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后视力以及黄斑水肿变化情况。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激光治疗,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患者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患者采取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及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改善[(0.49±0.08)°与(0.43±
【机 构】
:
477150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后视力以及黄斑水肿变化情况。
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激光治疗,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患者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患者采取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及黄斑水肿改善情况。
结果接受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改善[(0.49±0.08)°与(0.43±0.09)°;(0.48±0.09)°与(0.44±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728、2.104,均P < 0.05);治疗后NPDR组与PDR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显著降低[(253.41±66.73)μm与(393.36±92.18)μm;(287.25±61.57)μm与(388.02±89.83)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233、3.541,均P< 0.05);治疗后NPDR组较PDR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445,P< 0.05)。
结论采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及黄斑水肿,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或术后应用丝裂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12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显微镜下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观察组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对照组术后应用丝裂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70.00%(42/60),优良率为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稽留流产清宫和随访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稽留流产待清宫患者128例按住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预处理:口服3mg戊酸雌二醇3次/d,共3d;1d后口服50mg米非司酮2次/d,共2d;观察组:于第4天行宫腔镜下清宫手术;对照组:于第4天晨7︰00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或放置于阴道后穹窿),2~3h后行常规清宫手术。两组患者于术后术后第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清宫病理组会学确诊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并与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联合负压吸引清宫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术前血清β-HCG值及术前B超瘢痕处病灶直径等术前情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两种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258例,将孕妇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73例和再次剖宫产组185例,比较两组产褥感染率、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恶露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结果阴道试产成功率为69.52%,剖宫产率为71.71%。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感染率、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恶露时间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