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这些奇葩贷款,是谁在贩卖人生焦虑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带来幸福,还是“贷”来负担?日前,“彩礼贷”“墓地贷”等所谓特色贷款接连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最先引爆热议的是九江银行推出的一张“彩礼贷”产品宣传海报,上面宣传可为22周岁及以上情侣最高贷款30万元,以用于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购买家电,情侣的一方必须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其中“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等广告语遭到了网友一片吐槽。
  近年来,动辄几万乃至几十万元的彩礼已经成为很多家庭不可承受之重,许多年轻情侣因此急眼、两家人成仇。反对天价彩礼本是移风易俗应有之义,天价彩礼却仍在不少地方人群观念中稳稳扎根、难以撼动。
  逐利至上的金融资本在这时插一脚进来,是要在年轻人“结不起婚”的困境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事实上是“彩礼贷”背后的赤裸现实逻辑戳中了社会痛点。显然,大众已对贩卖焦虑嗤之以鼻,对金融资本这种肆无忌惮冲击公序良俗底线的“试探”反应更加强烈。
  3月18日,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公众号“九江发布”登载了九江市妇联发出的“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倡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力推喜事简办,传承勤俭节约理念。
  当天晚上,九江银行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并对相关转发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有银行业消息人士表示,其实“彩礼贷”也见怪不怪,很多银行还推出“婚庆贷”“二胎贷”等产品。一般推出这类奇葩贷款产品的都是某些地方银行,“因为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上限压得最低。”
  金融领域专家指出,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做好相关产品用途和流向的监控。“30万元以下的贷款可以不用受托支付,更容易违规流向楼市、股市。特别是很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购房压力不小,毕竟在丈母娘眼里,房子可能是最大的‘彩礼’。”
  “彩礼贷”事件延烧的同时,远在云南的一家银行“不甘其后”地推出了“墓地贷”。3月16日,在昆明晋龙如意园举行的清明节新闻发布会上,昆明晋龙如意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园计划与云南西山北银村镇银行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金融服务项目,项目最高可贷款20万元购买坟地,贷款期限可达10年。
  该陵园市场部负责人还称该行业特殊,不需要抵押。有媒体采访获悉,虽然这款纯信用贷不需要任何抵押物,但贷款年利率却高达9%,明显高于一般的消费贷成本。从前些日的“彩礼贷”,到这次的“墓地贷”,红白喜事都全了。是谁在贩卖焦虑?有网友表示“在遏制‘天价墓’‘天价彩礼’的大环境下,这些行为以关爱之名行牟利之实,是时候刹一刹此风了。”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全国落实“房住不炒”,银行业以往最“好吃”的房贷业务被严控。虽然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提升明显,但银行还是有大笔钱无处投放,大量利息差也会随之消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种狗血花样贷款纷纷登场,企图收割身处各种焦虑之中的人们。
  这不,由于前段时间影视剧《赘婿》走红,一家主打介绍上门女婿的婚介所突然火起来了。据媒体报道,这家婚介所招赘的编号已排到300多位,但登记报名做赘婿的男性只有100多位,仍然是“供不應求”的状态。归根到底,炒作招赘,也是在贩卖“结不起婚”的焦虑。
  其实,婚姻是俩人一辈子的约定,男女双方的确都应该更谨慎一些。但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婚姻,仍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彩礼贷”“婚庆贷”“墓地贷”之流却以关心的名义行薅羊毛之实,引人进一步陷入人生焦虑的陷阱,需要我们引起警惕。
其他文献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收获丰富的发掘。  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三星堆发掘就长期停滞。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20世
“要想发展如花似锦,招商就要如饥似渴、如狼似虎,要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的决心和态度。”  3月23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胡昌升在省级领导及省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作辅导报告时谈及招商引资时说。他还表示,“要紧盯好企业、好项目,主动上门对接,让企业的车间和企业家的办公室变成我们招商的洽谈地。”  今年年初,全国各省都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尤其是各省新上任的省
法律解释方法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主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20世纪前对民主会带来多数专制的极度担忧,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平义论的形成,20世纪中期臻于
编者按:  2019年年底,廉政瞭望记者曾来到张晋铭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采访。在他生前的办公室里,留下了43本笔记本,和厚厚的一叠奖状。把他视作师友的同事红了眼眶,把他视作亲人的村民悲痛不已。我们通过人们的讲述,慢慢拼凑出他的形象:铁面无私的纪检“张二黑”、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小张”、“工作狂”丈夫……当年9月22日,在他因病去世的头一天,他还惦记想去看望他帮扶的群众。9月26日,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