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辩论赛
【机 构】
: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小学三年级
【出 处】
: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发表日期】
:
2011年6期
其他文献
皮带传动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它往往联系到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动能定理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所以理解清楚与传送带有关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几例谈谈皮带传动问题的两种典型错误及剖析. 1皮带传动中的临界问题 例1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试求
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都是足够的,但是为什么不同的教师,教学成绩的差距却那么大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效率问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遵循“循序漸进”的原则,所谓“循序渐进”,就是指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本文就初中物理杠杆的教学谈谈如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供同仁们参考. 解答有关杠杆的问题,要掌握两个关键:第一是支点,第二是力臂.
在许多高中物理典型资料、大量的网页中,都有这样一道典型题目:质量为M=500 t的机车,以恒定功率从静止起动,经过t=5 min,在水平轨道上行驶了s=2.25 km,速度达到vmax=54 km/h.试求:(1)机车的功率P,(2)机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 解析机车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的运动是一个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此时发动机的牵引力F与机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介绍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时空语境的引入方法,以期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语境,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教学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过程中,如何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让实验器材的性价比更高呢?这是新课改对物理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开动脑筋,不断尝试将实验室里的器材加以组合或开发,让学生感受实验快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题目如图1所示,倾角α=60°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用k=100 N/m的轻弹簧平行于斜面拉着,物体放在P、Q之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而超过这一范围,物体就会沿斜面滑动.若AP=22 cm,AQ=8 cm,试求:物体与斜面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g=10 m/s2) 错解P、Q两点应是静摩擦力最大的两个临界位置,在P点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这样的分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