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羊奶产业链能够有效带动羊奶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是促进奶羊养殖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山东省17地市575份奶羊养殖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奶羊养殖场(户)主的养殖年限、是否有扩大规模的意愿2个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奶羊养殖场(户)主的文化程度、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是否签订销售合同、政府是否支持羊奶产业组织建设、对加入羊奶产业链好处的认知等6个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余变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意愿;影响因素;多元有序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 (2015)12-0136-07
  山东省是我国除新疆和内蒙古之外的第三养羊大省,2013年全省羊存栏量2158.05万只,占全国羊存栏量的21.97%。山东省奶山羊的养殖历史悠久,存养量一直维持在120万只左右,约占全国奶山羊存养量的30%左右。近年来,山东省羊奶产量稳定,羊奶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壮大了山东省的乳制品市场,有效平衡了乳制品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乳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山东省虽然是奶羊养殖大省但还不是奶羊养殖强省,山东省羊奶产业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建设和管理还很不完善,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积极性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东省奶羊养殖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规模的合理化扩大、标准化养殖的推广、羊奶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以及奶羊养殖场(户)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又反过来影响羊奶产业链的有效构建和管理。因此,如何提高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积极性,快速构建合理有效的羊奶产业链,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羊奶产业链是一种先进的奶羊生产组织模式,由奶羊养殖场(户)、大中型羊奶加工企业、超市和羊奶消费者构成。各构成主体间通过建立生产合同和销售合同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羊奶产品加工企业为奶羊养殖场(户)提供优良种羊、优质饲料、安全兽药和饲养管理规程,并对奶羊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按照保护价格从奶羊养殖场(户)收购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羊奶;养羊场(户)投入羊舍、设施和劳动力,从羊奶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种羊、羔羊、饲料、兽药和饲养规程(含疫病防疫程序),按照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时间和方式向羊奶加工企业出售羊奶;羊奶加工企业将羊奶统一加工并销售。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羊奶产业的相关问题做了较多的调查研究。魏安民等(2013)指出,做大做强以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为特色的奶羊业,对于保证我国广大婴幼儿及特殊人群消费者的营养和保健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冯叶等(2014)分析了山东省消费者羊奶认知水平与购买行为的状况,并提出建设以山羊奶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奶山羊产业链的有效措施。张亚蓉(2014)指出随着消费者对羊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户养殖奶羊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科学养羊已经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任洪辉等(2013)对我国奶羊产业发展的前景、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奶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田万强等指出羊奶业是我国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吴丽娟等(2011)指出“1+6”的现代养羊模式,通过不断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对传统养羊业的改造提升。韩丽敏等(2015)对山东省的羊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山东省羊产业化经营状况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利用来自山东省17地市575份奶羊养殖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提高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积极性、促进羊奶产业链管理和运作、推动山东省羊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1 研究假说
  基于当前国内羊奶产业发展现状和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影响因素的5个方面的假说。
  1.1 决策者(奶羊养殖场场主或奶羊养殖专业户户主)自身特征变量
  决策者自身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3个要素。①羊奶产业链是一种宏观性强、新颖的管理模式,决策者的年龄越大,思想观念相对越保守,接受和积极加入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羊奶产业链的意愿越不强烈。②与男性相比,女性思想更为保守,接受新型养殖模式的意识较差,追求按照目前经营现状的稳定经营状态,所以女性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度较低。③决策者文化程度与接受新事物比如羊奶产业链的意愿度呈正比例关系,所以文化程度越高的奶羊养殖场(户)主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越强烈。
  1.2 生产经营特征变量
  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包括饲养规模、饲养年限、专业化程度、品种类型4个因素。①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奶羊养殖的固定投资、生产经营投资以及劳务投资等越多,集约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越高,经营管理难度越大,一旦产生疫病病情,疫病传播产生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越高,而加入羊奶产业链,有利于帮助奶羊养殖场(户)有效防范控制风险,保障奶羊健康养殖和羊奶销售渠道畅通,从而获取持续稳定的养殖利润。因此饲养规模越大的奶羊养殖场(户)更倾向加入羊奶产业链。②饲养年限长的奶羊养殖场(户)对奶羊饲养管理过程中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认识越深刻,与时俱进地选择高效、高质的新型羊奶产业组织模式的意愿越强烈,更愿意加入羊奶产业链。③专业化程度用奶羊养殖场(户)的奶羊养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反映,专业化程度越高的奶羊养殖场(户),其生存和发展对羊奶产业链的依赖程度越高,对加入羊奶产业链具有更高的预期,加入意愿更强烈。④奶羊的品种类型主要分为奶山羊和奶绵羊两种。奶山羊养殖场(户)主要以销售羊奶产品为主,养殖效益受到羊奶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由于奶绵羊产奶量与奶山羊相比较低,奶绵羊养殖场(户)主要以销售绵羊绒、羔羊为主,养殖效益受羊奶产业价格波动影响不大。因此,奶山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更强烈。   1.3 组织特征变量
