酸铜100倍液浸泡1小时。天然物质消毒后温汤浸种4小时。
③土壤和棚室消毒。对于进行预期轮作仍然存在问题的菜地,选用物理的或天然物质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物质可采用3~5度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生石灰37.5千克/公顷、高锰酸钾100倍液或木醋液50倍液。苗床消毒可在播种前3~5天,用木醋液50倍液进行苗床喷洒,盖地膜或塑料薄膜密闭;或用硫磺(0.5千克/平方米)与基质混合,盖塑料薄膜密封。
④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1年只能生长1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2种作物轮作。前茬蔬菜腾茬后,彻底打扫和清洁,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害基数。
3.有机蔬菜肥料使用技术。①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生产有机蔬菜允许使用有机肥料(包括动植物的粪便和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和饼肥等,通过有机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和氯化钙等物质)。
②肥料使用方法。肥料使用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肥和植物肥数量以1:1为宜。每种蔬菜一般底施有机肥45~60吨/公顷,追施有机专用肥1500千克/公顷。要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底肥,结合整地将肥料均匀混入耕作层内,以利根系吸收。同时要巧施追肥。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即当蔬菜长至3~4片叶时,将肥料晾干制细,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注意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将肥料撒入沟内,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开穴追肥方式。
4.有机蔬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①病害防治。可使用石灰、硫磺和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性地使用含铜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来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或醋等物质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允许使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蔬菜病害。
②虫害防治。提倡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如赤眼蜂、瓢虫和捕食螨等)来防治虫害。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防治虫害。可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允许使用视觉性(黄粘板)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防治虫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来源的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杀虫。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
③杂草控制。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绿肥和休耕等)控制杂草。提倡使用秸秆覆盖除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如何防止茄子苗变弯曲
许北方
茄子苗弯曲长不直,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控制苗龄,早作定植准备,及时定植,促进秧苗缓苗。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一般宜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方式,以促进根系生长。
2.采用深中耕的物理办法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植株生长。
3.适时适量整枝打叶,使通风透气良好,并且适时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等化控方法抑制植株生长。
4.采用手捏的方法防治。看准“疯长”植株,从苗枝顶部往下数,在第3叶以下节间处用两手指轻捏,使其放“响”出水,使其输导组织暂时损伤不能向上输送养分而停长“蹲苗”,待到3~5天后捏过的伤口愈合成为一个“疙瘩”后再恢复正常生长。此时,周围没有被“捏”的弱苗、小苗、弱枝及小枝都在生长,大部分赶上了被“蹲”成壮苗的原“疯长”苗,使得秧苗生长成一致的高产、优质壮苗。
柴冬梅
1.有机蔬菜基地基本要求。①基地选择。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应选择空气清洁、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其环境因子指标应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灌溉水质量标准和大气质量标准等。避免在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周围2~5米范围内进行有机蔬菜生产。
②转换期。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2年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作为有机产品。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
2.有机蔬菜栽培管理。①品种选择。应使用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在得不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转基因种子。
②种子处理技术。种子消毒是预防蔬菜病虫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应用天然物质消毒和温汤浸种技术。天然物质消毒可采用高锰酸钾300倍液浸泡2小时、木醋液200倍液浸泡3小时、石灰水100倍液浸泡1小时或硫酸铜100倍液浸泡1小时。天然物质消毒后温汤浸种4小时。
③土壤和棚室消毒。对于进行预期轮作仍然存在问题的菜地,选用物理的或天然物质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物质可采用3~5度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生石灰37.5千克/公顷、高锰酸钾100倍液或木醋液50倍液。苗床消毒可在播种前3~5天,用木醋液50倍液进行苗床喷洒,盖地膜或塑料薄膜密闭;或用硫磺(0.5千克/平方米)与基质混合,盖塑料薄膜密封。
④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1年只能生长1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2种作物轮作。前茬蔬菜腾茬后,彻底打扫和清洁,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害基数。
3.有机蔬菜肥料使用技术。①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生产有机蔬菜允许使用有机肥料(包括动植物的粪便和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和饼肥等,通过有机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和氯化钙等物质)。
②肥料使用方法。肥料使用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肥和植物肥数量以1:1为宜。每种蔬菜一般底施有机肥45~60吨/公顷,追施有机专用肥1500千克/公顷。要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底肥,结合整地将肥料均匀混入耕作层内,以利根系吸收。同时要巧施追肥。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即当蔬菜长至3~4片叶时,将肥料晾干制细,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注意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将肥料撒入沟内,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开穴追肥方式。
4.有机蔬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①病害防治。可使用石灰、硫磺和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性地使用含铜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来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或醋等物质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允许使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蔬菜病害。
②虫害防治。提倡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如赤眼蜂、瓢虫和捕食螨等)来防治虫害。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植物提取剂等防治虫害。可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允许使用视觉性(黄粘板)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防治虫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来源的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杀虫。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
③杂草控制。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绿肥和休耕等)控制杂草。提倡使用秸秆覆盖除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如何防止茄子苗变弯曲
许北方
茄子苗弯曲长不直,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控制苗龄,早作定植准备,及时定植,促进秧苗缓苗。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一般宜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方式,以促进根系生长。
2.采用深中耕的物理办法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植株生长。
3.适时适量整枝打叶,使通风透气良好,并且适时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等化控方法抑制植株生长。
4.采用手捏的方法防治。看准“疯长”植株,从苗枝顶部往下数,在第3叶以下节间处用两手指轻捏,使其放“响”出水,使其输导组织暂时损伤不能向上输送养分而停长“蹲苗”,待到3~5天后捏过的伤口愈合成为一个“疙瘩”后再恢复正常生长。此时,周围没有被“捏”的弱苗、小苗、弱枝及小枝都在生长,大部分赶上了被“蹲”成壮苗的原“疯长”苗,使得秧苗生长成一致的高产、优质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