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呼吸功能与精子活力、核DNA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线粒体呼吸功能与精子活力、核DNA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按WHO标准收集34例不同活力的精液标本,采用蔗糖差速离心法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精子线粒体,通过铂氧电极–溶氧仪测定线粒体呼吸耗氧率并计算状态III呼吸、状态IV呼吸、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及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应用精子染色质扩散(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实验检测精子DNA损伤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活力精子线粒体状态III呼吸耗氧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弱精子症组RCR和OP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了17.03%(P<0.05)和40.74%(P<0.01);精子DNA损伤程度与精子活力、状态III呼吸及OPR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是-0.812、-0.788和-0.696)。以上结果提示:精子线粒体呼吸耗氧和氧化磷酸化功能与精子活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精子DNA(包括mtDNA)损伤可能影响精子的正常功能。
其他文献
一、案例研究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性分析    案例研究(csse study)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习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合作,进一步提高其辨识、分析、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达标,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
本文设计了采用三种新型连接形式的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一片作为对比的整体现浇剪力墙构件,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结果显示三片预制墙片抗震性能良好。结合试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