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后,深刻地感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同样承受着各种经济危机,国有企业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几经改革,能否在经济残酷现实中波澜不惊,稳健发展,管理好财务风险就是护住了企业的命脉。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般都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财务风险的导火索,相应地提出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对财务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内国企;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引言
从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总共对外的资金引进四次和连带发生的与国家工业化不同阶段特征有关的城市危机八次,这些经济危机对企业有着不同深度的影响,国企虽然在资金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庇护,但是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总结这些危机的发展陷阱,及时补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需要将进入市场产生的风险、进入新行业的风险和竞争对手竞争的风险考虑在内。第一,当地监管部门的风险现状。经营场所所在政府一方面对经济不专业,但另一方面政府握有强权,存在一定的对市场运行管制不力而给公司带来风险。第二是交易方式的风险,每一笔交易都有可能不是完全透明的,不透明的交易首先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势力大的一方占有很大优势,势力弱的一方权益有一定的风险。第三,对市场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认识不够导致的风险现状。市场经济风云变化,每个行业都在别的行业插上一脚,每一個领域都可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最近中国移动发出的一个感慨:在业内争了那么久,没想到我的对手是腾讯。
三、国企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带有行业特色的金融风险,每个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遇到不同的风险,但是他们的风险源本质却有着类似的地方。从历史上多次频发的经济危机,和现在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并购热,以及最近发生的中航油事件都从侧面反映出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1.国有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宏观调控统筹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例如: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市场、资源等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要对这些变化保持一定的警惕度,根据企业自身条件作出相应对策,但是企业管理者在作财务决策时,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又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样在财务上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是不可能的,决策如略有偏差,便有可能在互通互连的市场经济中被放大,亦或是当得到正确的决策之时,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中航油的倒闭正是企业领导刻板式的采用传统企业风险控制方法,没有根据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结合实际来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经济危机中,由于因企业没有准确分析实际经济现状,准确估计需求关系,导致生产过剩,致使很多工厂倒闭。
2.财务管理专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正确估计财务风险。凡是企业有财务活动就存在着财务风险,不能准确预算活动中资金的每一次流动能否得到应有的收益,财务管理人员占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现在经济越来越多元化,企业财务人员理财观念、方法过于陈旧,不能考虑这些新生的经济元素和即将退出经济舞台的旧事物,还用老一套的职业判断力解决财务问题,结果导致错失良机甚至到资金打水漂的局面。
3.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严重漏洞。国内国有企业的具体运作,权力政府一般不插手,但是受到权力政府的监管,在财务控制制度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企业管理层对自己不能严格约束,视制定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不顾,和财务管理部门一起做一些擦边球的游戏,在投资、采购、基建等经济活动中大搞权钱交易,贪图一时利益,置伦理道德,企业规定不顾,商业贿赂、侵害企业利益、造成国有财产损失。
4.财务风险管理不健全。一些企业看到一些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急于涉及到未曾从事过的这些领域,或者急于涉及跟自己行业有一定关联的领域,但是在常规情况下又不能很好地预见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不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条件下,更多的是憧憬公司未来的发展愿景,最终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不熟悉的行业造成巨大的亏损。例如:安卓手机游戏等新兴高科技产业,不仅吸引了高科技企业的关注,很多娱乐明星也投资进来,股票、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吸引了很多企业负责人的眼球,而这些投资不是价格波动起伏较大,就是他们对这一行业比较陌生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与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经营风险。
四、解决相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的对策
1.加强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和认知。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管理当局应承担根本的责任。企业负责人对财产风险的认识,决定着资产的风向标。负责人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应变措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结构建设,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负责人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永久目标,使所有者、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债务人等的利益趋于一致,建立灵活长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国有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首先应建设并完善财务部门的机构,着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忽视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做好企业成本控制。 部分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刚涉足行业的了解,领域过宽,核心业务发展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状况要加以改善,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提高财务管理专员的各方面素质,着重抓财务管理水平。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应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状况的监督控制,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预测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抓住机遇,规避经济陷阱。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在解决正确地给出决策建议的基础上,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应该不断提高自己财务管理方面业务水平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多从失败的企业财务管理中汲取教训,从成功的企业管理上借鉴成功的经验。不断健全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与时俱进,实现财务风险组织化运作,以此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的解决。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构建财务监督体系。国有企业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财务会计人员高素质的培养,形成职业的道德观念,加强职业修养,确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重点,评价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企业经营者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以及打擦边球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做一个合理的统计并做有计划的改进,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新形势。在国有企业中,企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出资人实施的是经济责任审计制,因此财务会计人员对资产管理、决策制定、财务事项都需要负责,承担自己的职业责任。
国有企业实施的是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这就需要财务会计制定合理的财务总监监督机制,有利于遏制财务信息失真、所有者权益受损等一系列财务不正当行为。构建财务监督体系需要特别注重监督部门权力的落实问题,相互制衡是企业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但是部门的繁冗则会导致权力分配不明晰等问题,因此需要合理界定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之间的权力分配,实现财务监督机制的监督职能。
五、总结
我国国企财产风险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本文就一般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灵活性的应对方法,相信只要不断健全和改善国企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加强负责人和财政管理专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水平,国企就能在风云变化的全球经济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铁军,等.8次危机[M].东方出版社,2012:35-36.
