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文化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当注重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发扬光大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提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的主动性、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基于多产业融合的农村文化产品营销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可行举措。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主动性;模式创新;营销策略;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一、提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的主动性
(一)激发农村文化产业传承意识。农村文化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当地所有人应当关注的事项。本地文化的形成是一项长期发展的累积结果,也是本地文化底蕴与生活灵魂。促进本地文化的发展,就是要将文化加以积极主动的展示,不仅在所在地区,更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认识,得到关注,最终保障在最广大的范围内推动文化的发展。从这一背景来看,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将该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构成,而且在文化越为兴盛的地区,政府机关的责任就应当越大。对于农村文化而言,不仅要积极倡导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还需要有意识的发掘和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将市场体制与社会体制进行融合,对文化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以发挥出文化的最大价值,笔者到过一些旅游景点,景色没什么突出特点,但是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加了一些当地的传说,通过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就使人印象深刻,景点也就变得更特别了一些。
(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农村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特色,在产业发展初期,发挥特色,突显优势,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规划。政府政策支持能够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形成肥沃的土壤,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增强文化产业的吸引力,避免发展的盲目性。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规划、引导和管理的职能,应该在充分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农村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底子,遵照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并完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其不断创新。
二、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一)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无论是何种文化,创新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证,因而这也是农村文化可持续传承的重要驱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文化相关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并且后续的服务水平也难以达到更层次。事实上,农村文化能够为相关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自身具有在内容与服务方面的特色优势。因此,对于农村文化的经营,应当以内容与服务为着力点,积极进行深入挖掘与再造,不断发展出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层次精神食粮。
(二)服务城镇与服务农村任务紧密结合。从现实分析,农村主导文化产业主要市场面向是城市居民,在农村进行文化产品生产、提供文化服务,农民消费非常有限,其產品购买者和服务接受者主要是城市居民。因此,农村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完善行业结构,不仅继续紧盯城市人的文化消费,也要密切关注富裕起来的农民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自觉养成文化消费的习惯。
三、基于多产业融合的农村文化产品营销
(一)多产业融合营销策略。1、视觉艺术产业:原设计外观保有传统感受,并利用剪纸设计带出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外观以可爱、亲近,但不跳脱传统文化图像的形象感,以小包装的祈福设计产品在年节中出售。2、音乐及表演艺术:如稻米的营销可参考周杰伦演唱十里香的歌曲,录制与稻米相关主题,稻米的生产过程,让大众认识农业文化,通过音乐与表演艺术扩大营销范围。3、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通过与主题式博物馆,如农业博物馆或宗教博物馆的合作营销。4、工艺产业:装置农作物的包装除纸盒材质外,还可考虑运用如陶瓷、竹木等材料。5、电影产业:与编导合作拍摄相关农业文化及文化价值的主题介绍,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地方因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出名,从而带动旅游业。6、广播电视产业:通过广播、电视协助宣传,让大众知道当地农村文化的存在,如何购买相关农产品的。7、出版产业:以原著剧本、原声带、系列书籍的出版,来介绍农村文化。8、广告产业:利用宣传活动及广告进行广泛传播。9、产品设计产业:农村文化系列纪念品的推出。10、视觉传达设计产业:各项运用海报、电影票、宣传物品设计农村文化系列商品,尤其在农业种植文化中,如果能具体列出当地种植品种,或源自那一个产销班、有无生产履历、有机验证等,将可进一步建立农村文化产品的优良品牌形象。11、设计品牌时尚产业:为农村文化品牌导入传统化概念,同时注册商标保护,并发展当地标章。12、建筑设计产业:在使用农村文化产品时推出场景设计,或结合当地特色建筑,设计专属营销橱窗或展售柜台。13、数字内容产业:运用网络、论坛及微信等进行营销。14、创意生活产业:带动好农村文化产业的观光事业,甚至可拓展介绍当地其它观光资源。15、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产业:农村文化歌谣及曲风的呈现。16、其它经上级主管机关指定的产业。
(二)营销价值。在营销时,如果能考虑各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整合,提出整体营销策略,将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额,增加更多收益,也借助文化创意产品的呈现,让大众更进一步了解当地农村文化,让文化绵延存续。农村文化产业在政府推动下已日趋成长,运用地方传统文化与特色,结合创新的元素与设计规划,可以创新文化并增其商业的价值。农业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及营销可以参考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及范围,并将当地农村文化产品营销视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一环,也即运用、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元素,提升农村文化产品的创意能量及其能见度,并将自然或人文景观、文化资产等意象融入产品开发,让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地方的文化性及故事性,以与其它未具有地方特性的产品区隔。农村文化产品可开发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功营销将增加农民及农民团体收益,最终达成繁荣农村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维德.加快发展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徐晓明.文化创意人才对政策扶持有何期盼——关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人才.2014(13)
[3]李晓溪.交叉学科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J].大众文艺.2014(13)
