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逐层深入,注重赏识激励,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改总结性评价为诊断性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定,它包括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语文教学要让中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主动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改革过去那种终极式的考试评价,突出过程评价。语文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与手段要起到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的功效,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一、过程性评价要注重等级的深入
第一等级:评价的首位是学习个体的和谐进步,要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过程性评价应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并能够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等级: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性评价要能够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生活常识、思维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发挥良好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使其具有良好地道德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富有责任感、爱国忠诚,富有同情心与牺牲精神。
第三等级:具体的、动态的发展。这一级与教学活动密切关联。评价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适合学生自己的评价目标。在评价目标建构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要注重赏识激励
1.激励创新
按照现代阐释学的观点,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参与建构的,任何一个文本,都由于阐释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语文课文也是文本,有其历史视界。由于师生这个特殊读者群的参与,也就获得了现时视界。教师与学生都是意义建构者之一,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建构之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设计激励情境,激励质疑解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求新求异,积极探索。学生敢于进行丰富的想象,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善于反思。教师要以科学态度和民主精神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人格,用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以肯定的态度接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给予恰当、肯定的过程性评价。
2.鼓励优点
由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有着多种需要、多种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整个群体中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学习状态。学生可能阅读能力不好,可能作文能力不太好,也可能听说能力不太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树立人人都有才的观念,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予以肯定。如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对于差生的作文,教师也要怀着热爱学生的心情仔细阅读,认真评价。只要认真,我们总是能在作文中找到一些优点,或者他们写得真实,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没有按照教师规定的模式写,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选择了别人不注意或是不常用的事例;或者有一处恰当地引用了名人名言、格言或是歇后语;或者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或者使用白描手法,能够开门见山,没有矫揉造作……教师应在阅读作文时找到这些优点,并在评价中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我们就会发现,受表扬后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次肯定、鼓励,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曾经有一位学生,开始时作文水平并不怎么样。由于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闹,弄得她心神不安,情绪低落。她每天在日记中写下家庭“战争”的起始,自己的痛苦和感受。这个忧郁的孩子已经将日记作为一个听她倾诉的伙伴。在一次作文讲评中,老师表扬了她能坚持写日记并且文章有真情实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使她将自己多余的精力都用到了写作上,写作水平日渐提高,写作内容由家庭写到邻里,写到社会。后来,她在省职业中学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
3.赞赏成功
在学生成功时给予评价,能够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会把这种积极性转变为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应注重在学生成功的时候给予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一次有亮点的课堂发言,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例如作文教学的评价,在写评论语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的努力,肯定他们的进步。在作文中成功的地方加以批注,注明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写的特色。教师要打破只在作文最后给出批语的固有模式,要大胆地在文中批注,用亲切的语言,幽默的词句给学生以肯定、鼓励。教师的批语可以是肯定鼓励的,“你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这篇作文进步如此大,足见你的作文潜力是很大的”等等;还可诱导,“如果文章结尾部分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文章便更出色了,试着补在后面,好吗”等等。教师这种鼓励、肯定的评价定会给学生极大的学习动力,将会对我们的教学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方式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过程性评价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用数字精确地描述被评价的对象,是定量评价的特点。而定性描述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语文恰恰具有模糊性,整合其效能,无疑会强化语文教学的效能。
2.改总结性评价为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性评价往往表现在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对这种考试,大家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聚焦在分数上,也就是把定量评价的价值夸张到最大限度。教师应在成绩评定完之后,及时组织对试卷的分析、评讲,以补救不足,从而在实践中完成由总结性评价向诊断性评价的转移。同时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日常诊断功能,将成绩与考核的内容结合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中。比如普通话成绩、应用文成绩、课外活动成绩、反思小结成绩等,将平常教学活动中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最大限度地实现评价的诊断功效。
四、建立学生间的评价机制
1.自我评价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自我评价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尺度与他人尺度的比照,对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获得个体言行、社会形象的解释,这是学生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
2.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人除了自己认识自己外还要学会从别人的眼睛里观察自己,反思自己。如果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他就会按着这个期待去行动。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的行为,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就学生而言,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
3.家长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访谈、对话等形式来进行。在家长客观公正的评价中给予学生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家庭、社会更关注语文学习过程。
