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内卷化”现象及解决路径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计划”正式启动。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实施“双高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三大办学支柱之一,同教学、科研一样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资源采购质量、馆员服务水平、图书经费减少、图书馆之间互通受限等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内卷化”现象。本文试图分析图书馆“内卷化”的表现及原因,破解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抓住“双高”建设的机遇期,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持续发展的过程
  “内卷化”是一个专业术语,产生于国外,过去常被用于分析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其实所谓的“内卷化”是指一个社会或者是一种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再也无法前进,没办法转化,只能停滞不前,陷入没有发展希望的增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基础,就像人要吃饭,首先要有粮食,文献就是精神食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文献资源这个词还没有出现,本科院校有采编部,现在的高职院校当时都是中专学校,甚至是招收初中生的小中专,有很多学校没有图书馆,资料室一般设在教务处名下,指导思想是以收藏印刷型图书资料为主,也兼顾非书资料的采集收藏。80年代以后,高职图书馆建设基本有了雏形,但也只是以收藏第一,采购图书要经编目人员一定时间的分类加工才能转入流通借阅,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到图书馆,文献资源也不再只限于纸质文献,开始接受电子信息资源。时间到了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迎来了职业教育的繁荣,很多中专都升级为高等专科院校,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采访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采购人员经常要去新华书店或者出版社的门市部买书,馆配商的出现改变了图书资源的采购模式,可以通过各种书目信息筛选后通过网络发给馆配商,这大大节省了采购馆员的时间和精力,传统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成为图书馆馆藏主体,数据库资源经费高于纸质文献经费。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图书馆的采购模式,也改变了人们对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描述、分配、及获取的方式,作为图书馆人最先学会了这些技能,投入经费、馆舍扩建等,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确实上了一个台阶。但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资源建设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内卷化”现象,表现在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读者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持续下降,每年都重复购买各种文献资源,真正被老师和学生借阅和下载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老师和学生又感觉到图书馆没什么好书,读者和图书馆之间陷入两难境地,在重点大学图书馆一座难求的时代,高职图书馆很多时间都空空荡荡,馆员也无奈,想尽办法请学生和老师到馆。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内卷化”现象日益显现
  首先从图书馆自身找原因,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关键,是要建立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馆藏文献,但多年来工作的惯性思维,使得图书馆的资源采购工作还是停留在传统图书馆层次,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本院的专业特点、所开设的课程、老师的研究方向没有长期跟踪的计划,只是盲目的按照书目信息,尤其是专业图书,如果是严格招标采购,从采购到馆藏需要很长周期,基本时效性已过。有些数据库资源也是如此,有的馆压低纸质文献经费,倾斜给数字资源,但是数字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高职院校本身就不是研究型大学,注重实践教学,但实践须有理论支撑,利用数据库资源的高职学生很少,只有老师做课题写论文时需要检索利用,所以一个高职图书馆馆员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所服务的读者需要什么,在充分了解调研读者的需求方向后,制定文献资源采购计划,在给馆配商发送采购目录前,通过企业微信等方式把要采购的书目和数据库发送给老师,广泛征求意見和建议。资源到馆典藏后及时通知老师到馆借阅。
  另外馆员服务水平也是影响文献资源建设“内卷化”的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起步较晚,真正有图书馆专业背景的馆员很少,个别流通部门的馆员根本不了解图书馆业务,对所负责书库里的文献资源本身就没有全面了解,尤其疫情期间有些图书馆图书借阅不能开架,很多书明明在库里,却因各种原因找不到,让读者怀着希望来带着失望走。对于数字资源购买随意性太强,资源内容交叉重复,购买使用数据库需持续更新的问题突出,一些数字资源平台使用率不高,甚至长期无人问津,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够,纸质图书没有地方放,很多不该剔旧的图书被打包放在仓库里,长时间处理不了。
  三、 资源建设出现“内卷化”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切问题的出现都是人的问题,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沟通了解和协调不畅通的问题。购买图书也好,购买数据库也好,都是主观性很强的一个事情,既需要采访馆员有与职业相应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又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同样需要图书馆主管业务馆长把关。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并没有建立起这些机制,馆长都是行政部门任命的,不了解高职教育图书馆发展规律,不了解文献资源建设规律,拍脑袋做决定,有一些珍贵文献被打包剔旧、销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更造成文献资源不可再生。建设特高水平高职院校是一个高职教育发展的又一个契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文献资源采购馆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要建立文献资源采购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建立与读者沟通联系的渠道,加强与教学、学生部门的工作联动。文献资源建设不是采编部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馆内外各部门的配合,尤其是流通部门是窗口,接触读者机会多,要给读者反馈借阅和浏览资源情况的渠道,加强阅读推广,加强读者导读工作尤其是数字资源的推广,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有区别,相比较老师的科研任务并不重,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只有一部分老师,所以要跟这些老师保持联系,以点带面,激发教师和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热情。另外要拓展文献资源的获取范围,充分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献资源建设不好,图书馆服务读者工作就难以开展。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明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适应产教融合发展需求。