  组织特征变量包括是否曾经或正在与羊奶加工企业签订生产或销售合同和是否参与了养羊合作经济组织2个因素。①销售合同一方面能够为奶羊养殖场(户)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效规避市场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规范奶羊养殖场(户)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规范化健康养殖,促进羊奶产业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因此曾经或正在与羊奶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的奶羊养殖场(户)更愿意加入规范化、有法律保障的产销体系——羊奶产业链。②已经参与养羊合作经济组织的奶羊养殖场(户),更能够体会到产业组织在技术、资金、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积极带动和扶持作用,因此更希望加入规范化程度高、各环节衔接紧密的羊奶产业链以防范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1.4 环境特征变量
  环境特征变量包括政府支持以及产地特征2个因素。①政府支持主要指政府是否支持羊奶产业组织建设,支持力度大的地方政府对调动当地奶羊养殖场(户)接受新模式和新发展的积极性的影响力越大。②产地特征主要是指奶羊养殖场(户)是处于山东省养羊主产区、中产区还是少产区。根据近三年各地羊出栏量的平均值将产地特征划分为主产区、中产区和少产区。其中年均出栏量300万只以上的为主产区,年均出栏量100~300万只的为中产区,年均出栏量100万只以下的为少产区。与非主产区相比,主产区的养羊产业的政策导向和配套设施相对齐全,对新的生产组织模式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大,良好的生产氛围带动下,奶羊养殖场(户)对羊奶产业链优点的认知水平较高。
  1.5 认知与预期特征变量
  认知特征主要指对加入羊奶产业链好处的认知,预期特征主要指奶羊养殖场(户)是否有扩大规模的打算等。①认知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的行为,所以奶羊养殖场(户)对羊奶产业链的好处认知度越高,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越强烈。②打算扩大规模的奶羊养殖场(户)对奶羊发展前景和羊奶市场发展前景具有良好预期,并且也能正确认识到规模扩大同时必然会随之产生较大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加入羊奶产业链不但能够有效、稳定地提高奶羊养殖效益,又能够帮助奶羊养殖场(户)有效规避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打算扩大规模的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更强烈。
  2 实证模型构建
  2.1 模型选择
  目前,学术界对于某种被解释变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将被解释变量定义为0和1两种状态。实际调查表明,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影响因素并非只有“愿意”或“不愿意”两种状态,而是“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3种状态。因此,传统的二元选择模型不适合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采用多元有序回归模型分析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影响因素。多元有序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式中,y代表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给y赋值j(j =1,2,…,n),n是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个数;xi表示影响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第i个因素(i=l,2,…,m),m是影响因素的个数。建立累计Logit模型:
  Logit(Pj)=In[P(y≤j)/P(y≥i+1)]
  =ajx
  (2)式中,Pj是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属于某一程度的概率,Pj=P(y=j),j=1,2,3;(x1,x2,…,xmT表示一组自变量;aj是模型的截距;β是一组与x对应的回归系数。在得到aj和β的参数估计后,某种特定情况(如y=j)发生的概率就可以通过下式得到:
  2.2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由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于2015年寒假期间实地调查获得。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75份,区域分布状况见表1。
  被调查对象是山东省17地市的奶羊养殖场(户)。其中临沂市、济宁市和菏泽市为主产区,3市羊出栏量占全省羊出栏总量的50.42%;潍坊市、滨州市、东营市、枣庄市、德州市、济南市、聊城市、泰安市为中产区,8市羊出栏量占全省羊出栏总量的42.32%;威海市、青岛市、烟台市、莱芜市、淄博市、日照市为少产区,6市羊出栏量占全省羊出栏总量的7.36%。在本次调查的575位受访者中,64.70%为男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奶羊养殖场(户)主占总样本的80.70%,从事专业奶羊养殖年限在4年及以上的占68.00%。由于调查区域兼顾了山东省各地的奶羊生产情况和地域特性,并且受访者多为男性、平均文化程度和平均从事专业奶羊养殖年限较长,熟悉奶羊养殖的基本要领,对调查所涉及的问题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2.3 变量选择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在构建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时,选择了5类13个变量。变量的名称、含义及其预期影响方向见表2。
  3 实证分析与讨论
  3.1 模型计算结果
  本文运用SPSS 16.0分析软件,根据上述模型原理,对样本数据进行有序回归处理。得到回归结果详表3。模型估计结果显示,Deviance方法的P值大于0.900,可认为模型拟合较好。
  从表3可以看出:奶羊养殖场(户)的文化程度、是否签订销售合同、养殖规模、养殖年限、专业化程度、是否有扩大规模的意愿、政府是否支持羊奶产业组织建设、是否知道加入羊奶产业链的好处8个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余变量影响不显著。   3.2 结果讨论
  3.2.1 决策者自身特征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决策者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为0.152,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文化程度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有正影响,验证了理论预期。可能的解释是:羊奶产业链是一种较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文化程度越高的决策者对羊奶产业链的理念、优越性和运作机制等理解越深刻、认同度越高,便越相信加入羊奶产业链将为其奶羊健康养殖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入意愿更强烈。本次调查显示,575位受访者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2.79%,养殖场(户)文化程度整体较低,制约山东省羊奶产业发展和羊奶产业链的有效构建及管理。
  3.2.2 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养殖规模的回归系数为0.279,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养殖规模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有较显著正影响,验证了预期理论。可能的解释是:规模较大的奶羊养殖场对高水平的饲养管理技术、完善的疫病防疫体系和风险抵御能力具有较高的认知度,羊奶产业链是多个行为主体通过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组织模式,拥有饲养规范、低风险、高收益等众多优点,因此规模较大的奶羊养殖场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更强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山东省的奶羊饲养规模偏小,受访的575家奶羊养殖场(户)中,存栏量30只及以上的仅占40.00%,很不利于山东省羊奶产业链的构建和羊奶产业的产业化发展。
