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探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有趣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从物理现象中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课堂导入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原则;策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跟随教师的引导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恐惧心理,认为物理很难学,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物理学科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打好基础,可能迷失在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海洋中,而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课堂导入的意义在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降低学生理解接收新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如何使导入简单、高效,需要教师不断的摸索。这要求教师要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积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坚持课堂导入的目的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优化课堂导入设计,努力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水平。
  一、生活情境的导入
  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往往在生活中有所体现,教师可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物理现象创设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导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生活情境的导入最大优点在于减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疏离感,加强生活与物理的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拔河比赛情境或鸡蛋碰石头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思考物理知识的内涵和意义。
  比如,在拔河比赛中靠什么赢得比赛的胜利?很多学生认为力量大的一队会获胜,也有学生认为体重大的一队会获胜,这些答案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情况是这样么?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认识到拔河两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同的,而实际上赢得比赛靠的是哪队产生的摩擦力更大,可以抵抗被“拔”到对面去。同样的,鸡蛋和石头相互受到的作用力是相同的,一个碎了另一个完好无损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材质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起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旧知识的导入
  物理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讲解新知识时往往可以采用导入旧知识的方式,衔接新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识,顺利完成知识迁移。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电势能时,教师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电场强度知识,让学生思考一个电荷静止放在电场中,会因电场力作用而形成加速运动。那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荷的动能呢?这种简单的导入方式,即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电场强度知识,又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引出了电势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演示实验的导入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展示物理现象,为学生揭示物理知识。演示实验的优点在于直观性很强,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讲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将一块红蜡烛置于装满清水的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垂直放置,让学生观察红蜡烛的运动轨迹。再次实验,将玻璃管垂直倒置,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观察红蜡烛的运动轨迹。让学生思考第二次实验中红蜡烛相对黑板是怎样的运动轨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分运动和合运动。
  由于课堂导入的时间有限,且受课堂条件限制,很多物理现象难以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导入,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例如,在研究带电粒子的運动时,可以展示电子直线加速器和示波管的图片,再用视频讲解两种仪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思考电子运动过程中什么力在做功,了解电场对带电粒子的控制作用,导入新课。
  四、趣味性导入策略
  除了上述导入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故事等趣味化的导入策略,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筷子、钢球、水盆等游戏道具,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游戏,将小钢球刚入装满水的水盆中,用各种各样的筷子夹起钢球,看哪种筷子可以夹起最多的钢球。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感受到不同筷子的区别,主动选择使用更加粗糙的筷子夹钢球,从而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再如,在学习放射性物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居里夫人的故事。通过居里夫人的艰苦科研经历,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放射性物质的历史,明确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学习居里夫人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把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上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就可以启迪学生思考,一个感人的故事更是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教师要多留心教材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效的课堂导入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课堂导入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等原则,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旧知识导入、演示实验导入和讲故事、小游戏等趣味化导入策略,提高课堂导入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石江华.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49.
  [2]孙中西.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导入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2):36.
  [3]刘江波.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探索[J].学周刊,2016(10):97-98.
  [4]戚林英.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略谈[J].中学课程资源,2013(06):4-5.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袭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结合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对应策略。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体制要明确目标方向,进而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同时笔者结合具体的辅导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尝试与实践。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心理教育;心理辅导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们正常、有序的生活被扰乱,更有甚者是为恐慌、焦虑所侵扰。广东的高中生进入共12周的网课学习。返校复学后心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习作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高的份量。可以说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终极指向和最终体现,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习作教学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谈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  习作是书面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之所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习作教学,主要是为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的管理效率,增强其班级的凝聚力,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这一直是困扰初中班主任的难题。构建“战队”合作与竞争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战队”合作机制;竞争机制;班级建设  优良的初中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既能补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成效,又能打破师生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的对立局面。既能符合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学习与生活的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一、习作指导贴近学生生活,让掌生愿异  学生作文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经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4%。  根據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4099亿元、22780亿元、7730亿元、1346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63%、9.12%、7.53%
【摘要】“四环两效”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导、议、讲、评四环节,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导”即根据考纲和地理课改要求,导出本节课具体考点。“议”是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讲”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过渡引导、答疑解惑、方法总结、课外拓展、情感升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评”是通过课堂小结和当堂形成性练习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四环两效;导;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在山区学校,英语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不断得以更新,学生学习成绩逐年提高;但,学生笔试成绩可以,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却非常弱,英语“哑巴”现象较为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中可见良好的品德对人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也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黄金时期。如何有效地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从“以爱感染”“以境熏陶”“生活渗透”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品德;培养
【关键词】 初中学段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学习的基础性要求,这要求我们依据“学标”和“指导书”,针对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复习。故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复习实效,就要求教师多角度深化、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础知识框架与体系,通过有效训练学以致用。这样多角度夯实基础,中考复习才能高效。  【摘要】多角度;基础;思想品德课;复习实效  现实中,面对中考复习与考试结果会产生一种看似奇怪的现象,即教师自
【摘要】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有机渗透,能够让孩子们的大脑活跃起来,使他們零散无序的思维变得更清晰有序。既可以锻炼他们集中整合、发散创新的思维,又能学会分析、评判的方法,促进高阶思维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思维导图;集中整合;发散创新  随着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顺利升空,中国科学技术的腾飞令世界瞩目。然而,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人云亦云的学生比比皆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