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入殓师》的三重“敬”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雪落纷纷,大提琴的低沉、和婉、平静,一遍一遍地诉说着哀婉、死亡和重生。死亡很正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小林大悟,在东京,没有成为最优秀的大提琴手,但热情与奉献,让他成为了山形县值得人尊敬的专业纳棺师,“唤醒冰冷的身躯,添上永恒的美丽”,那是温柔和爱,那是和谐与美丽。
  关键词:死亡;小林大悟;和谐;美丽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小林大悟,在他的心中对父亲只有恨,但在父亲去世时,手里紧紧攥着的,那一块小小的河边的鹅卵石,冰释了他的恨,细腻的鹅卵石诉说着父亲对他的愧疚和惦念。
  小林大悟,祖母、母亲去世时他都不在身边,迫于生活的压力从东京回到山形,连尸体都没有见过的他,带着音乐人独有的细腻情感,用平和与准确的专业行为,塑造着离世人最光彩的一面,将刹那的美好变成了永恒,留给了死者的亲人们。
  小林大悟,这一电影的形象,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里,完整地塑造和演绎了“敬业”、“敬亲”、“敬天”的哲学思辨和伦理主题。
  一、敬业:从大提琴手到专业纳棺师的转变
  “世界上的城市都会成为我们的家,我周游列国演奏,你也随团吧”。这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大悟跟美香在求婚时的承诺。现实总是很残酷,大悟为了这个梦想背着妻子美香分期付款买了一把昂贵的大提琴,每个月要付款1800万日元。就在大悟用这把大提琴演奏并追逐着音乐家梦想的时候,老板宣布乐团解散。妻子网站的工作并没有能力支付那高昂的分期付款,于是他在将墨鱼放回水里的那一刻,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家——山形。将大提琴卖掉,他感到了解脱,那是真正的梦想的解脱,也许那个梦离他太过遥远。
  回到家乡,一则“旅程归途助理”的招聘广告吸引了他,不要求经验,不要求年龄,保证收入,工作时间又短。老板的最终解释让他明白了这份工作,老板在报纸招聘广告了改了几个字“旅程结束归西助理”,他有一千个不愿意去做这份工作,但生活压力和高薪足以吸引他,他开始尝试。
  无人认领的腐烂尸体让他作呕;朋友见面觉得他不务正业,告诫他找份正经工作;妻子觉得他不够干净搬回自己的娘家,他开始动摇。
  澡堂的大婶从井里汲水,用柴火烧开,保证水热又没有刺激,五十年来如一日;老板在八年前将自己的爱妻送走,便开始进入纳棺师这个行当;他与老板偶遇,他问老板为什么也在这里,老板说命运使然,就像命运注定你大悟做这一行一样,他有着挣扎。
  当有着男性生殖器的孩子穿着女装入殓的时候,当老板为一位年轻母亲纳棺入礼的时候,大悟用一个提琴手独有的细腻感情感知着,感知着死者亲人们对用道歉、鞠躬甚至下跪的方式表达对入殓师的谢意和尊敬,他开始释然。
  澡堂大婶去世,大悟亲自为大婶纳棺入礼,最微妙的情节是即将为大婶入礼完毕的时候,大悟看到了大婶最钟爱的绿色围巾,他给大婶带上。此处的细节完成了主人公的转变,从一个梦想着成为音乐家的大悟转身为一个细腻、认真、具有专业水准的纳棺师。此刻,无论是妻子还是多年的朋友都被一种“敬业”的精神所征服,从反对转变为理解和尊敬。
  二、敬亲:从石头信的记忆到亲自为父亲纳棺入礼
  父亲告诉大悟,在古代,人们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每隔一段时间送一块石头给亲人、朋友,以表达思想或情意。父亲只给了他一块,就再也没有音信了。
  年幼的大悟很坚强,从没有当着母亲的面哭过,总是一个人在大婶的澡堂里偷哭,伤心到稚嫩的肩膀也会跟着抖动。
  于是从石头信里,大悟得到的是恨,恨自己的父亲和女服务员私奔,抛下奶奶、母亲和他。剧中大悟手里握着的不仅是石头,更是心结。
  当邮递员将他父亲的死讯的电报给美香时,美香电话打到了NK代理,社长和公司里的大姐都知道了他父亲的死讯,唯独大悟因没带电话而不知。公司里的大姐亲口告诉了他父亲的死讯,他直接表示那个人从他们家的户籍里去除,他没有权利和义务去签字的时候,大姐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大悟,对孩子的愧疚和牵挂。
  一边是法理的理性,一边是亲情的人寰,他不想让石头再成为石头,要解开心结。
  面对躺在地上的老男人,他告诉妻子,我也不记得他什么样子了。在父亲手里的石头掉落的那一刻,他看清了那是自己曾经给父亲的石头,石头印证了大姐的话,临死的时候父亲仍带着愧疚和牵挂。
  他是儿子,他是入殓师,为父亲纳棺入礼的那刻,他的眼里涌出了泪水,父亲的脸庞渐渐清晰,那种清晰也许是多年来他不愿意想起,也许那种清晰的确因为时间让他不能想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在为死去的父亲尽孝。
  大悟回头,石头在妻子的手掌,他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因为妻子已孕,他把与妻子握起来的手,放到了妻子的腹部,那是一种对后代承诺,是千年来不变的血缘传承。
  三、敬天:从为死者的服务到对天道的阐释
