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评述
【机 构】
: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医史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46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进行临床大体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2~78岁。镜下肿瘤组织弥漫浸润甲状腺,肿瘤内可见不规则的相互吻合的血管腔,局灶血管腔内可见乳头状突起,部分肿瘤细胞实性片状排列。肿瘤细胞上皮样、梭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圆形、空泡
"满洲中央汉医会"是在伪满政府扶持下成立的傀儡中医学术团体,其组织体系健全,覆盖面广。在其存在的几年间,尽管开展了促进中医学术进步、提高中医素质的工作,在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其实质仍是伪满政府规范、管理、改造和利用中医的工具。
"卫生"是一个自古便有的动宾词组,意指"保卫生命"。而到近代,"卫生"则演变成了只含单一语素的连绵词,有了"清洁""消毒""防御疾病"等多方面的含义。"公共卫生"从"卫生"一词的近代含义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个新名词。民国时期的学者对"Hygiene"的译名和"公共卫生"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其间出现过"国民卫生""公众卫生"等。世界卫生组织对"Public Health"下的定义和中国学者对"公
清朝乾隆年间新安医家郑梅涧,遗有手稿《箑余医语》,代代相传,《安徽医学》于1959年第5期标点横排刊登。《箑余医语》记载了郑梅涧对医理的所思所悟,特别对寸口脉诊多有新见,认为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当与经络相结合,脉位浅以候腑,深以候脏,即所谓"腑浅脏深";将诊脉指力分为8级;提出诊脉不可拘泥一法,应当"三法参伍",灵活运用。这些观点对脉诊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马王堆和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几种简帛古脉书中,《病候》和《阴阳脉死候》有既知医籍中最早关于口腔溃疡、牙周病及其伴发病变的记载;《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最早依据经脉循行部位叙述了颌面颈部肿痛、舌病、齿病、口病等经脉病候或病症方面的内容,并有对某些口腔疾患的初步诊疗记载,反映了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口腔医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