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火爆信息系统撑得住吗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证券行业如此红火的年代里,证券信息化系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考验。那些纷纷入市的股民们有没有担心过,有一天交易系统会崩溃?
  
  编者按
  股指从1000点逼近5000点,成交量从几百亿元到几千亿元……股市一飞冲天,曾经受到冷落的证券行业在牛市中,行情和业务量也一飞冲天。
  然而,就在证券公司日进斗金的同时,证券行业的CIO们却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综合交易系统能否承受住每日大量业务负载的冲击?证券公司的内部管理控制平台是否已经足够成熟?如果系统宕机,容灾措施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CIO们为了保证系统在每个交易日的每一分钟都能正常运转,带领着信息部门日夜加班。如今,证券公司的信息化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证券公司的CIO们又该怎么办?
  “我们的下一代集中交易系统设计容量要以两个‘10000’为目标。”民族证券总工程师马光悌在一次证券行业的信息化交流会上说,“也就是交易量10000亿元,股指10000点。”此言一出,人们议论纷纷,这样的系统设计容量真的有必要吗?然而只有身处证券行业,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证券集中交易系统紧急大扩容的证券公司CIO们才知道,这两个“10000”并不是在盲目浮夸。
  
  花上亿元抗风险
  
  从2001年开始,证券行业一直处于低谷,行业收入锐减,人员流失严重,这种时候也没有财力和精力去做信息化投资。用友软件公司证券保险事业部总经理黄伟笑称,前几年,用友到证券公司收几万元钱的年服务费都收不回来。如今,显然情况已经大不相同,自2006年始,国内各大证券公司从过去没钱改造系统、没必要改造系统,到今天年信息化投入动辄上千万元,申银万国、银河证券等大券商年信息化投入甚至过亿元,证券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环境显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证券公司的CIO说:“老板们看收入,股民看指数,我们则看成交量。”正是随着指数的不断上扬,成交量的不断上涨,证券公司综合交易系统所要承受的业务量也不断攀升。“老百姓要买入卖出,慢了一秒也是要骂人的。可系统一旦繁忙起来,客户没办法登录,客户不满意,公司就要受损失。我们这些搞信息化的,压力大得很。”一些CIO这么感慨道。
  市场越红火,风险就越大,所以证监会才会要求各大券商建集中交易系统,搞资金第三方存管,将权力从各证券公司营业部集中到总部,将资金从证券公司转移到银行系统,从而规避资金挪用等管理风险;所以各大证券公司才会不惜花费巨资升级,扩容集中交易系统,在异地建立容灾中心,避免宕机造成的损失。这一切都是为了规避风险,将运营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集中和存管的隐忧
  
