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我国大学中的发展现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开放教育思想的兴起,高等教育界出现了新型授课形式,我们称之为慕课。慕课的浪潮逐渐波及中国的很多高校。大学慕课的发展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它以开放、规模庞大和课程内容完整而全面等优点受到许多高等学府的青睐。但是,在发展慕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不足。本文拟从大学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出发,以这些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期为大学慕课的全面发展和大范围普及提供些许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慕课;问题
  引言
  何为慕课,作为一个新型名词给很多人带来了疑问。慕课是对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缩写为MOOC的音译。它是近几年来由国外引进的新型授课模式,具体表述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慕课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很短,仅仅在6年的时间内就发展壮大起来,深受教育界的热烈欢迎。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慕课本身的诸多优点,而且是因为作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符合开放理念的新的存在,更能够为教育得繁荣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慕课为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一、慕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
  “开放”一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成为一大热门词汇。经济发展需要开放,文化的交流需要开放,教育的开展更加需要融入开放的元素。慕课最初在国外的著名高等院校诸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得到运用。我国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是2013年之后才開始发展慕课的,之后又有许多的知名大学纷纷加入慕课团体。也就是说,慕课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13年,因此,我国将2013年定位慕课元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对慕课的应用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我们从中获得的利益却是不菲的。为了扩大中国高等院校在国际教育界的影响力,中国的许多高校加大联合,努力将中文课程纳入到慕课平台当中,努力将高水平的中文课程呈献给更多学生,促进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学习机会,努力使中国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富于个性。
  二、大学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一)教育质量不能得到全面保证
  慕课的优点是面对的学生规模比较庞大,学生人数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一优点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众所周知,人数较少的教学,管理起来不仅方便,而且教学质量也有所保证,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面面俱到。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大约都在100人以下,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人数更是少,少则几个人,多也就二三十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正式慕课所欠缺的。虽然,慕课面对此缺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习交流或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辅助性的进行分析和评定,但是收效不尽如人意,无法更好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仍需得到改善。
  (二)知识创新不能得到发展
  学生要学会创新,要具备创新精神,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有创新的意念和行动,而且需要提供给学生能够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交流、自由沟通,将彼此的观点串联起来,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要求学生之间的思想应该有所异,学生的观念应该有特点。只有不同,才能为创新提供导火线,相同的观点就很难涌现创新的火花。在慕课教学中,学生更愿意选择知名导师、教授的课程,更容易倾向具有教育影响力的大师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学生集结于大师、名师的“家庭”之中,而那些支持较少、名声较低的教师则往往无人拜访。这就极易导致学术界的“死水”状态,使学术思想变得单一、枯燥,很难实现知识的再创新。
  (三)学术诚信受到威胁
  做学问就应该将诚信放在首位。作弊、抄袭、替考等不讲诚信的行为一直是我们极力反感和喝止的行为。轻则只是受到批评教育,重则有可能丧失学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慕课的普及过程中,因为不能实现面对面教育,使得申请教程的学生与实际上课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这种缺乏监督的弊病引发了替学、抄袭现象的发生。有些学生取得的学分、获得的学位证书并不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要想完全杜绝慕课教学的诚信缺失,还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技术作支撑,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双管齐下,再经过长时间的有效执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慕课教学中的诚信问题。
  三、结语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和优点,也不能忽视事物的短处和不足。慕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们欣慰于其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潜在的问题。通过本文对慕课发展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慕课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能不顾一切地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不作本土化处理。我们应该正视慕课的不足,将这些不足化为动力,为慕课在大学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30-34.
  【2】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215.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教学是适应任职教育条件下的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先进理念,尤其在高等数学课堂上,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要贴近职业需求,体现职业发展需要的特点,学有所用、教为所需,在学习中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并将所有感悟联系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达到提高能力和改进工作方法的目的。本文作者在探讨有效教学理念方法和效果的基础上,给出有效教学实践对任职教育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创新;数学;思维  岗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前中职业学校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入手,分析如何充分利用这种依赖,将互联网加手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关键词】:教学效果;互联网加;手机;翻转课堂  1当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困境  中职学校的学生课堂教学是几乎所有职教工作者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这也是职教老师的共同困境。主要表现在:  1) 职校生来源层次低  这类学生在中学时,由于各种原因学习不好,来到职业院校之后,他们所学的课程较之
期刊
【摘要】:合唱作为一门实践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音乐课程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备受重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怎样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等问题就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来共同思考。本文通过对于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促进合唱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  合唱是一门以声乐表演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非常
期刊
【摘要】:大学的英语课程普遍被认为只是一门工具学科,实际上大学英语不仅是语言基础课,还是有利于学习世界文化、拓宽知识的素质教育课。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更加关注的是英语相关词汇、语法、句型、语音等方面,而很少去重视课程本身具有的人文性,忽略了教学中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据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熏陶的缺失,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熏陶的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美术是有生命的记录和书写。在传播和鉴定美的基础艺术上,承载特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启蒙。油画的教学通常在美术学院大学课堂作为艺术课程,但如今高中美术涵括范围逐渐增广,油画教程也是必须有所了解的。油画区别于中国古典写意画和山水画以其工笔细描,以绚丽的色彩和美感侧面展示了西方特定时期的历史和阶段,而历史又是侧面的传达出西方不同阶段的文化取向和思想狂潮。由此,学习高中美术油画时,其实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观念的提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但是,仍存在投入总量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简要研究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现状,分析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所占GDP比例、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加快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调整,发挥教育在实现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教育支出;教育经费  一、什么是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累次积分与重积分的定义,然后从简单的二重积分与二次积分入手,着重探讨了重积分与累次积分之间的关系及其累次积分交换顺序条件的问题。如:当重积分存在时,累次积分是否一定存在且相等;当累次积分中的一个存在时,重积分是否一定存在;当两个累次积分存在且相等时,重积分是否一定存在等以及函数在积分区域内连续时,该累次积分可交换顺序等条件。  【关键词】:重积分;累次积分;积分顺序  在研
期刊
【摘要】:现代汉字学,是汉字学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新兴学科,主要指对现代汉字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认为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在前人基础上丰富发展,现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部分,且研究视角在不断朝着多学科交叉、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汉字学;现代汉字学;研究内容;述评  目前,周有光先生的《现代汉字学发凡》的发表被学界公认为是现代汉字学学科建立的标志。周有
期刊
【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从生活、实践、技能三方面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通用技術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通用技术;合作学习;高中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一些省区的高中开始试点通用技术这门全新的课程。与传统的学科相比,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旨在提高学
期刊
【摘要】:我国实业教育始于清朝末年,但我国实业教育的成因与别国因经济发展而产生不同,是由外部刺激促使产生。实业教育的教育形式与社会生产密切相连,它的产生于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即教育模式,对人们思想观念如教育观、人才观等都有很大影响。本文着重对我国清末实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探索,以史为鉴为我国当今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实业教育;近代教育;新政  关于“实业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