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随班”恩师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实行“教师随班办公”模式让我不禁回忆起我小学五年级时的老师。
  那时我就读于一所农村小学,班主任姓胡,是一位极负责又慈祥的中年教师。当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教师没有办公室,胡老师搬了一张桌子放在教室后面,没有其他事的时候,就坐在教室后面备课批改作业。每天吃完饭他就来到教室,开始了他的课堂准备工作。我们很喜欢和他在一起,课后经常围着他,看他批改作业,看他练字,听他讲故事,他改卷子我们帮忙算总分,看谁考满分。
  胡老师的办公桌在教室后面,给我这个数学课代表带来极大的方便,收发本子很多时候就是他代为操办,现批现改。有时他也喊我们的名字说:“××过来一下,你看看怎么又算错了,当我的面算一遍,看还会错吗?”我们拿着稿纸,在他的面前细心地算了起来,由于细心,没有再出错。他又是鼓励又是抚摸我们的脑袋,还随口说一句:“这脑袋瓜儿,还不错嘛!”我们便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上其他的课时,如果胡老师没有批改任务,他就把凳子挪到我们中间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参与我们的讨论。我感觉到我们上课格外用心,老师讲课也格外认真,下课后有时他还和讲课老师交流,说这个内容要是让他讲他会怎样讲,讲课老师连连说:“高见!高见!”有时胡老师也对我们说回答老师的提问语言要完整,不要说半头话。很多时候他跟我们交流体会,会委婉地教育我们上课要专心,完成作业要认真。他从不直接批评人,而总是用他的亲身经历来类比,画龙之后再点睛,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农村学校没有什么体育设施,下课后胡老师经常和我们扳手腕玩,通常是我们三四个学生扳他一个。多数时候我们是扳不赢他的,偶尔他有意一松,让我们三四个一齐倒在一起,教室里顿时乐开了花。胡老师还用稻草编成一根长长的绳子,教我们跳绳。有时他和另一个老师一起甩绳,甩得满头大汗了,也还是让我们继续跳。他还从自家的竹园里砍来一根竹子绑在树上,让我们爬竹竿。我们成了他的小伙伴,他成了我们的大朋友,我们心里有什么都想告诉他。一次我的同桌带了几个红薯给胡老师吃,胡老师问哪儿来的?我的同桌凑到胡老师的耳边轻轻地说:“这是我们从王爷爷家偷的,你不要告密哟!”胡老师一听,虽然知道学生把他当朋友,但也哭笑不得。当然胡老师没有训斥他,而是开了一个简单的班会,讨论了一下这样做的后果,同学们都说要送回去,还要跟王爷爷赔礼道歉。胡老师只是让我们认识到错误,明辨了是非,其余的善后事宜都由他代为履行了。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考语文,那时试题由老师在黑板上抄写,学生再往白纸上抄。坐在后面的张丽同学有些焦躁不安,一会扑在桌子上,一会儿又坐起来,根本没有抄考题。老师在黑板上抄题时,是根本无暇顾及背后学生的,还是坐在后面正在改作业的胡老师发现张丽有些不对劲,便放下手中的笔走到张丽跟前,发现张丽脸色惨白,看上去极不舒服。胡老师简单问了几句,便抱起张丽往两里地外的大队卫生室跑。赶到卫生室后,医生说张丽是急性阑尾炎,需送公社卫生院,胡老师又把张丽送到卫生院做了手术,等一切安顿好了,张丽的家长才赶来。
  如果班主任都像胡老师那样与学生为友,那么班主任坐在教室里办公,我认为不是一种简单的监视,更不是一种懒政思维,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对学生的关爱!
  (作者单位:湖北省随县环潭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盼望着,盼望着,《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4年第6期杂志终于来了!我带着几分欣喜与激动拆开信封:封面上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就像一块磁石,一下子把我深深吸引住了。  最让我情有独钟的是《教育人生》栏目。欧阳利杰老师写的《有梦就要启航》一文,向我们揭示了她成长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一个虽已中年,但是依然追梦不止的优秀教师的执着与笃定,从容与自信。  “曾经欲沉寂”,写出了她曾经一度想休整的心态,这何
期刊
目的:分析贵阳市疟疾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总结消除疟疾的经验.方法:对贵阳市1950-2018年疟疾流行情况及各项防治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效果评价.结
我赞成在小学低年级和后进班级实行“教师随班办公”模式。  我今年带一年级新生,两个班接近120名学生。由于我只教数学一门课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充裕,所以开学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却连孩子们的名字都没记全,或者记住了名字却又叫错人。  孩子们对我却很感兴趣,一看见我,就三五成群地跑过来喊“老师好”,还有些活泼的孩子围在我身边问东问西,胆大的孩子放学后溜到我办公室,探着小脑袋笑嘻嘻地往里张望。 
期刊
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实行的“教师随班办公”模式,与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翠微校区曾推出的教育管理学生做法一样,都是在教室后面设置一个小房间,让班主任全天在教室里办公,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这两种管理学生的举措,都引发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热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也在思考,学生需要在班主任的监督下学习和生活吗?这些做法真有必要吗?  首先,这一举措无疑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班主任要监督学生的课堂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