  养殖年限的回归系数为1.579,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养殖年限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有很显著的正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验证了理论预期。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饲养年限越长的养殖场(户),对奶山羊养殖饲养管理的风险、难度和复杂性的认知度越高,更希望通过加入羊奶产业链从而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信息、享受政策优惠,来抵御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保障自身养殖收益;另一方面,养殖年限越长的奶羊养殖场(户),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多,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越来越高,越希望通过加入羊奶产业链,借助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带动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因此,饲养年限越长的奶羊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越强烈。调查结果显示,575位受访奶羊养殖场(户)中养殖年限在7年以上的仅占22.61%,表明山东省目前奶羊养殖场(户)的养殖年限普遍偏低,不利于奶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专业化程度的回归系数为1.256,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专业化程度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验证了理论预期。可能的解释是:专业化程度越高的奶羊养殖场(户)尤其是规模养羊场,奶羊养殖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对奶羊养殖业的依赖程度和未来预期越高。加入羊奶产业链意味着实施一种联合经营的组织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益、降低和规避风险、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因此,专业化程度越高的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越强烈。调查结果显示,575家受访奶羊养殖场(户)中,仅有4.35%的奶羊养殖场(户)专业化程度在80%以上,奶羊养殖业在提高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方面的优势还未完全展现出来。因此,现实中,山东省奶羊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利于羊奶产业链的构建和管理。
  3.2.3 环境特征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政府是否支持羊奶产业组织建设的回归系数为1.689,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验证了预期理论。可能的解释是:政府的支持能增强奶羊养殖场(户)的养殖信心,使奶羊养殖场(户)对羊奶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型羊奶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持乐观态度,因此,政府对羊奶产业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越大,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越强烈。
  3.2.4 组织特征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是否曾经或正在与羊奶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供销合同的回归系数是0.135,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是否签订供销合同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有较显著的正影响,验证了理论预期。可能的解释是: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强制双方履行相应责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签订销售合同有利于保障合同双方的生产行为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羊奶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已经签订合同的奶羊养殖场(户)既能够有效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又能够自觉按照合同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提高自己的销售收益。调查结果显示,575位受访奶羊养殖场(户)中表明曾经或正在签订供销合同的仅占26.26%,合同签订率不高,不利于羊奶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3.2.5 认知特征变量对奶羊养殖场(户)羊奶产业链加入意愿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是否知道加入羊奶产业链的好处的回归系数是3.006,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是否知道加入羊奶产业链的好处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有较显著的正影响,验证了理论预期。可能的解释是:熟悉加入羊奶产业链好处的奶羊养殖场(户)能够比较容易认知羊奶产业链是一种整合了目前较为典型的奶羊产业组织模式的优点而进行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因此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更强烈。
  是否打算扩大饲养规模的回归系数为1.249,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表明是否愿意扩大饲养规模对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验证了理论预期。可能的解释原因与饲养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相符合。因为,愿意扩大饲养规模,则饲养规模将会变大、对应的专业化程度会提高,因此加入羊奶产业链的意愿更强烈。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作为羊奶产业链的关键行为主体,奶羊养殖场(户)的生产行为决定着整个羊奶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规模化程度越大、养殖年限越长、专业化程度越高、曾经或正在签订合同、有扩大规模打算、当地政府支持羊奶产业组织建设、了解加入羊奶产业链的好处的奶山羊养殖场(户)更愿意加入羊奶产业链。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方法更加新颖,研究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促进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羊奶产业链的积极性。
  第一,充分利用宣传手册、阅报栏、标语、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介绍羊奶产业链的优势以及加入羊奶产业链的好处,提高奶羊养殖场(户)对羊奶产业链的认知度,提高其加入羊奶产业链进行规范养殖的积极性。
  第二,有效发挥养羊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不断扩展辐射范围和深化服务内容,带动更多奶羊养殖场(户)加入组织。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和专家咨询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培训,提高奶羊养殖场(户)决策者的文化素质,通过向奶羊养殖场(户)讲解奶羊健康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介绍利用网络检索相关行业动态和产业政策,向养殖场(户)传达相关政策的内容和精髓,为奶羊养殖场(户)提供及时的行业信息。
  第三,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奶羊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信心。保持奶羊养殖场(户)乐观的奶羊养殖前景态度,普及奶羊养殖场(户)对适度规模养殖在成本、质量、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优势的共识,促进奶羊养殖适度规模发展。
