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恢复高考以来,以考试招生制度为导引,我国高考命题不断改革,大致经历了“高考命题的改革酝酿期”,“以地方试点为发端的初步探索期”,“以高考内容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推进期”以及“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突破期”四个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高考命题通过考试目标体现招考政策,进而引发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高考命题逐渐实现从经验命题向以教育测量为指导的科学化命题转变.新时代,高考命题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02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恢复高考以来,以考试招生制度为导引,我国高考命题不断改革,大致经历了“高考命题的改革酝酿期”,“以地方试点为发端的初步探索期”,“以高考内容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推进期”以及“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突破期”四个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高考命题通过考试目标体现招考政策,进而引发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高考命题逐渐实现从经验命题向以教育测量为指导的科学化命题转变.新时代,高考命题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
其他文献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易出现抬高或压低等认识误区.鉴于此,本文结合“明末清初思想领域的变化”这一教学内容,探讨将历史之“果”还原到“当时”与“后来”不同时段中,根据事实判断影响之大小、意义之远近.
近代以来,在日本军政当局的推动下,香烟成为重要的军需物资,服务于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抗战时期,日本军政当局向侵华日军部队大量提供以“恩赐香烟”为代表的军需香烟,并以“军国美谈”“军歌”等形式对军人的吸烟行为予以正面宣传,导致侵华日军部队中吸烟风气盛行.战时日军官兵对于军需香烟具有旺盛的需求,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生理上的需要,背后也存在包括牟取经济利益在内的其他意图.从军记中所描写的日军官兵对烟的情感,立体、鲜活、真实地揭示了侵略者身处中国战地的心态与观感,不仅反映出他们精神世界的麻木与空虚,而且揭露其现实中
入职四川师范大学两年之后,我在2013年开始担任历史专业本科大二年级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至2018年调离,总计5年时间.次年,进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工作,由于课程调整时间问题,可能要再次承担此课程.这其中的空隙期,或许正可以帮助自己对于该课程的准备和讲授做一些思考,以便在今后更好地重新开始.因此本次工作坊,专门讨论“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教与学,相当于为自己闭门造车的思考,进行一次公开的审查,所以非常荣幸能在此汇报.
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离不开主体意识和创作灵感,即使是《史记》这样的“信史”,它也只是一种历史叙述,必然带有司马迁的“一家之言”.历史学即是基于实证的叙事和解释,离不开“创作”.历史教育也是如此.优质的历史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的构思过程,即历史教师对历史的感悟、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的立意以及对学生的愿景和期冀的思考历程,也是历史教师素养的集中体现.历史教学设计就是历史教师“创作”的过程,需要历史教师的扎实的史学知识和智慧与灵感的碰撞.
如何深化旧教材的高三复习课?可以依循“大概念”“用教材教”的理念构建单元整体下的单课复习.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本课围绕“全球化”核心大概念,聚焦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和不同层面的内涵价值,设置任务驱动问题,反映二战后初期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体系化、制度化的内涵特征,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念.
2018年3月,日本发布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这是日本自二战后70多年来对高中课程最大规模的一次修订.其中,历史科的选修课程“世界史探究”设计了与世界历史发展相关的五大探究课题,帮助学生建构性地理解世界各区域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世界史探究”具有凸显选修与探究的课程性质、指向素质与能力的课程目标、体系性与层次性的课程内容和主体性、对话性、深度学习的课程学习等特点,对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编写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