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MT法和TEM法在铜陵龙虎山地区隐伏矿勘探中的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SAMT法是深部隐伏矿勘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将CSAMT法用于铜陵龙虎山地区隐伏矿勘察,在深入认识研究区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对该区的CSAMT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反演,对比TEM法反演结果,电性特征的统一性验证了CSAMT法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联合CSAMT和TEM反演结果成功地分辨出侵入岩体和岩浆热液的运移通道,为该区寻找隐伏矿提供了有效的勘探手段。
其他文献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的岩石类型是湖相泥岩、碳质泥岩和煤。根据其有机岩石学、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的特征,将该区沉积有机相划分为3种类型:高位沼泽有机相、滨浅湖-沼泽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搜索引擎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检索信息的需要,而语义网技术又不够成熟,在此情况下构建领域本体库用于领域检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基于语义网应用基
对东北制药总厂废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采用混凝-超滤-反渗透膜工艺进行中试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对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在62.0%和22.3%以上;超滤工艺对浊度和COD的去除
将1995~2003年间10幅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海图资料数字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8.3)相应的模块进行处理,建立起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从横断面、深泓线纵剖面以及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长江口北槽航道水下地形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后,增加了主槽流速,减少了航道回淤,北槽形成了一条深8~10m的微弯深槽,水深基本稳定。二期工程基本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