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锻炼对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h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64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COPD稳定期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氧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规律肺康复锻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 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等肺功能指标、MRC、Borg评分及6-MWD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MRC、Borg评分降低,6-MWD距离增加,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锻炼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并提高其运动能力。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肺康复锻炼 COPD稳定期 肺功能 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245.99; R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07-0036-03
  Effec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motion ability in 64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CUI Rui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 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ianji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plus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Methods: Sixty-four stable COPD cases were selected as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61 cases in the same perio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gen therapy, conventional medicine treatment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VC, FEV1/FVC, PEF, MRC, Borg and 6-MW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lung function indices were improved, the MRC and Borg scores were decreased and the 6-MWD distance was in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6 month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plus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can relieve the symptom of dyspnea and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motion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acupoint applicati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stable COPD; pulmonary function; motion abilit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咳、痰、喘、气短等为主要症状,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1]。COPD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中药穴位贴敷干预COPD稳定期是中医药的特色疗法。肺康复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综合多学科的内容,为有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减退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设计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已被推荐为COPD稳定期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4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5~75岁,平均(64.9±11.3)岁,病程5~20年,平均(10.4±5.1)年;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45~75岁,平均(65.1±10.5)岁,病程5~20年,平均(9.6±5.7)年。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近1个月无急性发作。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皮肤病、局部皮肤破溃,精神心理障礙、活动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氧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规律肺康复锻炼。
  1.3 中药穴位贴敷
  将白芥子、元胡、细辛、苏子、肉桂、麻黄,上药研为细末,以姜汁、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备用。置于敷贴中间制成药饼固定,贴敷于天突、大椎、肺俞穴。冬季贴敷6 h,夏季4 h后患者自行取下。可根据个人皮肤情况增减贴敷时间,每日1次,疗程为3个月。
  1.4 肺康复锻炼
  1) 加强肺康复锻炼前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COPD相关疾病知识,治疗策略和正确使用药物,戒烟、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等行为干预,运动训练及呼吸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疾病的自我监测方法和自我管理等。
  2) 指导患者正确实施肺康复锻炼 主要内容包括上肢肌肉运动、下肢肌肉运动、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扩胸、弯腰。下蹲及伸腿等内容;同时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患者可取仰卧、坐、立位,两手分别轻放于胸前和腹部,由鼻吸气,由口呼气,呼吸过程中鼓起和收缩腹部。具体强度和频率依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定期电话随访跟踪,了解患者穴位贴敷和肺康复锻炼情况并督促其坚持,鼓励患者发现问题并向主管医生咨询。
  1.5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和Borg量表对患者主观性呼吸困难和运动性呼吸困难进行评分。MRC分值为0~4分,0分为轻度,1分为中度,2~4分为重度。Borg呼吸困难评分分值为0~10分,0级表示完全没有感觉到任何呼吸困难,10级表示感觉到极其强烈的呼吸困难。采用6 min步行距离测试(6 minute walk distance, 6-MWD)评估患者运动能力。采用无创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 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計学意义(P<0.05,表1)。
  2.2 治疗前后MRC、Borg评分及6-MWD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RC、Borg评分及6-MWD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MRC、Borg评分降低,6-MWD距离增加,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COPD病位在肺,渐及脾肾,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4]。COPD稳定期多以本虚证为主,肺脾肾三脏亏虚。因此,在稳定期温补肺脾肾三脏成为重要的治则。穴位敷贴是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兼顾经络学说,充分利用药物辛辣刺激及俞穴和经络的吸收、传输、调整的双重作用,达到透表达里,宣肃肺气,调节气血津液的功效[5]。贴敷穴位天突、大椎、肺俞为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穴,其中天突穴为任脉与阴维交会穴,是肺卫门户,为治疗咳喘病之要穴;大椎为督脉穴,交会于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之经,可解表散热,巩固和加强自身阳气;肺俞穴为肺的背俞穴,为膀胱经穴,与肺卫关系最为密切,可宣发太阳经气,三穴共用,共奏宣肺理气、止咳平喘清利、化痰之功[6]。本文根据传统配方及临床经验合用白芥子、元胡、细辛、苏子、肉桂、麻黄等中药,全方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宽胸理气、扶正祛邪、散寒逐饮、祛痰止咳平喘、补肺健脾纳肾等功效。药物与经络中的特定穴位相结合,可使瘀祛痰消、气道通畅,诸证随之消失。
  肺复康锻炼通过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促进其达到最佳生活状态,被认为是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管理的重要手段。肺康复锻炼的方法众多,上肢肌肉运动、下肢肌肉运动、呼吸功能锻炼等运动训练是肺康复锻炼的核心[7]。上、下肢训练可增强患者对活动的耐受性及运动耐力,减轻呼吸肌的通气负担,缓解气短气促等症状,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8]。而呼吸功能锻炼可增加呼吸肌的协调性、肌力及耐力,扩大和增强胸廓的活动,优化胸腹运动形式,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缓解过度充气和提高气体交换能力,清除呼吸道分泌物[9]。本文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肺康复锻炼前加强健康教育,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自行锻炼的过程中定期电话随访跟踪,及时了解患者锻炼情况并督促其坚持,鼓励患者发现问题并向主管医生咨询,有助于患者持续有效地进行锻炼并保证锻炼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MRC、Borg评分降低,6-MWD距离增加,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孙爱华等[10]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锻炼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有机配合、相互补充,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并提高其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静波, 方秋红.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7): 1784-1786.
  [2] 刘增霞, 刘虹, 杜世正, 等. 家庭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23): 5913-591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4): 255-264.
  [4] 郑苏群, 王真, 杨珺超, 等. 浅谈COPD表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8(8): 1037-1040.
  [5] 傅开龙, 林侃.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5, 56(11): 948-952.
  [6] 李风森, 同立宏, 荆晶等.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选穴及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6): 24-27.
  [7] 师琨, 王阳. 肺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J/OL].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3): 306-307.
  [8] 刘青, 余海滨, 余学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 2013, 28(5): 642-645.
  [9] 田凌云, 张莹, 田含章, 等. 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COPD患者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8): 810-814.
  [10] 孙爱华, 张纾难. 穴位贴敷联合肺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4): 389-392.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绿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PEBV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就诊的NMIBC
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出口企业来说,出口退税中应退未退比例过大,加剧了资金融通的困难程度。研究对以出口退税未退额作担保的出口退税抵押贷款这一新型金融工具的可行性及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