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基础的内容,关乎着学生将来语文的发展高度,因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必须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以提高学生乐于深入探究语文知识的欲望,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研究中心,对创新识字教学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能为小学语文老师的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策略
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中,主要是由教师去帮助学生归纳生字的结构、特点、读音、字义、组词,然后再通过反复的读写来强化記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没有积极识字的热情和兴趣,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更是与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相脱节,所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不能准确区分字形,对字义不理解,造成在运用中出现同音字不分,形近字混淆的现象,识字量提高太慢,阅读上有障碍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识字教学的“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师需要利用创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要让学生从传统枯燥、无趣的识字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抽象的汉字,将识字看成是一种学习的享受,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总结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教与学的识字效果,这样的识字教学才具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
一、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方法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识字既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老师必须要全方位的重视起来,要彻底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式,要采取创新的识字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识字的注意力,当学生体会到汉字的魅力之后,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与认字习惯,这非常有利于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学习不同于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的学习重在渐进式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凸显出效果,因而,如果老师能采取创新的识字教学方式,则能让学生从汉字的魅力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通过学生不断的识字与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及品质,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3.有利于实现高效化的教学
识字既然是初级的语文学习阶段,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性格及兴趣点等特点,这样设计出来的创新识字教学模式,才能够及时让学生在快乐的识字氛围中,不断的掌握识字的技巧,自然学生识字效率提升之时,老师的识字教学也能够实现高效化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分析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句话特别适用于小学生的识字阶段,学生识字的动机就是兴趣,因而老师在识字初期要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初尝识字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春夏秋天》时,为了让学生快速认识汉字,老师可以将生硬的识字环节转变为一个游戏,让学生以最直接的形式来掌握,让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每个学生后背分别贴上“春”、“夏”、“秋”、“冬”四个字,让学生报数,从一开始,如果两个学生一起喊出了一,那么就要快速喊出对方后背的字,如果说的慢的学生要接受惩罚,这样有趣的游戏学生们能快速的认识汉字,并记忆住汉字的笔画;同时,老师还可以将“春”、“夏”、“秋”、“冬”四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鼓励他们自告奋勇去讲台前拼字。
2.注重识字途径的拓展
第一,从课外阅读中识字。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小,课堂时间较多,因而老师可以将课外阅读融入到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一定的汉字之后,老师应及时抓住课外阅读环节,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合理的开展课外阅读。首先,学生的阅读欲望能得到满足,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发现自己有较多汉字不认识,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实现阅读与识字相互促进的作用,既能巩固课内所学的汉字,又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最后,能让学生养成课下阅读的好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第二,从生活中识字。生活中识字并不是要求老师必须进入到生活中教学,而是可以将课堂营造成生活化的情境,比如:“吃饭的情境”,老师课前要将吃饭用到的物品制作成图片,“碗”、“筷子”、“嘴”、“大米”、“菠菜”、“藕”等等,真正地将教室变成饭桌,这样学生会根据图片去认识汉字,当学生都认识的差不多之后,老师可以将图片与汉字打乱,让学生有效的将其两两对应起来,只有对应正确的学生,便可以得到糖果的奖励,这样学生既在课堂中掌握了汉字,又在课堂中体验到了快乐。
3.注重构字规律的教学
中华民族的每个汉字都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特点,因而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来开展趣味性强、智慧性强的识字教学。在识字中老师可以先示范几个简单的构字规律,学生们你们看“王”字加一笔是“玉”字,“王”字减一笔是“工”,“大”字加一笔是“天”、“犬”、“夭”,“大”字减一笔是“十”、“人”,老师说完之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纷纷灵机一动举出好多这样的例子。如有的学生说“目”字加一笔是“自”,减一笔是“日”;有的学生说“十”字加一笔是“干”、“土”,减一笔是“一”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识字方式,又能让学生掌握构字的规律,最关键的是能培养学生识字的智慧,这样的识字教学效果必然很显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作为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语文老师必须全面重视起来,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时,一切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设计出创新、有趣、实效、智慧的识字环节,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这样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之路会更加的顺利、有效,能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小千.快乐识字,识字快乐——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J].亚太教育,2015(20).
