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to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不但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且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在小学生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优化课堂练习,坚持做到:明确练习目标,兼顾全面性;结合生活经验,注重应用性;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重视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本文对如何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练习;全面性;应用性;层次性;开放性
  我们知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大亮点就是以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减负,且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优化数学课堂练习。
  一、明确练习目标,兼顾全面性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功能目标,兼顾全面性与长远性。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各种能力及创造精神的培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层次、多方位、全面地确定课堂练习的目标。
  完成课堂练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为了复习、巩固知识,深化所学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实践、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练习画出自己教室的平面图,在制图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方位。另外,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既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又不能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将其置于练习的海洋中,不能只顾眼前,不考虑学生的发展。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将短期练习和长期练习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前后联系起来设计练习,还可以适当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如学习条形统计图时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当数据很大时就需要用很多小格,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统计图中,有时候一格仅用来表示一个单位的不便之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在条形统计图中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作了铺垫。
  学习数学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运用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不能布置一些急功近利的练习,而导致练习失去让学生“再学习,再发展”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经验,注重数学的应用性
  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这也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的时候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数学问题与课堂数学问题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练习,才能既考查学生“四基”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如三年级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让学生练习制作一份2017年的年历卡。(1)圈一圈,在年历卡上分别圈出父母和自己的生日。(2)数一数,一年有几个月?(3)看一看,父母和自己出生的那个月各有多少天?(4)算一算,今年一共有多少天?(5)想一想,从出生到现在,你碰到过几个闰年?分别是哪几年?学生在制作年历卡的时候,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这样一道综合课堂练习,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走出模仿书本的死知识,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数量和质量时要灵活机动,使练习更具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还体现在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練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如新教材练习题中的带星号题,可以让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拓展。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练习设计成几种不同的层次的“阶梯型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第一层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模仿练习,偏重于打好基础和加强理解;第二层练习要求略提高些,偏重于掌握和运用,让学生通过“跳一跳”能“摘得到”;第三层练习偏重于拓展和深化。第一层为必做题,第二层和第三层允许学生自选。如在五年级学生学习了用“进一”“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后,可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第一层:
  1.用竖式计算:0.96÷0.16;7.6÷1.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制衣店有17平方米布料,做一件衣服需要2.5平方米,最多可做多少件?
  3.要一次运走3.7吨货物,每人只能运0.15吨,需要多少人才能一次运完?
  第二层:买24本红色练习本,共花了40.8元;买22本蓝色练习本,共花了35.2元。这两种练习本哪种便宜?一本便宜多少元?
  第三层:四(1)班买来两根11米长的绳子为同学们做跳绳,一根跳绳1.4米,最多能做几根跳绳?
  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了练习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果。
  四、重视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
  小学数学教材的练习中有意识设计了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策略的、条件多余的、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也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注意习题的开放性。
  如在二年级学习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设计如下既有开放性又有对比性的课堂练习:25 4( )=6(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英语学习活动理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Unit4 What can you do? Read and write阅读教学为例,具体实践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精心备课并发布任务,学生在自学指导单的帮助下学习;课中,教师组织自学检测、答疑解惑及拓展深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内化知识;课后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欠缺某一环节的教学,都会影响另一环节的开展效率,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时,应结合两种教学内容共同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结合阅读教学以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目的,对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使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得到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足协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要建设八大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1.重大意义。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工程,是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基础工程,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推进体教融
“呼呼呼”,风姐姐兴致勃勃地赶来了,它嘴里吹着口哨,一会儿拍拍这家的门,一会敲敲那家的窗。等人们来查看时,它又砰的一声,把窗或门关上了,弯了弯嘴角,丢下一句:“演唱会要开始啦!”  是呀!一场雨中演唱会要开始啦!  你瞧,云弟弟早早地布置好场地,拉上黑色的幕布,在后台,静候着各位“角儿”闪亮登场。  电母这位兢兢业业的灯光师,开始调试灯光,“咔咔”,几道光束划过黑漆漆的幕布。雷公率先来了一段开场白
【摘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受到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难免会形成错误的思想道德理念。为避免学生在成长阶段形成错误的三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基于网络环境,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对德育工作影响的重要性和在德育工作遇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摘要】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等等的不同,学校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有“后进生”。“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教师探讨的永恒话题。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以情感化,滋润心田;用心观察,及时纠正;换位思考,尊重理解;耐心激励,持之以恒;家校携手,共促改进,就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关键词】用情;用心;耐心;转化后进生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等等的不
【摘要】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日益恶化的环境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增强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让中学生真正的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将是大势所趋。而中学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教育形成人地协调观念,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并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本文主要是依托海丰省级鸟类保护区浅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通过研学旅行课程将环境保护思想内化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教学应用题的时间大概占了数学总课时的2/5。应用题作为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分析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造成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答的思路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而,本文主要从影响学生的应用题解答思路的因素进
现行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课文《唐诗三首》的编排顺序是杜甫的诗《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前,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在后.很显然,杜诗在教学意义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资料,经过分析辨别和思考积淀后,形成了对《石壕吏》的多视角解读。  一、对《石壕吏》的史实视角解读  杜甫的诗是诗史。“三吏三别”是“诗史”的代表。在杜诗“三吏三别”中,《石壕吏》居首位,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要想学习好,必须心情舒畅,学得愉快,即“乐学”。我们如何学习、借鉴先贤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乐学”思想政治课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践行“两点一线”:联结知识点,让学习效率“快”起来;调动兴趣点,让学习过程“乐”起来;围绕育人主线,让教学过程“动”起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两点一线;教学探究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