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竹趣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平是全国闻名的寿竹之乡,该套竹器教玩具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经过切割、钻孔、打磨、消毒,制作成竹筒、竹节、竹片等,可应用于幼儿的建构活动、数学活动,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并进行排序、分类、比较等。
  一、材料准备及制作方法
  (一)竹节、竹筒、插接竹筒竹片、打孔竹节竹筒竹片
  1.选用直径分别为13cm、7cm、2cm的竹子经过切割、钻孔、打磨、消毒,制作成高度分别为8cm、5cm、3cm、2cm的竹筒,以及高度为3cm的竹节。
  2.在竹筒、竹节上打孔、开槽,把部分竹筒剖成一分为二和一分为四的竹片。
  3.用即时贴进行装饰美化。
  (二)连接竹胶管
  1.把竹筷子削成长分别为12cm、8cm、3cm的小棒。
  2.将小棒装入气球胶管内。
  (三)废旧竹凉席块
  1.把废旧竹凉席块打磨成长4.5cm、宽3cm的竹块。
  2.用即时贴剪出各种几何形、数字、數学符号等贴在竹块上。
  二、玩法介绍
  (一)建构类
  幼儿运用不同规格的竹节、竹块进行平面建构活动,或选择喜欢的竹节、竹筒、竹胶管等进行立体建构活动,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
  1.平面建构。
  (二)趣味数学
  进行数字与点的对应,相邻数、倒数、顺数、单双数等的排序,数的分合;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分类,感知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1.单双数、相邻数游戏。
  3.图形接龙。
  (三)智力拼图
  根据图例拼出完整的图案,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平面组合的概念;初步懂得顺序、秩序、逻辑的意义。
  1.竹块拼图。
其他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幼儿教育是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将来形成遵纪守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观点:“现在都提倡课程游戏化,要让孩子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再谈规则,对吗?”对于任何人来说,自由都是相对的,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和规
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园从园内、园外、家庭三个维度开展了系列阅读节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  一、书香满园——丰富多彩的园内活动  2013年我园首届阅读节拉开序幕,活动的主题是“书香润童心,‘悦’读伴成长”。阅读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全园幼儿和家长的参与热情。  设计会徽。幼儿园发放“阅读节会徽设计表”,请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设计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