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教育问责的观点出发,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个体的利害性上讲,大学生要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评的必要性,意识到体育锻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教育问责的观点出发,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个体的利害性上讲,大学生要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评的必要性,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团体的利害性上讲,高校要落实"体质健康测评成绩不达标不能毕业"的规定,强制大学生体育锻炼,迫使—自发—自觉,逐步形成"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从社会的利害性上讲,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可以尝试对国家体质健康测评建立问责制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职务犯罪侦查伦理是司法伦理和检察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内涵。职务犯罪侦查伦理的缺失极有可能导致检察机关外在形象的受损、冤假错案的酿成以及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丧失。为此,有必要从明确职务犯罪侦查伦理的表现行为、保障职务犯罪侦查伦理的强制效力、健全职务犯罪侦查伦理的培训形式以及促成职务犯罪侦查伦理的价值认同四方面入手,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职务犯罪侦查伦理。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伦理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中常用“中国”与“西方”的二元对立式比较批评方法,但这种暗含敌意的方法在目前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当前世界潮流已趋于一体化,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与合作,需要
司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其程序与程序所实现的实体是两个互相无法包容的价值体系.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这大大影响司法作为解决纠
本文案例启示: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的区分需从单位是否具备适格性、意志性、组织性以及程序性等方面进行判断。个人借助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基本案情]2007年经省教育厅、发改委批准,余某成立一所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即某科技学校。余某在担任该校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校长期间,从2007年至20
2010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同年12月31日,最高检先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第一批指导性案例。截止2014年9月15日,最高检共计公布了五批19个案例。随着案例的陆续公布,如何评价、理解和适用上述案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以检例第8号“杨某玩忽职守、徇私枉法、受贿案”为例,就指导性案例对司法实践所具有的“指导性”提出一些浅见,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思
“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正在经历各种机遇与挑战,新闻的生产方式、呈现方式、阅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要求新闻媒体抢抓机遇、守正创新,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在“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