  第四,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有效贯彻执行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加快优化奶羊养殖的产业空间布局。通过对奶羊养殖产业空间科学合理规划,明确不同区域奶羊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与重点,合理扩大并加快发展奶羊养殖主产区。
  第五,加强奶羊养殖的调研和信息反馈,进一步完善羊奶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基层政府尤其是奶羊养殖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应不断搜集奶羊养殖场(户)关于奶羊养殖产业政策的认知、评价和需求的相关信息,通过及时反馈,确保奶羊养殖产业扶持政策的及时调整和有效供给。
  第六,提高奶羊养殖场(户)对与羊奶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好处的认知度,调动签订产销合同的积极性,提高合同签订率,保障合同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羊奶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羊奶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黄淮区水稻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扬花期高温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和种植位置对水稻高位分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设常规施肥(N1)、常规施肥减量15%(N2)、常规施肥减量30%(N3)、常规施肥减量50%(N4)、不施肥(N0)5个处理;种植位置包括小区内部与小区外部两部分,小区内部是指从外部数第四行、第五株以内的稻株,小区外部是指不受其它稻
期刊
摘要:绩效评价有利于及时反馈、调整和改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模式、次序、规模和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从用地配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综合调研数据和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评分,进而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绩效综合分值为79.16,说明研究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期刊
摘要:研究了日光温室中短期CO2加富对切花红掌‘天使’(Anthurium andraeanum‘Anthaqxm’)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升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叶绿素a/,b值无明显变化,且CO2,加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使花期提前、开花率提高。处理30天时,处理T1[(500±30)
期刊
摘要:农田重金属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钝化剂来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浓度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土壤—作物系统的危害。这种方法因操作简便、见效快、适合大面积修复而被广泛应用,且不同类型钝化剂具有不同的修复效果和修复机制。本文从无机类、有机类、新型材料三个方面对钝化剂进行分类,并从修复机理、修复效果、影响因素以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分析钝化剂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针对实际环境中存在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搜索,收集整理了影响猪生长和肉质性状的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大约克(n=400)和长白(n=399)样本进行SNP快速分型,并分析了这些位点在大约克和长白群体内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等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对17个影响猪肉质和生长性状的显著SN
期刊
摘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从省际层面出发,首先基于2001~2013年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业静态效率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效率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农业产出、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无效率是我国多数省份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契机,通过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的构建动态测度了我国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通过对指数的横向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是全要素生产
期刊
摘要: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其常发病,常造成严重减产。为建立可用于定量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拷贝数的qPCR方法,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WYMV小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11对,对其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各引物的qPCR标准曲线。结果发现,11对引物的扩增效率在50.60%~116.04%之间,仅2对引物可用于后续研究,扩增效率分别为97.21%(WY-05和WY-06)和9
期刊
摘要: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生物炭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草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烟草和土壤重金属汞含量、烟株根系土壤pH、烟草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炭与低量有机肥(70%氮磷钾复合肥+30%芝麻饼肥)配施一定程度地增加了烟草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烟草成熟期根、茎、叶干物质量较未施肥处理增加363.77%、32.10%、136.22%,根干物质量生物炭与低量有机肥配施较未添加生物炭的增加47
期刊
摘要:鼓励农村人口移居城镇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的压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昌吉州玛纳斯县、奇台县、木垒县周边乡镇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构建包含人口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类21个影响因素在内的农村人口移居城镇意愿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住房类型、不适应城镇生活、家庭分离、交通便利及医疗卫生条件
期刊
摘要:  氟氯吡啶酯是芳香基吡啶甲酸类人工合成激素类除草剂,啶磺草胺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为明确二者复配制剂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在田间施用的推荐剂量、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本研究连续2年度设计进行3个试验,全面评价该制剂在冬前、冬后、添加助剂及遇干旱条件下施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00 g/L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在冬前和春季施用,对雀麦、播娘蒿、荠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