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思维发展探究中概念生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就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蜡烛的变化》一课谈谈笔者的想法。
  【片段一】通过“蜡烛熔化“研究物质的物理变化
  教者提问“熔化!蜡块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引导出“受热”、“加热”的蜡块熔化条件,接着引导学生静静地观察加热蜡块的变化。学生很快发现蜡块开始局部熔化,然后逐渐全部熔化,教者及时提问“谁能说一说蜡块受热后的变化吗?”引导学生表述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会发现“蜡块受热后慢慢熔化,最后变成蜡油”。蜡块变成蜡油的变化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学生理解蜡的物理变化并没有意义,教者接着提问“如果对蜡油继续加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纷纷猜测“蜡油变少”、“冒烟”等现象,静静观察一会后,学生突然发现有“白雾”冒出来了,教者趁机追问“‘白雾’是什么?”学生猜测“水”、“烟”、“一种气体”等物质,“白雾”到底是什么?教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指导学生“将白色汤匙像这样盖在“白雾”上面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收集白雾,仔细研究”,学生先看到白色汤匙表面有一种液体,猜测“白雾”可能是水;然后用手指轻轻一抹滑滑的,猜测“白雾”可能是蜡油;接着发现手指上滑滑的物质变成薄薄的固体,学生才恍然大悟:“白雾”先变成蜡油,接着变成蜡块,这说明“白雾”肯定是蜡的气体,这是教者给予思维的肯定,并纠正概念:“这不是蜡的气体,叫做蜡蒸气。就像开水壶口冒出的水蒸汽一样。”这时候教者让学生回顾加热蜡块的整个是过程,学生发现:“固体的蜡块受热后变成液体的蜡油,继续加热后又变成蜡蒸气。蜡蒸气冷却后变成蜡油,继而变成蜡块。”教者及时强调并追问:“这就是蜡的三态变化。那蜡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能清晰的发现“变来变去还是蜡,只是蜡的形态不一样。”教者顺势小结:“像蜡的三态变化,仅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这一类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评析:学生对蜡的三态变化,没有依赖经验讲解,也没有让学生随意研究,而是让学生在经历“观察加热蜡块的变化?”——“观察继续加热蜡油的变化”——“了解学生对蜡蒸气的前概念”——“验证蜡蒸气”这样一个探究过程。教者的引导不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思考和迫不及待地探究,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学生的思维的锻炼,心灵得到熏陶。
  【片段二】通过蜡蒸气燃烧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实验继续。小结完蜡的三态变化后,教者提问“蜡烛燃烧是什么在燃烧?”学生猜测是“棉线”、“蜡块”、“蜡油”,教者没有直接判断学生的猜测,而是逐一验证,学生发现“棉线燃烧时间短、蜡块、蜡油又点不燃”,学生的生活经验受到了挑战,开始深思教者的提问“蜡烛燃烧到底是什么在燃烧?”教者指导学生尝试用火柴去点燃蜡蒸气,学生惊喜的发现蜡蒸气被点燃了且很旺,“蜡烛燃烧是蜡蒸气在燃烧”这个答案不言而喻;醉翁之意不在“燃烧”,教者接着提问“燃烧的同时还发现什么现象?”学生说:“冒烟”。教者指导学生“将白色汤匙的底部放在火焰上方,收集冒的烟”,学生发现白色汤匙底部变黑,用抹布一擦,汤匙底部洁白如初,学生能清晰的判断出:“收集的黑灰就是蜡蒸气燃烧时冒出的烟。这个烟也肯定不是蜡这个物质了”。教者及时小结:“黑灰就是蜡蒸气燃烧产生的一种与蜡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碳。像蜡蒸气燃烧,产生新物质的这一类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大自然中,所有的物质变化大致分为这两类”
  评析:蜡蒸气的发现和研究,让学生在认知“蜡的三态变化”后,达到一个瓶颈——蜡烛的研究到此结束了。但是让学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本节课的高潮刚刚开始,难点也将在这里突破。被继续加热的蜡油,蜡蒸气越来越多,蜡蒸气还能发生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将学生推进迷雾之中,根据生活经验“蜡烛不点不亮”,如果点燃也是点燃蜡烛芯,和蜡蒸气有什么关系呢?在研究“蜡蒸气是什么?”后,紧接着研究“蜡蒸气能怎么?”把学生的探究激情推向高潮。通过实验,学生知道如果点燃蜡蒸气会燃烧或者条件满足也会自燃。进而解决学生认知化学变化这一难点。
  【整体评析】
  1.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课标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教者尊重教材还是从蜡烛开始突破,但是在知识的探究、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合理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促进了能力的养成,知识的升华。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从提出研究“变化”到提出研究“蜡烛变化”再到研究“蜡的三态变化”最后到“蜡的燃烧变化”。 教师以设疑、解疑为主线、巧设铺垫,步步深入、层层拨开,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概念。
  【作者单位: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复合材料就凭借着自身所具有的诸多高质量性能而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当中。复合材料不但拥有比模量高、比强度高、减震性能良好、抗疲劳性能好等优势,同时它还
摘 要:本文将对机械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各种转速传感器进行分析,分析各种转速传感器是否适合应用于这种试验台测量机械传动性能和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转速;传感器;机械传动;传动性能  机械传动在机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衡量机械传动性能的有转速、扭矩、功率、效率等参数。 这些参数之间又有相互关系,所以一般机械传动试验台在测量机械传动性能时,只需测量转矩、转速这两个参数即可,其他
近日,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下称“智博会”)在广州顺利闭幕。本届博览会以“智造改变世界,智会影响全球”为主题,分为“机器人”与“无人机”两大主题展馆,展会面积近2万平方米。现场云集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无人机制造商,总参会企业超过300家。展会还围绕工业4.0、智能制造、3D打印等主题举办了10余场专题交流会议。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蝉联全球
机械加工工业作为社会上较为庞大的生产制造业,涉及到了众多的产业领域,其中包括农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可以说机械加工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
摘要:机床设计在机床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何能让我国的机床设计行业未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屹立不倒,是所有机床设计从业人员都将共同面对的课题。只有应用美学技术,引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并且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让机床设计行业基业长青。  关键词:机床设计;现代工业;设计理念  对于现代机床设计理念而言,追求技术和美学的双功能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机床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机床产品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为此,压力容器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压力容器是多个工业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为此,对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评估与结构分析等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压力容器的结构分析与安全评估展开分析,对国内外在压力容器方面的使用现状展开了分析,旨在确保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的应用更为有效。结构分析;压力容器;安全评估  当前,压力容器已经被各个工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压力容器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