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应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一节成功的课必定是有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让所有的孩子在开课堂教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有效课堂教师必须彰显教学特色
  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要以教材为载体,以校本为补充,以活动为舞台,以评价为导向,已发展为核心,最后达到让学生享受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积攒学习的后劲。最终实现学生负担不重,教学质量特高的理想教育。有效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总之,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力求达到课堂的高效益,让课堂成为学生焕发活力的场所。
其他文献
为了使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观看图片,感受更真实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例如长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建造
期刊
2010年5月11日,我有幸听到了来自北京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的讲座——《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听后,高老师的音容笑貌以及她在生活中、工作中博采众长之举、睿智从容之措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视台上的高老师,我心想:这就是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提升的智者。记得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说过:“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的说法,反映了教育部长的智慧,师德可以理解为教师智
期刊
音乐教学的导入:激发音乐审美注意与审美愿望。  导:指的是引、引导之意。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导入的作用在于:中断学生的日常经验,唤起其对音乐课的审美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情感的交流,燃起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渴望。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就像歌剧作品的序曲一样,结构虽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导人们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满新意而
期刊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启发,确实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与生机,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态度积极了、主体性作用也发挥出来了。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按照我们所设想或观察到的学生共性来开展教学,在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什么都会了,但老师由于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
期刊
写自身经历,表达自己心态的记叙文,要表达出真情实感,总体来说有下列四个要点:  一是真。有人感到好笑,既是写自己,焉有不真之理!但是往往就这么奇怪。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写记叙文,出现问题最多的就在真实性方面,写自己时,也不例外。这是由长期教和学中引导的不当和观念的失误决定的。宣扬崇高,推举伟大,表彰优秀,使得人们特别是学生不敢正视平凡,不能优待缺陷,不愿表白隐衷。于是,一旦写自己,写记叙性文字,未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本,以其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人。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即使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求知”是基础。一些专家认为:“21世纪的文肓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而这里的“懂学习”,即是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生活是课程资源不竭的源泉。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把数学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一、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中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处处充满着与数学相关的活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了解和收集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农
期刊
学习数学不仅有利于人们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们创造性的才能、审美直觉的发展。学好数学相当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涵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以挖掘与提升,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现。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数学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心中
期刊
班主任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教师,他们不仅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还是学校各项工作贯彻实施的执行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尤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优秀班主任具备的特征  1要具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因此,班主任应发自内心的去关爱学生,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用儿童的视野看儿童,用学生的视野看学
期刊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只要用心思考,从精细化入手洞察一切,立足现实,敢于创新,科学民主,就一定会使工作永立不败之地。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管理者一定要理清头绪,保持清醒的头脑,从细微处着眼,精密细致,发挥导向核心作用,使得人人都有事干,个个都有责任,事事都有人抓,处处都落实到位,形成上下齐抓共管,通力合作。  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从细微处入手,建立制度,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俗话说,领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