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大批FA502、FA506、FA507等新型纺纱机投入使用时,设备双导纱杆装置使换粗纱方法出现空白,为了提高换纱时间,孙金艳根据自己多年的操作经验,经过反复试验,不斷改进和调整每个环节,认真分析每个动作,终于总结出适合新机型的“双手换粗纱”操作法,极大地节约了换纱时间。因效率提高,看台量增加,使看管机台由原来的18台/3人减少到18台/1人,极大地减少了劳动用工。“双手换粗纱”操作法被作为全省系统的培训教材。“过去我们倡导每个人都要学会做一个螺丝钉,而我认为还要学会做一个会思考的螺丝钉,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多读书,多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孙金艳在纺织一线所做出的成绩远不止这些,2012年对于她来说显得更特别些,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孙金艳又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纺织行业不太景气,企业普遍存在着员工招不进、留不住的情况,对此孙金艳仔细分析,她认为与新工的操作水平不高,完不成计划,进而收入少有很大关系。通过分析,更加让她认识到教练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让这些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的新工能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及时上岗,拿到更多的收入,孙金艳首先把这些新工当成自己的妹妹对待,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她们最大的帮助,让这些身处异地的新工在厂里有家的感觉。在辅导中,孙金艳根据她们不同的性格,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她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提出了多示范、多讲解、多测定、多帮教、多鼓励、少指责的“五多一少”教练辅导原则,总结出“四个结合”培训法,这些已经成为各车间教练培训青工的指导文件。
长期和这些80后、90后新工打交道,使孙金艳对她们的总体性格和价值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她说,“这些新工感情脆弱,情绪敏感,一点小事都会让她们产生情绪波动,甚至任性回家不上班。但同时她们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喜欢被人夸奖。要提高这些新工的操作技能,我首先和她们交朋友,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为她们提供帮助。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到宿舍去和她们交流,了解她们对操作法的理解程度,解答她们提出的问题。有时候我还会把她们叫到我家聚会,增进情感,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谈,并亲切地称我为孙姐。”
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操作本领,孙金艳主动要求到品种最难看、生活最难做、机型最复杂的小组磨练自己。由于有的机台高,而她的个子低,工作中常常要惦着脚尖,有的姐们开玩笑说孙金艳在跳纺织芭蕾。可是粗纱还是经常从车顶板上掉下来,砸到头上和身上,胳膊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外出参加比赛,回来产量落下一大截,按规定当月可以按完成计划考核,但孙金艳总觉得欠了点什么,心里一直不踏实。为了把损失的产量赶回来,她要求扩台,这一扩就是7年,7年累计超产棉纱69吨,折合工作日达611天,等于7年干出了9年零4个月的工作量,产质量指标年年保持车间第一。
近几年,有不少南方和内地的纺织企业慕名而来聘请孙金艳,承诺仅作技术指导,且待遇优厚,仅工资就是现在的几倍。面对这些,孙金艳都婉言谢绝了。她坚定地说,“我既然选择了纺织,是五环培养造就了我,我就愿意为她付出,我的岗位这辈子注定就是纺织厂了。”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纺织行业不太景气,企业普遍存在着员工招不进、留不住的情况,对此孙金艳仔细分析,她认为与新工的操作水平不高,完不成计划,进而收入少有很大关系。通过分析,更加让她认识到教练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让这些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的新工能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及时上岗,拿到更多的收入,孙金艳首先把这些新工当成自己的妹妹对待,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她们最大的帮助,让这些身处异地的新工在厂里有家的感觉。在辅导中,孙金艳根据她们不同的性格,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她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提出了多示范、多讲解、多测定、多帮教、多鼓励、少指责的“五多一少”教练辅导原则,总结出“四个结合”培训法,这些已经成为各车间教练培训青工的指导文件。
长期和这些80后、90后新工打交道,使孙金艳对她们的总体性格和价值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她说,“这些新工感情脆弱,情绪敏感,一点小事都会让她们产生情绪波动,甚至任性回家不上班。但同时她们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喜欢被人夸奖。要提高这些新工的操作技能,我首先和她们交朋友,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为她们提供帮助。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到宿舍去和她们交流,了解她们对操作法的理解程度,解答她们提出的问题。有时候我还会把她们叫到我家聚会,增进情感,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谈,并亲切地称我为孙姐。”
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操作本领,孙金艳主动要求到品种最难看、生活最难做、机型最复杂的小组磨练自己。由于有的机台高,而她的个子低,工作中常常要惦着脚尖,有的姐们开玩笑说孙金艳在跳纺织芭蕾。可是粗纱还是经常从车顶板上掉下来,砸到头上和身上,胳膊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外出参加比赛,回来产量落下一大截,按规定当月可以按完成计划考核,但孙金艳总觉得欠了点什么,心里一直不踏实。为了把损失的产量赶回来,她要求扩台,这一扩就是7年,7年累计超产棉纱69吨,折合工作日达611天,等于7年干出了9年零4个月的工作量,产质量指标年年保持车间第一。
近几年,有不少南方和内地的纺织企业慕名而来聘请孙金艳,承诺仅作技术指导,且待遇优厚,仅工资就是现在的几倍。面对这些,孙金艳都婉言谢绝了。她坚定地说,“我既然选择了纺织,是五环培养造就了我,我就愿意为她付出,我的岗位这辈子注定就是纺织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