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关键词]和谐 课堂教学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生态良好无不体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正以一切事物的原则,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悄然地走进我们的课堂。
一、和谐是宽容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这让我不由想起一段课堂上的小插曲:一次数学课,正是师生互动的最精彩、最投入的时候,却突然瞥见一只小脑袋趴在课桌上正玩着铅笔,我生气地放下课本用高八度的声音喊他的名字:“施陈锴,你来回答!”我两眼瞪着他,他好象被我吓到地抬起头,又马上站了起来,随即又把头低了下来。我生气地走到他身旁,“回答啊,怎么回答不出了”,我向他大声地吼着,我看到了他眼睛里倔强的眼泪,正向我示威,我转头在那深深地吸了口气,想就此忽视他的倔脾气,回到讲台继续上课。过了一会儿,我渐渐恢复了平静,开始回想自己刚才的言行,其实对他来说根本就没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我注意观察了他一会儿,他也是时而听听,时而思想就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了,我抓住了他注意听的那瞬间,提问他,他果然回答出了,我向他毫不吝啬的伸出了大拇指,“假如你能认真听得话,你肯定会更好。”我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我看到他脸上多云转晴的欣喜,他高兴地坐了下来。接下来的时间他认真地听着,不停地举手发言。
后来回到办公室想想,刚才课堂上我对他所表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我们不难发现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个孩子,容易找到孩子的优点,也能让他自己悟出自己的行为有失课堂纪律,效果更好!
其实这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即管理,所谓管理说到底就是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真正上档次的管理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课堂管理中的最高艺术。
二、和谐是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
我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较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看到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大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老师吻了猪也和他们一样大笑了。
读这个故事,我们不是看到这位英国教师的滑稽可笑,而是看到了这位英国教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师生平等的意识,看到了教育所追求的亲近自然的境界,看到了教育所拥有的和谐欢愉的氛围;同时,也看了这位教师诚实守信的一面。
每次轮到数学早读课的时候,我总要求学生能够提早到校,而我也不能落后于这些学生。每次说过的话,对学生许过的承诺也必定做到,做不到绝不向学生保证……学校教育中处处镌刻上“诚信”二字。
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三、和谐是奉献
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炼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人们对教师人格完美的要求近乎苛刻,然而这正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伟大与神圣,体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这就是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着的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
我们的希望是孩子,我们的田野是课堂。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在这里挥洒自己的汗水,书写教书育人的辉煌篇章。无论有多少痛苦与烦恼,无论有多少劳累与疲倦,无论有多少迷惑与不解,但每当走进课堂,看着眼前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你的心中都会豁然开朗。
每当看到那些年逾半百的老教师,每每谈起他的学生,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露出灿烂的微笑。都会让你有一种感觉、一个心愿或一次深深的向往,你的心总是和孩子们的心息息相通,无暇品味劳累的滋味,而更多地沉浸在你对学生付出后的幸福当中,这就是师爱,这就是师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堂教育见和谐,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编辑 张俊英
[关键词]和谐 课堂教学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生态良好无不体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正以一切事物的原则,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悄然地走进我们的课堂。
一、和谐是宽容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这让我不由想起一段课堂上的小插曲:一次数学课,正是师生互动的最精彩、最投入的时候,却突然瞥见一只小脑袋趴在课桌上正玩着铅笔,我生气地放下课本用高八度的声音喊他的名字:“施陈锴,你来回答!”我两眼瞪着他,他好象被我吓到地抬起头,又马上站了起来,随即又把头低了下来。我生气地走到他身旁,“回答啊,怎么回答不出了”,我向他大声地吼着,我看到了他眼睛里倔强的眼泪,正向我示威,我转头在那深深地吸了口气,想就此忽视他的倔脾气,回到讲台继续上课。过了一会儿,我渐渐恢复了平静,开始回想自己刚才的言行,其实对他来说根本就没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我注意观察了他一会儿,他也是时而听听,时而思想就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了,我抓住了他注意听的那瞬间,提问他,他果然回答出了,我向他毫不吝啬的伸出了大拇指,“假如你能认真听得话,你肯定会更好。”我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我看到他脸上多云转晴的欣喜,他高兴地坐了下来。接下来的时间他认真地听着,不停地举手发言。
后来回到办公室想想,刚才课堂上我对他所表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我们不难发现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个孩子,容易找到孩子的优点,也能让他自己悟出自己的行为有失课堂纪律,效果更好!
其实这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即管理,所谓管理说到底就是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真正上档次的管理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课堂管理中的最高艺术。
二、和谐是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
我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较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看到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大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老师吻了猪也和他们一样大笑了。
读这个故事,我们不是看到这位英国教师的滑稽可笑,而是看到了这位英国教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师生平等的意识,看到了教育所追求的亲近自然的境界,看到了教育所拥有的和谐欢愉的氛围;同时,也看了这位教师诚实守信的一面。
每次轮到数学早读课的时候,我总要求学生能够提早到校,而我也不能落后于这些学生。每次说过的话,对学生许过的承诺也必定做到,做不到绝不向学生保证……学校教育中处处镌刻上“诚信”二字。
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三、和谐是奉献
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炼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人们对教师人格完美的要求近乎苛刻,然而这正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伟大与神圣,体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这就是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藏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的执着的追求,教师的天赋和教育智慧、教师崇高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
我们的希望是孩子,我们的田野是课堂。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在这里挥洒自己的汗水,书写教书育人的辉煌篇章。无论有多少痛苦与烦恼,无论有多少劳累与疲倦,无论有多少迷惑与不解,但每当走进课堂,看着眼前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你的心中都会豁然开朗。
每当看到那些年逾半百的老教师,每每谈起他的学生,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露出灿烂的微笑。都会让你有一种感觉、一个心愿或一次深深的向往,你的心总是和孩子们的心息息相通,无暇品味劳累的滋味,而更多地沉浸在你对学生付出后的幸福当中,这就是师爱,这就是师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堂教育见和谐,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编辑 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