过程性评价是一门艺术,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定,它包括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语文教学要让中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主动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改革过去那种终极式的考试评价,突出过程评价。语文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与手段要起到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的功效,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一、过程性评价要注重等级的深入
第一等级:评价的首位是学习个体的和谐进步,要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过程性评价应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并能够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等级: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性评价要能够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生活常识、思维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使学生发挥良好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使其具有良好地道德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富有责任感、爱国忠诚,富有同情心与牺牲精神。
第三等级:具体的、动态的发展。这一级与教学活动密切关联。评价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适合学生自己的评价目标。在评价目标建构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要注重赏识激励
1.激励创新
按照现代阐释学的观点,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参与建构的,任何一个文本,都由于阐释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语文课文也是文本,有其历史视界。由于师生这个特殊读者群的参与,也就获得了现时视界。教师与学生都是意义建构者之一,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建构之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设计激励情境,激励质疑解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求新求异,积极探索。学生敢于进行丰富的想象,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善于反思。教师要以科学态度和民主精神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人格,用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以肯定的态度接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给予恰当、肯定的过程性评价。
2.鼓励优点
由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有着多种需要、多种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整个群体中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学习状态。学生可能阅读能力不好,可能作文能力不太好,也可能听说能力不太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树立人人都有才的观念,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予以肯定。如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对于差生的作文,教师也要怀着热爱学生的心情仔细阅读,认真评价。只要认真,我们总是能在作文中找到一些优点,或者他们写得真实,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没有按照教师规定的模式写,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选择了别人不注意或是不常用的事例;或者有一处恰当地引用了名人名言、格言或是歇后语;或者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或者使用白描手法,能够开门见山,没有矫揉造作……教师应在阅读作文时找到这些优点,并在评价中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我们就会发现,受表扬后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次肯定、鼓励,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曾经有一位学生,开始时作文水平并不怎么样。由于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闹,弄得她心神不安,情绪低落。她每天在日记中写下家庭“战争”的起始,自己的痛苦和感受。这个忧郁的孩子已经将日记作为一个听她倾诉的伙伴。在一次作文讲评中,老师表扬了她能坚持写日记并且文章有真情实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使她将自己多余的精力都用到了写作上,写作水平日渐提高,写作内容由家庭写到邻里,写到社会。后来,她在省职业中学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
3.赞赏成功
在学生成功时给予评价,能够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会把这种积极性转变为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应注重在学生成功的时候给予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一次有亮点的课堂发言,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例如作文教学的评价,在写评论语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的努力,肯定他们的进步。在作文中成功的地方加以批注,注明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写的特色。教师要打破只在作文最后给出批语的固有模式,要大胆地在文中批注,用亲切的语言,幽默的词句给学生以肯定、鼓励。教师的批语可以是肯定鼓励的,“你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这篇作文进步如此大,足见你的作文潜力是很大的”等等;还可诱导,“如果文章结尾部分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文章便更出色了,试着补在后面,好吗”等等。教师这种鼓励、肯定的评价定会给学生极大的学习动力,将会对我们的教学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方式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过程性评价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用数字精确地描述被评价的对象,是定量评价的特点。而定性描述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语文恰恰具有模糊性,整合其效能,无疑会强化语文教学的效能。
2.改总结性评价为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性评价往往表现在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对这种考试,大家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聚焦在分数上,也就是把定量评价的价值夸张到最大限度。教师应在成绩评定完之后,及时组织对试卷的分析、评讲,以补救不足,从而在实践中完成由总结性评价向诊断性评价的转移。同时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日常诊断功能,将成绩与考核的内容结合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中。比如普通话成绩、应用文成绩、课外活动成绩、反思小结成绩等,将平常教学活动中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最大限度地实现评价的诊断功效。
四、建立学生间的评价机制
1.自我评价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自我评价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尺度与他人尺度的比照,对自己进行理性分析,获得个体言行、社会形象的解释,这是学生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
2.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人除了自己认识自己外还要学会从别人的眼睛里观察自己,反思自己。如果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他就会按着这个期待去行动。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的行为,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就学生而言,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
3.家长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访谈、对话等形式来进行。在家长客观公正的评价中给予学生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家庭、社会更关注语文学习过程。
过程性评价是一门艺术,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