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窗外园子里有一棵苹果树。
  秋天,它的落叶往往落后于其它树。即便到了秋末冬初,万木萧疏,唯独苹果树还枝繁叶茂。
  寒露了,苹果树的叶儿仍是黛绿深深。此时,树上那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枝桠,显得特有活力,都一股劲地向四面八方抻长开来,似乎要撑起所有的绿,给冬天的大地吟一首春之歌……
  可霜降节令的一天夜里,苹果树的叶儿全都枯萎了!次晨,整棵树的叶儿在寒风中离树而去……落叶在朝霞中飘飞,它们一回首,便给落尽了叶儿的枝干送来了朝晖的暖意;更多的当然是叶落归根了。叶子飘落在根的周围,洒落在根的土地上,飘洒下一首壮丽的诗:“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里……”
  冬天降临,苹果树的叶子已然落尽,整棵树只剩下干枯的树干、赤裸的树枝,孤立于荒芜而寂寥的园子里。我俯首想像它在土地中的盘根错节,抬头又瞧见它虽瘦削却奋力伸出的枝干。我明白了,它仍在寒冬中挺立着。我似乎还感受到它的根在土地中揽着冬日的柔情,悄无声息地积攒着冬的阳光,默默无闻地孕育着来年春天的萌发。是的,有绿叶对根的情意,有绿叶对根的护卫,还有热土的馨芳,根是冻不死的,生命是冻不死的。
  春来了。报春花从冻土中拱出,绽开着白的、粉的、红的、藕荷色的、雪青色的,还有紫红色的花朵……花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晃,扬起生命的风帆,吟唱春天的赞歌。感受着满园春光,我想到苹果树。它,该发春叶了吧?
  我走近苹果树,树上不见一片新叶,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叶芽苞儿也没有。我轻抚着它经冬的褐色躯干,仰望着它那些伸向天穹的光秃秃的枯枝……唉,都惊蛰了,它怎么还不复苏?莫不是它扛不过漫长的寒冬?或是它已年迈,生命已悄然逝去……我抚着苹果树,心中惆怅缕缕。
  等等看吧,或许它的复苏也推迟了?但愿如此吧。
  怀着良好的愿望,我每天都要到园子里去转悠,心中期盼着苹果树的春天快快来临,期盼着树上快快长出绿叶。可是,我都失望了。到了春分前的一天,苹果树仍无一丝生气。它真的死了?一种哀伤掠过我的心头。
  春分的早晨,我踏进园子,春色扑面,花飞满园,却不见那棵苹果树!蓦然回首,树丛中似有一棵眼熟的树影。是那棵苹果树么?一夜之间,它满树枝头都冒出了白的花蕾,有的花蕾正绽放出娇小的白花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呵,它还活着。而且,它初始的生命色竟是白色,圣洁的白色!
  春分后,我有事外出,顾不得去园子里了。我归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看苹果树。啊,又是一阵惊喜:与小白花相依相伴的,竟是满枝头的嫩绿叶儿!绿叶拥着白花,愈显苹果树生机盎然!呵,原来这苹果树是先花后叶,花叶互映,美不胜收啊。
  此后,苹果树日新月异,枝繁叶茂,花团似锦。叶儿也从嫩绿渐次洇成了淡绿、草绿、深绿、墨绿、青黛。啊,绿叶成荫了,树冠如穹了。我仰望树冠,却又寻不着那些美丽的小白花了。是密茂的绿叶把它们遮蔽?还是它们花期短暂凋零了?我正纳闷,低头却见根的周围落英遍地,不少残花已然化作泥土,护卫着树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对根的情意,更是花儿对根的奉献。
  对花儿,人们只注意到它盛开时的绚烂,其实,它绚烂后的花魂才是更美的。
  花儿落尽了,硕果累累了……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该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钴基K640S高温合金经达十次返回后,新料合金及各次返回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系统地分析了不同返回料添加比例对K640S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添加
一    黑夜从天而降,给校园带来了月光,就连长眠了一天的校园路灯都睁开了它昏黄的眼发出了昏黄的光来,那灯光掺和着月光从高处洒下来,给整个校园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夜色。书上的字已经模糊看不清了。你合上了它。透过婆娑的丝丝柳条你看到在云缝里露出了半个脸的月亮,那是一张惨白的脸,让你想到了弃妇,想到了疼痛。晚风在月光间穿行,给你带来了丝丝凉意,那凉意中有远处夜来香的味儿,夹杂着女生的脂粉的味道。她还没有来
弟媳的娘家住在永平县杉阳镇的一个小山村。经不住邀请,我们一大家子便决定去乡下小住几天。  车子从大理出发,沿大保路一路往西,经过漾濞、永平县城,一直向保山方向前行。这一段路,在古代,便是有名的博南古道。博南古道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汉武帝于前公元105年下令开凿的。无数的民工历经千难万险,风吹日晒,开凿了这一条由四川经过大理再通往缅甸、印度的迤西古道,既巩固了中央集权,保卫了边疆,又繁荣了边
一    由于单位所在位置的关系,为了方便上下班,我住在城郊。说实话,刚从喧嚣的城区搬到城郊来住,我特别不习惯,也不喜欢。人真的很奇怪,置身于喧嚣中,又感觉热闹都是别人的,心灵没安歇的地方,总想有安静的一隅,让时间和周遭的一切真正属于自己。而当自己真正处于安静中的时候,又害怕孤独,感觉没有安全感。起初住在城郊时,总感觉孤独时常向我扑面而来,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所住的小区外面,是一片树林。透过
一直以来,我总被这样的问题困扰: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家族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而极少数家族却能够长期兴旺发达、充满生机。那么主宰家族兴衰的“家族密码”究竟是什么?我试图想找到一种答案!  2011年春节假期里,我途经大理时,有幸到被誉为“白族第一村”的喜洲村探访,此前早就耳闻这个村子曾出现过几个豪门望族。如今,这些望族的后人大多已在海外定居,留在喜洲的仅仅只是古老的宅院而已,而我却希望透
从我小时候能记事起,那把竹椅就在灶台那里了。寂静、内敛,没人触碰时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  在灶台鲜艳的火焰映照下,坐在竹椅上不停地往火塘里添柴的老祖母,这是在我家老宅厨房里最常见到的一个画面。安静、平和却又温暖异常。  记得祖母曾说过,那把竹椅买来之初和所有的竹椅一样:湿重,还有许多毛刺,坐在上面也没有嘎吱的声响,很普通,也很平凡。后来是火塘的热量把它烤得暗红,加之坐得太多,便磨得很光滑。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