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及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与此同时,人们对乳及乳制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量的提高,而是对其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缝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基金项目】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nycytx-04-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AS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139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及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与此同时,人们对乳及乳制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量的提高,而是对其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2011年发生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超标事件,以及相比于成人,婴幼儿更易受到牛奶中AFM1的损害,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乳及乳制品中存在的AFM1污染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乳及乳制品中AFM1的来源与生物学性质、污染与限量标准、检测与防控技术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由于奶牛经历剧烈的生理变化,代谢增强、氧化应激产生、免疫功能改变,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多发能量代谢紊乱性疾病。烟酸在
近年来,牛奶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因此,牛奶质量安全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当牛奶中残留兽药时,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牛奶中兽药检测技术的原
传统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其方便、快捷、无损的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动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