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初探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ba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应用题教学时,将问题至于实际的问题情境之中,从应用题的形成过程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 小学生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76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树立教师权威的思想。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轻松、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中心,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将学生引入实际的问题情境之中,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便能使学生自主地调动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比如:针对学生,在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一道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题:
  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27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
  今日放映 《宇宙与人》
  成人票: 每张8元
  学生票: 每张4元
  团体票:每张6元
  (30人或3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
  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案。
  以下是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1:8×9+4×161=716(元)
  方法2:(9+161)×6=1020(元)
  方法3:從学生人数中拿出1人,和教师组成一个团体。
  10×6+160×4=700(元)
  ……
  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每位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要学为所用,体现数学价值,激发学生兴趣
  单纯的数量关系问题单调乏味,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如果将数量关系融入到实际问题之中,使其有血有肉,学生就会产生解题的兴趣。教学时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编应用题。如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教材第45页,应用题例1是这样的: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这类应用题枯燥得很,离学生比较远,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学不好这类应用题。不如改变一下应用题呈现的方式:
  (1)课件展示情境。
  客户:周厂长,你好!我们订做的660套衣服,生产得怎么样了?
  厂长: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
  客户: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了吗?
  厂长:能。
  (2)师:同学们!你们根据厂长、客户提供的信息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以上出示的例1。
  (3)师:你们会解答吗?如果不会,可以小组讨论。
  ……
  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巧妙地把应用题变为对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以后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基础。
  三、引导学生从应用题的形成过程入手,自主探索理解题意
  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意,从应用题的形成过程入手,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视应用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轻松掌握解题方法。
  以下是“归一应用题”的教学片断:
  师:如果现在要求大家很快地测算出全班20个同学在1分钟内大约一共能踢多少个毽子,你们准备怎样测算?(学生们争相发表意见)
  生1:我先测算每个同学1分钟踢毽子的个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那样太麻烦,我只要先测出一个同学1分钟踢毽子的个数,再乘以20就可以了。
  生3:这样也不对。如果选出一个踢得特别快的同学,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一个踢得特别慢的同学,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
  经反复考虑后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先测出几个同学1分钟踢的个数,算它们的平均数后再乘以20。
  经过实地测试,编出应用题:“在1分钟内,8个同学共踢毽子328个。照这样计算,我班20个同学1分钟大约能踢多少个毽子?”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解答。学生在探索解答方法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很快掌握了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师还向学生指出,用这种推算的方法,能预测出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教学,不但渗透了统计、估计、推测等思想,而且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所学知识,学到的不是僵化的知识。
  应用题部分是数学知识的综合与运用,难度最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应用题教学内涵丰富,如何让学生喜欢应用题,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应用题离自己并不遥远,解答应用题有一定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应用题。从而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应用题教学课。
其他文献
包装设计有着民族的审美与时代的审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对美的追求,这些在包装设计中都能折射出来,包装需要与世界同步发展,同时也需要有自己民族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创新,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率.类比教学是现
视觉形象设计是企业品牌建设与扩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和精神总和。企业视觉识别设计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
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以及设计中的自然回归是催生非可控因素的家居产品设计的主因。家居产品作为与人类生活最紧密的伴侣成为消费者舒缓内心紧张的首选,利用非可控因素进行设计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特别是今天校园青年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面对新的网络环境必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艺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艺术院校的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而艺术类高校在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强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使企业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给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接受.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是商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也是展示设
预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教师在上课前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并教授相关的准备技能以帮助学生良好发展学习习惯.本文介绍
近几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这一点不仅仅要归功于电影技术方面的提高,同时也因为电影越来越注重与宗教等方面的结合。电影《夏洛特烦恼》通过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