  死亡是一种巨大的、神秘的力量。任何死亡都会对人产生影响,任何人都会死。他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困惑和选择。
  “死亡”是每一段故事的切入点,有着男性生殖器的着女装去世的孩子、无人认领的腐烂孤老、误入歧途的青春少女、年轻孩子的母亲,这些逝去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入殓师送他们走完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程,让那些已经冰冷的身体再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入殓师对逝者的服务,从沐浴到更衣、化妆,清理面毛,是一套规定的规则和程序,也是一种风俗和习惯。
  沐浴洗去尘世的劳累、烦恼;穿衣祈福来世和再生。对死者是一种尊重,对生者是一种安慰和人道。
  参考文献:
  [1]曾耀农.电影观赏心理初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42-47.
  [2]聂欣如.日本电影《入殓师》中文化主体的博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1~39.
  [3]沈义贞.论日本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1(2):141~146.
  [4]戴季陶: 《日本论》,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43页.
其他文献
摘 要:舒克申的《出洋相》与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创作年代相差一个多世纪,文学体裁也不同,但我们还是能从人物形象体系、讽刺手法的运用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看出前者与后者有着诸多的契合点,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关键词:出洋相;钦差大臣;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互文性这一术语由法国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
摘 要:系列电影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水平的体现。它是类型片的一种,也是其发展的一个极端化。电影类型化是产业化的前提,而中国电影正走在产业之路上,也就必然会尝试电影系列化。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成熟,必然少不了电影系列化这个环节。  关键词:系列电影;类型电影;电影产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一、系列电
摘 要:通过研究电影《盗梦空间》,文章旨在讨论电影中体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性是内在的还是外在建构的。《盗梦空间》由克里斯多夫·诺兰身兼编剧和执导的美国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以柯布为首的盗梦团队在对斋藤进行盗梦失败后转而与其合作,对其事业上的竞争对手之子费舍尔进行意念植入,令其瓦解其父亲帝国企业并最终成功的故事。正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一些重要且与文章相关的主体性概念和思想;第二部分结合影片具体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影《黄金时代》的女性情结。许鞍华作为一名女性导演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感跃然于银幕。对长久以来性别对立二元结构的颠覆与重构成为本文的关键落脚点。  关键词:招魂;女性;窥视;宏大叙事  [中圖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从《半生缘》到《黄金时代》,香港女性导演许鞍华的一直专注于书写女性人物:民国的临水照花
本论文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对3种葛根素注射液中的葛根素含量进行测定。第二章采用HPLC方法对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用探针药物法对葛根素在
摘 要:“无厘头”一词与粤方言想似,是参与人通过自嘲等各种莫名其妙手段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无厘头电影”源自香港,由周星驰为典型代表,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话西游》后来深受大陆新一代青年人的喜爱。它有夸张、讽刺、自嘲等三重主要含义。自喜剧电影《大话西游》问世以来,掀起了一股“周星驰热”,“无厘头狂欢”等浪潮。本文立足于一本正经地去干无聊事,嬉皮游戏地去搞正经事,幽默甚至低俗的语言,夸张甚至下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