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崛起,大数据时代渐行渐近。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健全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当下中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信息技术革新和发展的上升期,是释放数字红利的重要期。政府作为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领导、管理和组织者,如何利用网络为人民谋福利逐渐变成了“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发展观念、消除发展障碍、加强发展潜能、发挥核心优势的战略手段与最佳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必须借助互联网为载体,大数据为依托,稳步推进信息化步伐,建立完善的数字市场系统,以达到公众的各种需求,加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稳定持续发展。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大数据对政府治理影响的研究现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首先对大数据的概念给出了相关界定,对政府治理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此作为支撑论文撰写的理论基础,接着全面分析了大数据和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存在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即互相促进,相互影响,两者共同推进中国国家治理朝着现代化的路径发展。总体来说,在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伴随着巨大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大数据在推动政府社会沟通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危机预防能力四个层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追溯和研究美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应用与发展的案例,也为中国政府治理能提的提升提供了借鉴之机。然而,大数据时代下中国政府治理建设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小农意识”造成的数据垄断,数据依赖导致的技术桎梏以及数据割据引发的“信息孤岛”现象,限制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政府利用大数据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同时,大数据在现实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数据泄露威胁着数据安全,数据质量削弱了数据价值,数字鸿沟限制了客体参与。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在思维层面,树立大数据理念,重塑政府治理思维;在制度层面,完善大数据顶层设计,为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在技术层面,夯实研发基础,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在主体层面,鼓励多元参与,丰富政府治理结构。我国政府必将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实现大数据技术与政府治理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