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单发PTC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I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8例直径>1.0 cm单发PTC的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组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 cm组、0.2~0.4 cm组和≥0.4 cm组,统计ICLNM阳性和阴性在3组间和组内的分布差异,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单发PTC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ICLNM)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8例直径>1.0 cm单发PTC的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组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 cm组、0.2~0.4 cm组和≥0.4 cm组,统计ICLNM阳性和阴性在3组间和组内的分布差异,再依据淋巴结分布状态将0.2~0.4 cm组分为浑浊组(≥3枚)和非浑浊组(1~2枚),将≥0.4 cm组分为簇状组(≥3枚)和非簇状组(1~2枚),统计浑浊组和非浑浊组、簇状组和非簇状组间的差异。
结果278例PTC中,病理证实ICLNM阳性和阴性比例分别为65.8%(183/278)和34.2%(95/278),<0.2 cm组、0.2~0.4 cm组和≥0.4 cm组ICLNM阳性分别占37.3%(31/83)、68.0%(66/97)和87.8%(86/98),组间和组内χ2和P值分别为51.082和0、16.956和0、49.955和0、11.022和0.001;浑浊组和非浑浊组ICLNM阳性分别占74.0%(57/77)和45%(9/20),χ2和P值分别为6.151和0.013;簇状淋巴结组和非簇状淋巴结组ICLNM阳性分别占92.6%(50/54)和82%(36/44),χ2和P分别为2.619和0.106。
结论PTC患者的CT检查中,随着中央组淋巴结增多、直径增大,ICLNM阳性比例增加,对于0.2~0.4 cm组病例,浑浊征象提示转移可能性更大,对这些征象的准确识别,有助于外科医生采取更彻底的手术治疗方案,对降低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含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调节受损(IGR)是否有独立于胰岛素抵抗或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方法入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01例PCOS患者[其中糖耐量正常(NGT)177例,IGR 224例]和20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及腰臀比匹配的健康对照。所有对象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业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生发展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环境外界因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可以解释环境因子对表型的影响,其研究主要集中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调控三个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索糖尿病心肌损伤与时钟基因Per2的关系及具体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非糖尿病(NDM)组20只和糖尿病(DM)组30只,其中NDM组分为ZT23(NDM+A)亚组、ZT11(NDM+P)亚组,DM组分为ZT23(DM+A)亚组、ZT11(DM+P)亚组、ZT23时酪蛋白激酶CK1ε抑制剂PF-670462干预(DM+PF)亚组,所有亚组均为10只。同时建立昼夜节
近年来,血糖监测技术不断革新,尤其是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lash glucose monitoring,FGM)技术的问世,不仅引领持续葡萄糖监测进入新阶段,而且促进糖尿病管理发生重要改变。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期间,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执行主任Richard M. Bergenstal教授发表精彩演讲,详细阐释了学术界对糖尿病管理的最新认识,以及FGM及其动态葡萄糖谱在糖尿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其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降低血糖,并具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和减轻体重等一系列潜在优势,而在体重减轻方面,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描述与SGLT2i治疗相关的减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影响其减重的可能潜在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降糖药物的肾脏影响备受关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使肾脏事件风险显著下降。其机制为减少钠离子在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通过致密斑的管球反馈收缩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改善高滤过。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可减少尿白蛋白排泄。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可改善蛋白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药物是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在于其作用位点与致密斑之间
目的探讨circ_0074930与结直肠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SW480、SW620、LOVO和HCT116这5种细胞株进行梯度照射,通过细胞存活率(SF2)值检测放疗敏感性差异,微阵列扫描HT29和HCT116细胞间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通过siRNA抑制circ_0074930表达观察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irc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及99Tcm-MIBI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及甲乳外科怀疑PHPT的89例临床资料。以术后病检及随访结果为评价标准,比较SPECT/CT融合显像、99Tcm-MI
目的对照评估三维超声VOCAL(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测量50例18~68岁女性成人的甲状腺体积。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最大切面的3个径线(L、H、W),用经典的椭圆体公式V=0.523×L×H×W计算甲状腺体积;三维超声VOCAL技术先获取甲状腺三维数据,而后用VOCAL技术
目的研究并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 ED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