  “内卷化”在当今时代普遍存在,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鲜明,但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人口出生率下降影响,本科院校扩招,经济下滑,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一系列挑战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就是国家高职院校建设的长期规划。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出现“内卷化”现象,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在一个时段出现的现象,但如历史总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也要有一个调整和再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有信心,借助国家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大好机会,加大文献资源建设力度,提高馆员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   北京  10009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國建筑业中,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熟练程度将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和给排水施工质量。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过程中,工程质量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基于这一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提供
期刊
摘 要: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担负着提升学生技能、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重担。在这其中数学作为技工院校的“百科基础”学科又有着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建立、加强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技工院校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与学生职业培养结合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技工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数学教学与学生职业培养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数学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历经漫长的时代更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见证,是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它为德育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审视德育教育一成不变、保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其文化内涵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探究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构造地质学是指人类对地质构造和地质的生成演化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主要研究地壳或者岩石圈地质构造的基础学科。而工程地质学则是通过调查了解以及研究处理好人类建筑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协调好人类活动和地质的关系,所以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构造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力度,从根源上解决地质灾害的问题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为了规范事业资产管理,先后进行了部门预算、拨付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等多方面的财政改革,这些改革把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地位以及资产管理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经济高速发展,高校在资产管理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资产优化问题、资产流失问题等等一些配置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也亟需改进。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使用桩基技术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中。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科学进步,桩基础的结构类型和形式将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桩基础理论的完善将大大提高施工工艺和质量水平,设计方法的改革将给桩基础民用施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桩基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桩基础;技术要点  桩基础施工在建筑物基础
期刊
摘 要:EDA技术旨在通过应用计算机中的EDA软件系统,按照电路设计的规则与标准,灵活的实现并完成电气电子电路的基础分析、模型转化和最终设计工作。当前,在很多开设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已经把利用EDA技术进行教学实践,作为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这种教学应用,可以克服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更新复杂、直观教学效果差、结果展示不明晰等不足,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分析,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相关电工电子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体系关联密切,但是受到施工周期、施工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施工人员意识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的限制,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目标重点就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优化; 建筑工程质量  一、前言  建筑行業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居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将相关的财务知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中,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以此适应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需求,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综合型人才。本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背景,深入探讨和分析其在财务会计教育中的应用和实施,进而提出相关的创新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财务
期刊
摘 要:土方开挖排水是深基坑施工的关键环节,必须认真处理。由于土方开挖后基坑处于动态状态,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规模和位移变形均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由于软土的流变特性,基坑开挖时间越长,基坑支护系统的位移变形越大,如果出现差错,随时可能发生事故。从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和监测等方面介绍了深基坑的施工技术,保证了深基坑的顺利完成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降水;土方开挖  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