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还可以使中小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从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将以山科版五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3为例,谈一谈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做法。
1.精心设计读前活动
阅读前,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读前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阅读前适当学习核心词汇。教师需要确定主题词和核心词,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语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习得词汇、增进主题知识(王芳2012)。
阅读前有效运用核心词汇。教师要在生动、自然的交际中引领学生学习和运用与核心词汇密切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认知图式,为阅读前做好心理准备。
阅读前应初步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头脑风暴、主动提问等活动形式,激活学生与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设计了三个读前活动:
活动1:Free Talk。此环节是在自然的交际中引导学生复习与核心词汇密切相关的词汇,为下一步阅读做好铺垫。
活动2:Brain Storm。教师利用头脑风暴的活动形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与话题有关的知识储备。
活动3:Learn the Key words。在阅读前,引领学生学习核心词。通过创设巧妙情境进行核心词汇的操练,实现词汇有意义的操练。
2.整体设计读中活动
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理解过程。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参与阅读过程,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读中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阅读教学应体现整体性。语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整体把握所学语言材料,遵循整體一部分一整体的路径(李星娟,2011)。
阅读任务应有针对性。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仅仅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是不够的。教师应巧设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李柳红,2012)。
阅读任务应凸显层次性。语篇一般都有一个主线,教师要抓住语篇的主线,引导学生开展由浅入深的阅读,并依靠这个中心线索进行阅读和训练(郭琳榕,2011)。
阅读的过程应充分。学生只有充分阅读,走进文本,体会语言,才能领悟文本的意义(顾金侠,2011)。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设计了以下读中活动:
活动1:Fast reading。图片环游、速读课文。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中的主要信息,训练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获取目标信息的阅读策略。
活动2:Careful reading。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再现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捕捉文本细节,深层次理解文本。引领学生明晰语篇脉络,实现知识积累和情感升华。
活动3:Read the text。通过朗读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语篇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提升阅读课的实效性。
3.巧妙设计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设计,教师要本着让语言从文本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让学生体验运用语言的快乐。读后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读后任务要呈现渐进性。阅读后练习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先基于文本,后超越文本,在有层次的读后活动引领下推动学生的语言技能拾级而上(曹伟华,2011)。
读后任务应体现综合性。读后任务应该是学生在理解和把握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语言活动中提升能力(沈国锋,2013)。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设计了以下读后活动:
(1)Show Time(基于文本的任务)。让学生选择一副图,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表演。
(2)Task Time(超越文本的任务)。呈现网络热播的超肥腊肠犬视频,通过视频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带着问题阅读关于这只腊肠狗的故事,过程中让学生给这只腊肠犬提出健康建议。
(3)Summary(基于生活的语言运用)。展示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形成一些坏习惯,教师在音乐声中跟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体会好习惯是每天养成的。
4.情感教育要贯穿始终
英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教师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最终达成情感教育目标(廖荣莲,2013)。
本课的情感教学活动按照文本的主线,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5.结语
如何上好阅读课对每位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大胆实践。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英语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户。
1.精心设计读前活动
阅读前,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读前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阅读前适当学习核心词汇。教师需要确定主题词和核心词,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媒介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语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习得词汇、增进主题知识(王芳2012)。
阅读前有效运用核心词汇。教师要在生动、自然的交际中引领学生学习和运用与核心词汇密切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认知图式,为阅读前做好心理准备。
阅读前应初步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头脑风暴、主动提问等活动形式,激活学生与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设计了三个读前活动:
活动1:Free Talk。此环节是在自然的交际中引导学生复习与核心词汇密切相关的词汇,为下一步阅读做好铺垫。
活动2:Brain Storm。教师利用头脑风暴的活动形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与话题有关的知识储备。
活动3:Learn the Key words。在阅读前,引领学生学习核心词。通过创设巧妙情境进行核心词汇的操练,实现词汇有意义的操练。
2.整体设计读中活动
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理解过程。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参与阅读过程,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读中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阅读教学应体现整体性。语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从篇章的整体把握所学语言材料,遵循整體一部分一整体的路径(李星娟,2011)。
阅读任务应有针对性。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仅仅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是不够的。教师应巧设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李柳红,2012)。
阅读任务应凸显层次性。语篇一般都有一个主线,教师要抓住语篇的主线,引导学生开展由浅入深的阅读,并依靠这个中心线索进行阅读和训练(郭琳榕,2011)。
阅读的过程应充分。学生只有充分阅读,走进文本,体会语言,才能领悟文本的意义(顾金侠,2011)。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设计了以下读中活动:
活动1:Fast reading。图片环游、速读课文。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中的主要信息,训练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获取目标信息的阅读策略。
活动2:Careful reading。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再现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捕捉文本细节,深层次理解文本。引领学生明晰语篇脉络,实现知识积累和情感升华。
活动3:Read the text。通过朗读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语篇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提升阅读课的实效性。
3.巧妙设计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设计,教师要本着让语言从文本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让学生体验运用语言的快乐。读后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读后任务要呈现渐进性。阅读后练习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先基于文本,后超越文本,在有层次的读后活动引领下推动学生的语言技能拾级而上(曹伟华,2011)。
读后任务应体现综合性。读后任务应该是学生在理解和把握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语言活动中提升能力(沈国锋,2013)。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设计了以下读后活动:
(1)Show Time(基于文本的任务)。让学生选择一副图,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表演。
(2)Task Time(超越文本的任务)。呈现网络热播的超肥腊肠犬视频,通过视频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带着问题阅读关于这只腊肠狗的故事,过程中让学生给这只腊肠犬提出健康建议。
(3)Summary(基于生活的语言运用)。展示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形成一些坏习惯,教师在音乐声中跟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体会好习惯是每天养成的。
4.情感教育要贯穿始终
英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教师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最终达成情感教育目标(廖荣莲,2013)。
本课的情感教学活动按照文本的主线,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5.结语
如何上好阅读课对每位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大胆实践。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英语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