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本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的进行幼儿绘本教学。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1 前言
绘本作为儿童的“人生第一书”,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也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有力工具。其主要适合于低幼儿童阅读,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拓宽儿童的视野,给孩子以生活的启迪和情感的滋养,教育价值重大。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确立正确的幼儿观、教材观和阅读教学观,采取多种策略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2 学会选择绘本
教师大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来进行教材选择和定位。觉得孩子们应该学习和自己觉得不错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喜欢的内容。但是,往往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们都没有兴趣,没什么可说的,因此,笔者认为,“绘本教学”的阅读方式应该是一个集体的阅读和独立阅读相结合阅读,一页一页,多页阅读,分段阅读和完整阅读,来使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教学策略中,半推半放,慢慢地学会独立阅读。比如说,在绘本故事《爷爷一定是个好爷爷》《亲爱的小鱼》都是非常优秀的绘本。在《爷爷一定是个好爷爷》的绘本教学中,我们先出示一个“树屋”,让孩子们猜猜到底是什么? 幼儿孩子猜是蹦蹦床,有的孩子猜是小小熊的家,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听完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了。绘本不光光是一个故事的教学,很多的教育价值也藏在里面。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挖掘繪本故事里的更深层的意义。在《亲爱的小鱼》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观察绘本的封面,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猫和小鱼怎么亲吻了呢? ”“哦,原来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当猫把小鱼放回大海,可是他又是如此的思念着小鱼,一整天等着小鱼。那你有没有这么一个让你想念的人呢?孩子们想到了我们班中途转学的孩子,想到了自己回老家上学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老奶奶、老爷爷。联系她们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来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3 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
绘本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绘本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绘本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科学设计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幼儿乐意参与的教学活动。针对其中优秀的绘本教材,可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演绎精彩的同课异构。如绘本《咔嚓咔嚓剪胡子》语言活动中,通过教师导读、幼儿自主阅读,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美术活动可开展剪胡子的手工剪纸活动。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优化课堂结构。另外,表演法、提问法、小组分享探索法、自制图书法、多媒体辅助阅读法等都是绘本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想像,通过开展制作小图书、绘画日记、创编新故事、绘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原本单一枯燥绘本阅读活动灵动起来。
4 探索有效的教学技巧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扮演好引导者、参与者、示范者、鼓励者、倾听者的角色,对于教学技巧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导入,可采用从绘本名字、封面插图、绘本角色等导入,如绘本《小黄鸡和小黑鸡》封面上画着一只小黄鸡和小黑鸡在捉迷藏,教师可引导幼儿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由此导入。第二,对绘本故事进行精彩的讲述和演绎,要求教师用心投入,准确把握故事的步调、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语调。第三,适时激疑,可在悬念迭生处适时向幼儿提问,或抓住矛盾冲突点激发疑问,如幼儿猜测下面会发生什么? 使幼儿发挥想象,揣摩故事,引发其多元思考。第四,整合分享阅读,并逐渐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点拨阅读疑惑,指导阅读方法,引导幼儿开展丰富的联想,在看图中读懂故事,感悟绘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培养幼儿的读图能力。第五,有效讨论。积极组织幼儿讨论,提供充分的自由发言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语言表达的机会,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及心理品质。
5 利用多种资源开展绘本阅读
在进行绘本阅读时可以融合全方位教育资源,建构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整体阅读体系。以绘本为纽带,使幼儿绘本阅读的范围向家庭社区延伸,营造家园同步的阅读环境、建立家园同乐的阅读体系,让幼儿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增进亲子情感。具体而言,可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开展“邀请家长进园实践、教师走进家庭指导、幼儿阅读活动进社区”等交互式实践活动。如家长进校园活动,可以组织家长志愿者来园给幼儿讲绘本故事、给幼儿排演绘本剧等。教师走进家庭指导,可利用家访、幼儿园半日活动开放等指导家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的内容可围绕“如何选择符合年龄特征的优秀绘本”“如何创设亲子阅读的环境”“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等来进行。幼儿阅读活动进社区,可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绘本故事讲述、绘本故事表演、幼儿自制绘本展览等活动,由此可以向社区、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借助幼儿园网络平台,评选“书香家庭”“优秀家长”等,以此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绘本并不是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学习价值,它在一个用文字和图画构的开放语境中叙事,是具有多种学习价值的,教师应尽可能多角度开拓绘本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此种艺术形式的特定优势。由于我国绘本创作起步较晚,所以现在幼儿园所用的绘本大都是国外引进的。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匯,可以让幼儿体验、感悟不同民族的生活、风情和观念,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关注地球村的所有民族,而不局限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纵览域外古今的过程中,幼儿的视野与心胸都将会更加开阔。总之,优秀的绘本蕴藏着多元化的教育价值,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幼儿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为幼儿提供多种领域内容的作品,才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经验,进而培养幼儿全方位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6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绘本教学对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创造力、艺术鉴赏能力等意义重大。幼儿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幼儿观、“为我所用”的教材观、“以情动理”阅读教学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绘本的多元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谭梅.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新课程研究,2013,( 09) .
