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与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在阅读时,培养他们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有始有终地入情入境;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交流、积累、运用读书方法;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关键词】积累;领悟;启发;联想;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39-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与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试想,没有语言的感悟与积累,孩子脑中一片空白,孩子们如何去表达?因此,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对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些初浅探索和实践,现将体验描述于后与大家共勉:
  一、在阅读时,培养他们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有始有终地入情入境
  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读书活动的前提,是内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积累、体会、领悟,读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解决问题,吸取力量。如何培养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呢?
  在学习一篇课文前,可以借助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读书。将一些有关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课文转变成一些生动的、负有戏剧性的影视形象储备在孩子的脑中。像学《武松打虎》文章时,我充满激情的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水浒传》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这时就让学生们尽尽兴,待有约一半多的学生欲言又止时,就给制止,然后就一起唱主题歌《好汉歌》,让孩子初步领略《水浒传》的主题,给他们介绍文章的写作特色。最后就让孩子自读,找出你觉得写得最好的句、段体会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摹仿文中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在脑中再现文中的形象。如在学《清明上河图》、《翠鸟》、《曼谷小象》等,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对文章内容印象深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语言和情感,将语言与情感、表象建立了联系。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按故事情节编演课本剧、演示等,如《詹天佑》、《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等,让学生读中悟,演中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让语言与形象相互转换,从而学会表达。
  在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时,指导学生想象词语所表达的意境:如“急匆匆”、“蹑手蹑脚”可指导学生表演。“张冠李戴”、“雪中送炭”可让学生体会文中的相关语句。“五彩洒金”、“翠色欲流”等,可让学生想象它们的形象。尽量让静止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形象,让文章内容“活”起来。
  二、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及要求,指导按照课本提示的方法进行学习
  在学习一组课文前,先引导学生从“导读”、“预习”、“阅读提示”、“阅读向导”“课后思考练习”中把握住每一组课文及每一篇课文训练重难点及要求,寻找学习的思路方法。在学习每一组课文时,在第一讲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围绕该组课文的训练目标,要求及重难点按照提示的方法进行有效读书。学完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积累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二篇讲读课文就可稍加指导就能完成。阅读课文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运用方法进行自读,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在学“读進去,想开去”这一组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导读中“读通——读懂——理解——想开——交流”的学习程序。在学习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按照程序进行学习。
  2.分层要求,分层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学生哪一环节有困难,就对哪一环节进行指导,让学生进行踏实的训练。不仅让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了以前欠缺的东西。对优先达标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更深的训练,或让他们阅读课一些课外读物,给他们加餐。
  3.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课文的一般学习方法
  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古诗,就要先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和心境等,再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悟情。在理解时,提醒学生要结合注释,有时还要运用工具书。
  学习写事的文章,要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它是写事的文章,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让学生抓住主要段落去体会,去感悟,去品味,去联想。
  写人的文章,要先让学生读全文,感知文中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让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长文章,就先要让学生抓住筋脉,再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品读,领会。散文,像《匆匆》这样的课文,就必须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去朗读……
  三、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交流、积累、运用读书方法
  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归纳过程中加深运用的印象,以便迁移到新课文的学习或课外阅读中去,而且还可以使一些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探索,精选最佳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1.整体读书法。在读一篇文章时,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理清课文结构,从整体体会思想感情,从整体领悟文中道理,从整体上品析妙词佳句的方法称之为整体读书法。
  2.分散读书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分层目标或重要典型段落,有针对性地读书,解决问题。
  3.圈点批注读书法:就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疑难的地方用符号文字标标出来,写出自己的问题、见解、想法等,以便以后的高效复习。
  4.质疑问难法:是一种探求真知,向未知领域深入掘进的读书方法,它是从学生心中的疑问,调动其思维进行探究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便于使教学与重难点、学生实际更贴近,减少教学时间的耗费。
  5.情景再现法:就是将作者所写的人、事、物、景在脑中变成真实的场景与活动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受,然后再根据头脑中的情境进行复述或背诵的方法。它可以促进表象与文字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22-0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发挥教育的作用”;“处处是生活,处处是教育。”因而
期刊
【摘要】基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其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缺少方向感和条理性。在习作中,具体表现为面对众多的素材不知如何选择,写作中抓不住重点,内容层次不够清晰等。而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突破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方法路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观察;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组织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公文写作能力是本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现有的教学内容中忽视对公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该专业学生公文写作能力不高,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和社会市场人才能力需要。客观分析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公文写作能力现状,从教学实践出发,建设多元化课程内容,改革项目化教学,探索公文写作的项目化合作育人的新路径。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公文写作;能力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主要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加强审美艺术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矫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延功能,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这项功能的“正统性”不断得到加强。如何使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使学生的精神领域得到洗礼,
在初中英语的阅读课堂中有很多种表面的阅读技能的训练,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整个英语阅读教学来看,这个层次目标的达成在阅读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具有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其中,思维品质,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童话体裁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童话所具有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奇幻无比的想象空间,以及无所不能的人物本领,都对孩子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童话教学,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自身体验,让孩子自主地进入童话的意境,使童话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  【关键词】尊重体验;个性化朗读;复述练习;表演故事;续写童话  【中图分类号】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仅要不断的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然而,受到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累积量的影响,部分的中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当中的重点内容和深刻内涵,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此情况下,初中教师就必须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然后再充分的考虑实际的教学需求的情况之下,采取科学
【摘要】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中外教育界都普遍重视名著阅读,国外一直将名著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课标也要求初中阶段,每学年阅读几部中外名著,为配合这项活动,还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了“名著导读”单元,指导学生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G63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40-01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只会想到是语文老师教学必须研究的工作,我们电子专业专业老师常常忽视学生对专业课程阅读辅导。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进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改革都在围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的课题。  《电子专业教学大纲》中有多处提到了“阅读”。这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