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组学对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预测效能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848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并验证影像组学鉴别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浸润性肺腺癌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的能力,并与形态学特征和定量影像进行对照。

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160例病理证实的肺腺癌为原始训练数据集,搜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76例孤立GGN作为独立验证集。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和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利用选择特征的线性融合计算每例患者的组学标签得分。多参数回归分析用于模型的建立。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单个特征及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之间效能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留一法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校正曲线用于评价列线图的校正效果,并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析风险率预测值和观测概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

共提取了485个三维特征,通过降维发现2个特征是最重要的鉴别诊断因子并建立了影像组学标签。个体化预测模型由年龄、影像组学标签、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组成,与其他模型和平均CT值相比,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0.934),高于临床模型(AUC=0.743,P<0.001)。基于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具有较好的校正效能,而且在验证集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更高(AUC=0.956)。

结论

由年龄、影像组学标签、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组成的个体化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表示,能有效鉴别浸润性腺癌和"非"浸润性腺癌,与形态学模型和定量影像相比,具有最好的预测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双人查对服药法与常规一人查对服药法对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盲实验法对双人查对服药法在护理查对工作中进行监测记录,单日为试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实验
期刊
薄膜或片材尤其是浅色或透明塑料制品中的黑点会造成成品变成废品、不定期停车、顾客不满意.
提出了一种近场方位和距离联合估计的无源定位算法。根据阵列信号协方差矩阵的Toeplitz特性,重构出只与信源方位角相关的近似远场协方差矩阵。对该协方差矩阵做子空间分解,通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图像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鉴别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的术前胸部CT检查资料且术前常规检查等临床资料齐全的657例NSCLC患者,将2007年10月到2012年4月的331例作为训练组,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的326例作为验证组。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与增强扫描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观察.方法 将7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分为奥曲肽组和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严密观察比较.结果 奥曲肽组
理论分析了FBG光纤光栅和长周期光纤光栅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的传感原理。在分析实现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解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可调谐光纤F-P滤波器解调法。提出采用可调F-P滤波器实现分布式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系统的解调方案,较好地实现了多点应变与温度的同时测量。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较高,其中测量应变的灵敏度可以达到9με,测量应变的灵敏度为15℃。
期刊
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共混改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从热行为,结晶行为等方面论述了研究较多的PHB与热塑性高聚物、橡胶及多糖类的共混行为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