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利用结构型引力模型,基于ISIC rev3四位数1511-3720的制造业分类,对东盟10+3的制造业国家双边边界效应水平进行测度,将关税和非关税等政策性壁垒与信息成本、消费者偏向本地偏好、文化相似性等非政策性壁垒在边界效应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已经建立自贸区的东盟内部边界效应水平并非最低,政策性壁垒在边界效应中的作用大于非政策性壁垒,非政策壁垒中的书籍贸易作用最大、本地偏好作用最小。因此,进一步促进该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首要措施是减少非关税壁垒及加强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