  然而就在管理层借用信息化手段拆开证券行业内的权力闭环,将风险分散的同时,证券公司的运营风险也从“人”转移到了信息化系统的身上。
  比如各证券公司建设集中交易系统后,营业部只剩下了一个前端服务的作用,所有的财物、核对、交易等后台操作都要通过集中交易系统由总部完成。如此一来,尽管各营业部私自挪用资金的路子被堵住了,但集中交易系统却扛起了由此而来的所有风险。“现在证券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就是企业的生产系统。以前哪个营业部的交易系统有问题,也就是这个营业部的业务受影响,现在交易都集中了,牵一发而动全局,一旦出问题整个公司都要受影响。”马光悌说。如今,各大券商的集中交易系统建设都已经基本完成,以往在证券公司里分散的管理风险,通过集中交易系统的建设,已经变成了集中的系统风险。
  第三方存管也是如此。第三方存管将银行也纳入了证券交易的体系中。为避免私自资金挪用等问题,证监会要求证券公司将客户账户内的金额全部交由银行进行第三方存管。也就是说,每进行一笔业务,证券公司的集中交易系统便要跟银行通信,查询账户余额,调用资金进行买进卖出。
  “这是新的瓶颈。”CIO们说,“以往我们只要考虑公司集中交易系统的运行情况,现在银行系统出问题,我们也一样动弹不得。”
  总之,在这个全证券行业红火的年代里,证券信息化系统站在了承担风险、控制风险、预防风险的风口浪尖,从分散交易到集中交易,从集中交易系统到新一代容量更大、更加稳定、更加先进的交易平台,任务越多,压力越大。随着成交量不断增加,证券行业的信息化系统正走上不断升级,不断变得更具有“抗风险性”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2000年的某个夏日,一个小伙子穿着白衬衫,背着公文包,一家企业接一家企业地走访,敲开门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请问您做广告吗?”这个人就是吴广祥。如今他已经把家安在了北京,职位也做到了纽曼的市场总监。可在当时,他只是千万个业务员中最普通的一个。回忆起当初的这段经历,他无限感慨:“7年前的北京,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盒子”初战告捷    2001年初,在吴广祥做业务员差不多一年时,他遇到了
历史不断在前进,历史也在不断以它独有的方式重演。  还记得在若干年前,ERP概念被炒得火热。上了ERP是死,不上ERP也是死,其争议性如果用烈火烹油来形容都不为过。一时间,多少豪杰为ERP竞折腰。2002年,统计显示,我国企业已在ERP系统上投资逾80亿元,但成功率只有10%~20%。更有媒体声称“ERP实施成功率为零”。  在这样的正炒、反炒中,世人对ERP的心态,先是好奇、新鲜,到深深恐惧、视
企业全称:明基电通BenQ Corporation  经过数年的耕耘,目前,BenQ 已在祖国大陆市场树立起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图为明基电通中国营销总部。  2002年,明基创立新品牌BenQ:享受快乐科技。  明基电通成立于1984年,产品与技术涵盖数字媒体、计算机系统及周边、网络通信及光储存等3C领域。其广泛的产品组合,以享受数字科技生活为发展目标。2001年12月,明基电通正式发布自有品牌“B
伴随着科技和管理的全球化浪潮,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全面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挑战,也饱受开放和异构环境管理的困扰。在企业业务复杂程度快速提高之时,企业的IT管理一旦跟不上业务变化的步伐,就会产生信息和服务的孤岛。同时,纷杂的管理工具平台和不配套的管理流程都会成为高效率、高质量管理的发展瓶颈。  IT服务管理(ITSM)作为一种管理IT的理念和方法论,从其产生、形成、发展到实施,已走过近20年的时间。世
一幅运动感十足的画面,“凯威射箭”、“踢足球”、“上台领奖”,扫描目标也变成足球场、飞火流星等运动元素……谁能想到,这是一款新版杀毒软件的默认界面。9月11日,江民科技正式发布了KV2008,中国计算机报IT实验室第一时间对该产品进行了试用体验。  早在公测阶段,KV2008的扫描速度就得到了广泛好评。此次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下,全面扫描C盘近4GB的文件,KV2008仅用了十多分钟,扫描速度果然名不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商务信用管理也必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发达的信用管理技术和高度的信息化手段,将成为信用体系高效运转的技术支撑。  信用交易和信用风险主要发生在金融和商务两大领域,就全球范围而言,商务领域信用交易的总规模正在呈上升趋势。从这个角度讲,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部分内贸企业开始重视信
从狂热崇拜到理性对待,这句话也许最适合于目前人们对IPv6的态度。IPv6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全球IPv6论坛在中国召开也已有了五年。IPv6已不仅是一个网络协议升级的问题,它涉及到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网络如何构建,乃至打破现有框架,对未来数据网络进行颠覆性的创新等诸多问题。可以说,IPv6已成了互联网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互联网的挑战    自由、平等是互联网得以迅速席卷全球的核心理念,但经
未来几年,UML建模技术人员将成为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及日本大型软件企业的香饽饽。“日本UML建模推进协议会(UMTP)由NEC、富士通、日立等84家日本各大软件公司组成,这些公司都希望在对日软件外包中,使用UML作为共同的建模语言,并将逐步要求承担其软件外包业务的中方公司要有经过UMTP建模技术资格认证的UML建模技术人员。”UMTP会长上野南海雄来京出席“2007年UML建模研讨会”时表示。 
总体评价 ... ★★★★  价格...... ... ... ... ..106000元  网址 ........ .. ..www.asus.com.cn  系统功能  先进的LPM 技术  关键协议绿色通道功能    异常监测和故障检查功能    作为华硕网络推出的IPv6万兆企业级核心路由交换机旗舰产品,GigaX 6504的特点之一是,基于业内领先的ASIC硬件技术,可实现IPv4与IP
为答谢长期支持NETGEAR产品的国内用户,全球成长型商用网络专家与无线网络先锋美国网件(NETGEAR)针对国内用户发起了“见件有礼”无线路由器超值促销活动。  从即日起购买NETGEAR 802.11g高性能无线路由器WGR614或802.11g SuperG 108M高速无线路由器,均可获赠全球知名信息安全厂商趋势科技提供的个人版全方位网络安全软件——PC-cillin 2006网络安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