[4]冯根尧,刘祖传.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4)
作者简介:姓名:孔艳琼,性别:女,学历:大专,出生年月:1976.11,籍贯:云南宣威,职称:馆员;研究方向:农村文化发展,工作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凤凰街道文化中心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主动性;模式创新;营销策略;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一、提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的主动性
(一)激发农村文化产业传承意识。农村文化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当地所有人应当关注的事项。本地文化的形成是一项长期发展的累积结果,也是本地文化底蕴与生活灵魂。促进本地文化的发展,就是要将文化加以积极主动的展示,不仅在所在地区,更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认识,得到关注,最终保障在最广大的范围内推动文化的发展。从这一背景来看,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当将该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构成,而且在文化越为兴盛的地区,政府机关的责任就应当越大。对于农村文化而言,不仅要积极倡导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还需要有意识的发掘和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将市场体制与社会体制进行融合,对文化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以发挥出文化的最大价值,笔者到过一些旅游景点,景色没什么突出特点,但是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加了一些当地的传说,通过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就使人印象深刻,景点也就变得更特别了一些。
(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农村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特色,在产业发展初期,发挥特色,突显优势,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规划。政府政策支持能够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形成肥沃的土壤,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增强文化产业的吸引力,避免发展的盲目性。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规划、引导和管理的职能,应该在充分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农村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底子,遵照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并完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其不断创新。
二、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一)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无论是何种文化,创新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证,因而这也是农村文化可持续传承的重要驱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文化相关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并且后续的服务水平也难以达到更层次。事实上,农村文化能够为相关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自身具有在内容与服务方面的特色优势。因此,对于农村文化的经营,应当以内容与服务为着力点,积极进行深入挖掘与再造,不断发展出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层次精神食粮。
(二)服务城镇与服务农村任务紧密结合。从现实分析,农村主导文化产业主要市场面向是城市居民,在农村进行文化产品生产、提供文化服务,农民消费非常有限,其產品购买者和服务接受者主要是城市居民。因此,农村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完善行业结构,不仅继续紧盯城市人的文化消费,也要密切关注富裕起来的农民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自觉养成文化消费的习惯。
三、基于多产业融合的农村文化产品营销
(一)多产业融合营销策略。1、视觉艺术产业:原设计外观保有传统感受,并利用剪纸设计带出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外观以可爱、亲近,但不跳脱传统文化图像的形象感,以小包装的祈福设计产品在年节中出售。2、音乐及表演艺术:如稻米的营销可参考周杰伦演唱十里香的歌曲,录制与稻米相关主题,稻米的生产过程,让大众认识农业文化,通过音乐与表演艺术扩大营销范围。3、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通过与主题式博物馆,如农业博物馆或宗教博物馆的合作营销。4、工艺产业:装置农作物的包装除纸盒材质外,还可考虑运用如陶瓷、竹木等材料。5、电影产业:与编导合作拍摄相关农业文化及文化价值的主题介绍,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地方因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出名,从而带动旅游业。6、广播电视产业:通过广播、电视协助宣传,让大众知道当地农村文化的存在,如何购买相关农产品的。7、出版产业:以原著剧本、原声带、系列书籍的出版,来介绍农村文化。8、广告产业:利用宣传活动及广告进行广泛传播。9、产品设计产业:农村文化系列纪念品的推出。10、视觉传达设计产业:各项运用海报、电影票、宣传物品设计农村文化系列商品,尤其在农业种植文化中,如果能具体列出当地种植品种,或源自那一个产销班、有无生产履历、有机验证等,将可进一步建立农村文化产品的优良品牌形象。11、设计品牌时尚产业:为农村文化品牌导入传统化概念,同时注册商标保护,并发展当地标章。12、建筑设计产业:在使用农村文化产品时推出场景设计,或结合当地特色建筑,设计专属营销橱窗或展售柜台。13、数字内容产业:运用网络、论坛及微信等进行营销。14、创意生活产业:带动好农村文化产业的观光事业,甚至可拓展介绍当地其它观光资源。15、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产业:农村文化歌谣及曲风的呈现。16、其它经上级主管机关指定的产业。
(二)营销价值。在营销时,如果能考虑各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整合,提出整体营销策略,将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额,增加更多收益,也借助文化创意产品的呈现,让大众更进一步了解当地农村文化,让文化绵延存续。农村文化产业在政府推动下已日趋成长,运用地方传统文化与特色,结合创新的元素与设计规划,可以创新文化并增其商业的价值。农业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及营销可以参考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及范围,并将当地农村文化产品营销视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一环,也即运用、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元素,提升农村文化产品的创意能量及其能见度,并将自然或人文景观、文化资产等意象融入产品开发,让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地方的文化性及故事性,以与其它未具有地方特性的产品区隔。农村文化产品可开发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功营销将增加农民及农民团体收益,最终达成繁荣农村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维德.加快发展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徐晓明.文化创意人才对政策扶持有何期盼——关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人才.2014(13)
[3]李晓溪.交叉学科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J].大众文艺.2014(13)
[4]冯根尧,刘祖传.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4)
作者简介:姓名:孔艳琼,性别:女,学历:大专,出生年月:1976.11,籍贯:云南宣威,职称:馆员;研究方向:农村文化发展,工作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凤凰街道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