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杆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筛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中筛查金属β内酰胺酶(MBL)及1型新德里金属蛋白酶(NDM)-1,为NDM-1携带菌感染的治疗及防控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回顾性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0年从7例患者分离的7株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进行NDM-1基因筛查,使用亚胺培南-EDTA双协同试验筛查MBL阳性菌株,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NDM-1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T载体,转化Dh5a,提取重组质粒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并将重组质粒菌进行测序验证。

结果

从7株亚胺培南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中筛出2株MBL阳性株,分别为1株鲍曼不动杆菌和1株琼氏不动杆菌,其中MBL阳性琼氏不动杆菌PCR扩增出NDM-1目的产物,将NDM-1成功克隆入pMD-T,双酶切鉴定见目的条带,重组质粒测序验证了其为NDM-1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已知NDM-1基因序列高度一致(99.9%),813碱基中仅第468核苷酸G-A突变,其演绎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NDM-1完全一致,其序列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HQ603057。药敏试验显示此琼氏不动杆菌对除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其他所测试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但对替加环素、氟喹诺酮、氨基糖苷类敏感。

结论

在住院儿童血液中筛查出携带NDM-1琼氏不动杆菌,提示临床试验室应加强亚胺培南耐药革兰阴性杆菌NDM-1基因的筛查,为NDM-1携带菌感染的治疗及防控提供试验依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916-91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脉优先、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胰头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13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薄层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显示胰头癌与部分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血管壁无间隙,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局限受压、移位或部分狭窄。术中采用动脉优先技术探查的同时,充分显露胰头部所有动脉血供并优先离断,然后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整块切除肿瘤。结果13例胰
对于慢性瘙痒的治疗一直缺乏共识或指南,2010年德国率先制定和发布德语版慢性瘙痒治疗指南,之后2012年欧洲皮肤病学论坛(EDF)和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ADV)联合发布欧洲慢性
期刊
4例大肠息肉电凝切除术后延缓出血,年龄18~66岁,中位年龄37岁.大肠息肉多发2例,单发2例.息肉大小0.5~1.5 cm,其中2例0.5 cm,2例1.0~1.5 cm.有3例带蒂,1例为亚蒂性.2例为高位且在脾区结肠附近,1例为乙状结肠段,1例为直肠段.息肉切除后均留下白色电凝面,观察2~5 min无出血后退镜.出血发生的时间为3~9d.出血量:少量1例,中等量1例,大量(500ml)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