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工业的生存形势严峻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发展态势来看,在1990年代之前,我国的装备工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1990年代,我国经济一方面通货紧缩,一方面进行国企改革,大量企业被下放地方。2001年以后,我国经济复苏,2002年以来以11%以上的速度增长,从2003年到2007年装备工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高速增长时期,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了缓解,内部所有制改革大体完成,这样给我们装备工业的结构调整带来了好的时机,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实现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步,支持了我国重大基本设施建设和国防建设。
  
  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若干长期因素,可以分四个方面来说,第一,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一般来说我国企业技术力量和研发投入不足,总的来看我国国产装备的市场占有率还处于不稳定成长阶段,一旦经济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会带来良好的机遇,而一旦经济紧缩,就会出现比较麻烦的局面。
  第二,装备工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技术,现在除了少数大型企业之外,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技术进步,有实力的科技企业缺乏市场和政策的支持,即使有一些技术实力,也面临被跨国公司收购的危险。
  第三,世界的金融危机可能带来更深远的后果——欧美国家会更加注重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就是说一方面要对我们的出口形成压制,另外把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拿到发展中国家,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我们装备工业来说,今后的竞争形式是非常严峻的。
  近年来,国家重视支持装备工业,2009年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给装备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有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中国企业应该加紧结构调整。
  第四,要加强工业的部门管理,加强工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任何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在高新技术发展中,凡是取得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的过程中,无不形成官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政府要纠正垄断倾向,纠正随便干预的倾向,但是没有政府前瞻性的技术规划,国家的产业进步也是很难的。
其他文献
我国企业想打赢品牌、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翻身仗,还需要付出极为艰苦而漫长的努力。但关键在于存在一个很大的风险,那就是,国外知识产权的“中原逐鹿,全球合围”可能长期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使我国企业被知识产权拖累和钳制,永远被压制在全球产业链的末端    一、国外知识产权的“中原逐鹿,全球合围”    目前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有几千家,占万分之三,99%多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拥有自己商标的
本文根据笔者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地铁监理测量工作中的点滴实践和体会,结合深圳地铁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测量的必要性,运作机制及其关系,监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