[2]岳萍娜,胡舒,彭爽.从“中航油事件”探究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C].2012:2-3.
[3]肖南海.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南昌工程学院,2012:4-5.
关键词:国内国企;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引言
从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总共对外的资金引进四次和连带发生的与国家工业化不同阶段特征有关的城市危机八次,这些经济危机对企业有着不同深度的影响,国企虽然在资金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庇护,但是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总结这些危机的发展陷阱,及时补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需要将进入市场产生的风险、进入新行业的风险和竞争对手竞争的风险考虑在内。第一,当地监管部门的风险现状。经营场所所在政府一方面对经济不专业,但另一方面政府握有强权,存在一定的对市场运行管制不力而给公司带来风险。第二是交易方式的风险,每一笔交易都有可能不是完全透明的,不透明的交易首先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势力大的一方占有很大优势,势力弱的一方权益有一定的风险。第三,对市场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认识不够导致的风险现状。市场经济风云变化,每个行业都在别的行业插上一脚,每一個领域都可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最近中国移动发出的一个感慨:在业内争了那么久,没想到我的对手是腾讯。
三、国企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带有行业特色的金融风险,每个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遇到不同的风险,但是他们的风险源本质却有着类似的地方。从历史上多次频发的经济危机,和现在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并购热,以及最近发生的中航油事件都从侧面反映出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1.国有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宏观调控统筹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例如: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市场、资源等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要对这些变化保持一定的警惕度,根据企业自身条件作出相应对策,但是企业管理者在作财务决策时,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又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样在财务上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是不可能的,决策如略有偏差,便有可能在互通互连的市场经济中被放大,亦或是当得到正确的决策之时,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中航油的倒闭正是企业领导刻板式的采用传统企业风险控制方法,没有根据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结合实际来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经济危机中,由于因企业没有准确分析实际经济现状,准确估计需求关系,导致生产过剩,致使很多工厂倒闭。
2.财务管理专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正确估计财务风险。凡是企业有财务活动就存在着财务风险,不能准确预算活动中资金的每一次流动能否得到应有的收益,财务管理人员占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现在经济越来越多元化,企业财务人员理财观念、方法过于陈旧,不能考虑这些新生的经济元素和即将退出经济舞台的旧事物,还用老一套的职业判断力解决财务问题,结果导致错失良机甚至到资金打水漂的局面。
3.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严重漏洞。国内国有企业的具体运作,权力政府一般不插手,但是受到权力政府的监管,在财务控制制度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企业管理层对自己不能严格约束,视制定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不顾,和财务管理部门一起做一些擦边球的游戏,在投资、采购、基建等经济活动中大搞权钱交易,贪图一时利益,置伦理道德,企业规定不顾,商业贿赂、侵害企业利益、造成国有财产损失。
4.财务风险管理不健全。一些企业看到一些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急于涉及到未曾从事过的这些领域,或者急于涉及跟自己行业有一定关联的领域,但是在常规情况下又不能很好地预见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不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条件下,更多的是憧憬公司未来的发展愿景,最终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不熟悉的行业造成巨大的亏损。例如:安卓手机游戏等新兴高科技产业,不仅吸引了高科技企业的关注,很多娱乐明星也投资进来,股票、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吸引了很多企业负责人的眼球,而这些投资不是价格波动起伏较大,就是他们对这一行业比较陌生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与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经营风险。
四、解决相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的对策
1.加强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和认知。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管理当局应承担根本的责任。企业负责人对财产风险的认识,决定着资产的风向标。负责人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应变措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结构建设,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负责人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永久目标,使所有者、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债务人等的利益趋于一致,建立灵活长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国有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首先应建设并完善财务部门的机构,着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忽视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做好企业成本控制。 部分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刚涉足行业的了解,领域过宽,核心业务发展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状况要加以改善,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提高财务管理专员的各方面素质,着重抓财务管理水平。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应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状况的监督控制,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预测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抓住机遇,规避经济陷阱。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在解决正确地给出决策建议的基础上,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应该不断提高自己财务管理方面业务水平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多从失败的企业财务管理中汲取教训,从成功的企业管理上借鉴成功的经验。不断健全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与时俱进,实现财务风险组织化运作,以此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的解决。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构建财务监督体系。国有企业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财务会计人员高素质的培养,形成职业的道德观念,加强职业修养,确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重点,评价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企业经营者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以及打擦边球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做一个合理的统计并做有计划的改进,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新形势。在国有企业中,企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出资人实施的是经济责任审计制,因此财务会计人员对资产管理、决策制定、财务事项都需要负责,承担自己的职业责任。
国有企业实施的是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这就需要财务会计制定合理的财务总监监督机制,有利于遏制财务信息失真、所有者权益受损等一系列财务不正当行为。构建财务监督体系需要特别注重监督部门权力的落实问题,相互制衡是企业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但是部门的繁冗则会导致权力分配不明晰等问题,因此需要合理界定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之间的权力分配,实现财务监督机制的监督职能。
五、总结
我国国企财产风险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本文就一般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灵活性的应对方法,相信只要不断健全和改善国企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加强负责人和财政管理专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水平,国企就能在风云变化的全球经济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铁军,等.8次危机[M].东方出版社,2012:35-36.
[2]岳萍娜,胡舒,彭爽.从“中航油事件”探究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C].2012:2-3.
[3]肖南海.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南昌工程学院,2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