[2]何晓花, 绘本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J], 2015/09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1 前言
绘本作为儿童的“人生第一书”,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也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有力工具。其主要适合于低幼儿童阅读,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拓宽儿童的视野,给孩子以生活的启迪和情感的滋养,教育价值重大。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确立正确的幼儿观、教材观和阅读教学观,采取多种策略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2 学会选择绘本
教师大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来进行教材选择和定位。觉得孩子们应该学习和自己觉得不错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喜欢的内容。但是,往往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们都没有兴趣,没什么可说的,因此,笔者认为,“绘本教学”的阅读方式应该是一个集体的阅读和独立阅读相结合阅读,一页一页,多页阅读,分段阅读和完整阅读,来使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教学策略中,半推半放,慢慢地学会独立阅读。比如说,在绘本故事《爷爷一定是个好爷爷》《亲爱的小鱼》都是非常优秀的绘本。在《爷爷一定是个好爷爷》的绘本教学中,我们先出示一个“树屋”,让孩子们猜猜到底是什么? 幼儿孩子猜是蹦蹦床,有的孩子猜是小小熊的家,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听完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了。绘本不光光是一个故事的教学,很多的教育价值也藏在里面。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挖掘繪本故事里的更深层的意义。在《亲爱的小鱼》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观察绘本的封面,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猫和小鱼怎么亲吻了呢? ”“哦,原来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当猫把小鱼放回大海,可是他又是如此的思念着小鱼,一整天等着小鱼。那你有没有这么一个让你想念的人呢?孩子们想到了我们班中途转学的孩子,想到了自己回老家上学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老奶奶、老爷爷。联系她们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来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3 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
绘本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绘本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绘本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科学设计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幼儿乐意参与的教学活动。针对其中优秀的绘本教材,可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演绎精彩的同课异构。如绘本《咔嚓咔嚓剪胡子》语言活动中,通过教师导读、幼儿自主阅读,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美术活动可开展剪胡子的手工剪纸活动。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优化课堂结构。另外,表演法、提问法、小组分享探索法、自制图书法、多媒体辅助阅读法等都是绘本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想像,通过开展制作小图书、绘画日记、创编新故事、绘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原本单一枯燥绘本阅读活动灵动起来。
4 探索有效的教学技巧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扮演好引导者、参与者、示范者、鼓励者、倾听者的角色,对于教学技巧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导入,可采用从绘本名字、封面插图、绘本角色等导入,如绘本《小黄鸡和小黑鸡》封面上画着一只小黄鸡和小黑鸡在捉迷藏,教师可引导幼儿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由此导入。第二,对绘本故事进行精彩的讲述和演绎,要求教师用心投入,准确把握故事的步调、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语调。第三,适时激疑,可在悬念迭生处适时向幼儿提问,或抓住矛盾冲突点激发疑问,如幼儿猜测下面会发生什么? 使幼儿发挥想象,揣摩故事,引发其多元思考。第四,整合分享阅读,并逐渐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点拨阅读疑惑,指导阅读方法,引导幼儿开展丰富的联想,在看图中读懂故事,感悟绘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培养幼儿的读图能力。第五,有效讨论。积极组织幼儿讨论,提供充分的自由发言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语言表达的机会,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及心理品质。
5 利用多种资源开展绘本阅读
在进行绘本阅读时可以融合全方位教育资源,建构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整体阅读体系。以绘本为纽带,使幼儿绘本阅读的范围向家庭社区延伸,营造家园同步的阅读环境、建立家园同乐的阅读体系,让幼儿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增进亲子情感。具体而言,可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开展“邀请家长进园实践、教师走进家庭指导、幼儿阅读活动进社区”等交互式实践活动。如家长进校园活动,可以组织家长志愿者来园给幼儿讲绘本故事、给幼儿排演绘本剧等。教师走进家庭指导,可利用家访、幼儿园半日活动开放等指导家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的内容可围绕“如何选择符合年龄特征的优秀绘本”“如何创设亲子阅读的环境”“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等来进行。幼儿阅读活动进社区,可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绘本故事讲述、绘本故事表演、幼儿自制绘本展览等活动,由此可以向社区、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借助幼儿园网络平台,评选“书香家庭”“优秀家长”等,以此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绘本并不是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学习价值,它在一个用文字和图画构的开放语境中叙事,是具有多种学习价值的,教师应尽可能多角度开拓绘本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此种艺术形式的特定优势。由于我国绘本创作起步较晚,所以现在幼儿园所用的绘本大都是国外引进的。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匯,可以让幼儿体验、感悟不同民族的生活、风情和观念,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关注地球村的所有民族,而不局限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纵览域外古今的过程中,幼儿的视野与心胸都将会更加开阔。总之,优秀的绘本蕴藏着多元化的教育价值,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幼儿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为幼儿提供多种领域内容的作品,才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经验,进而培养幼儿全方位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6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绘本教学对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创造力、艺术鉴赏能力等意义重大。幼儿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幼儿观、“为我所用”的教材观、“以情动理”阅读教学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绘本的多元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谭梅.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新课程研究,2013,( 09) .
[2]何晓花, 绘本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J],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