[2]刘晶.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3]王天霞.浅论“据形推义”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4(02).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策略
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中,主要是由教师去帮助学生归纳生字的结构、特点、读音、字义、组词,然后再通过反复的读写来强化記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没有积极识字的热情和兴趣,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更是与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相脱节,所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不能准确区分字形,对字义不理解,造成在运用中出现同音字不分,形近字混淆的现象,识字量提高太慢,阅读上有障碍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识字教学的“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师需要利用创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要让学生从传统枯燥、无趣的识字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抽象的汉字,将识字看成是一种学习的享受,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总结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教与学的识字效果,这样的识字教学才具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
一、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方法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识字既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老师必须要全方位的重视起来,要彻底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式,要采取创新的识字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识字的注意力,当学生体会到汉字的魅力之后,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与认字习惯,这非常有利于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学习不同于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的学习重在渐进式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凸显出效果,因而,如果老师能采取创新的识字教学方式,则能让学生从汉字的魅力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通过学生不断的识字与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及品质,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3.有利于实现高效化的教学
识字既然是初级的语文学习阶段,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性格及兴趣点等特点,这样设计出来的创新识字教学模式,才能够及时让学生在快乐的识字氛围中,不断的掌握识字的技巧,自然学生识字效率提升之时,老师的识字教学也能够实现高效化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分析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句话特别适用于小学生的识字阶段,学生识字的动机就是兴趣,因而老师在识字初期要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初尝识字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春夏秋天》时,为了让学生快速认识汉字,老师可以将生硬的识字环节转变为一个游戏,让学生以最直接的形式来掌握,让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每个学生后背分别贴上“春”、“夏”、“秋”、“冬”四个字,让学生报数,从一开始,如果两个学生一起喊出了一,那么就要快速喊出对方后背的字,如果说的慢的学生要接受惩罚,这样有趣的游戏学生们能快速的认识汉字,并记忆住汉字的笔画;同时,老师还可以将“春”、“夏”、“秋”、“冬”四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鼓励他们自告奋勇去讲台前拼字。
2.注重识字途径的拓展
第一,从课外阅读中识字。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小,课堂时间较多,因而老师可以将课外阅读融入到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一定的汉字之后,老师应及时抓住课外阅读环节,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合理的开展课外阅读。首先,学生的阅读欲望能得到满足,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发现自己有较多汉字不认识,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实现阅读与识字相互促进的作用,既能巩固课内所学的汉字,又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最后,能让学生养成课下阅读的好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第二,从生活中识字。生活中识字并不是要求老师必须进入到生活中教学,而是可以将课堂营造成生活化的情境,比如:“吃饭的情境”,老师课前要将吃饭用到的物品制作成图片,“碗”、“筷子”、“嘴”、“大米”、“菠菜”、“藕”等等,真正地将教室变成饭桌,这样学生会根据图片去认识汉字,当学生都认识的差不多之后,老师可以将图片与汉字打乱,让学生有效的将其两两对应起来,只有对应正确的学生,便可以得到糖果的奖励,这样学生既在课堂中掌握了汉字,又在课堂中体验到了快乐。
3.注重构字规律的教学
中华民族的每个汉字都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特点,因而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来开展趣味性强、智慧性强的识字教学。在识字中老师可以先示范几个简单的构字规律,学生们你们看“王”字加一笔是“玉”字,“王”字减一笔是“工”,“大”字加一笔是“天”、“犬”、“夭”,“大”字减一笔是“十”、“人”,老师说完之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纷纷灵机一动举出好多这样的例子。如有的学生说“目”字加一笔是“自”,减一笔是“日”;有的学生说“十”字加一笔是“干”、“土”,减一笔是“一”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识字方式,又能让学生掌握构字的规律,最关键的是能培养学生识字的智慧,这样的识字教学效果必然很显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作为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语文老师必须全面重视起来,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时,一切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设计出创新、有趣、实效、智慧的识字环节,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这样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之路会更加的顺利、有效,能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小千.快乐识字,识字快乐——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J].亚太教育,2015(20).
[2]刘晶.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3]王天霞.浅论“据形推义”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