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不遮掩,也曾去疯狂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barre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且专注。人类的历史,不正是靠着这些仰望星空的痴人推动的吗?
  田野上,到处都是花,如繁星点点。一个穿着破旧衣服、鞋子破得露出脚跟的男人,神情忧郁地漫步在田野上。村口小溪旁,一群人正斜靠在大树上闲聊,不时停下来,掩嘴哂笑,冲他指指点点。他望着那群人,无声地叹一口气,神情愈加忧郁。
  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天文学家王锡阐。王锡阐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少時家贫,性格孤僻,11岁以后,他“闭户绝人事者二十年”。他从不与同龄的孩子一起游戏,白天,他喜欢一个人到田野漫步,夜晚则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出神地望著天上的星星。
  他的世界里,繁星点点,犹如田野上的花朵。无论坐着还是躺着,他总感觉有一个浑天仪在面前,日、月、星交错着在浑天仪上运行。于是他放弃科举,专心于天文学。每到晚上,他就爬上屋顶,一边观察星象,一边记录,天明后,再一遍又一遍地演算。
  生逢乱世,王家日子更加艰难,常常穷得揭不开锅。在《绝粮五首》中,王锡阐沉痛地写道:“妻女不知无再计,几番涤釜望明晨。”“何必残形仍苟活,但伤绝学已无传。”他“苟且”地活着,只为了把自己的学术传承下去。中年以后,他疾病缠身,仍著述不辍。
  王锡阐一生穷困,尤其晚年,当友人来访,他竟落到“已无粗粝能供客,尚有诗篇可解嘲”的境地。但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他都没有放弃天文研究。在他的诗歌中,处处流露出志向和气概:“蝉抱高枝鸣,竭死声不衰。”
  1682年,王锡阐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死后,遗稿大半散逸。但残留于世的《晓庵新法》《历说》《大统西历启蒙》等著作,至今仍然在天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也曾不遮掩,也曾去疯狂。王锡阐的一生是孤独的,生前,由于专心致力于学问,他与世人格格不入,因此被乡里人看做傻子。但人类的历史,不正是靠着这些仰望星空的痴人推动的吗?
  (北方摘自《读者》2017年2期)
其他文献
该口腔清洁剂系由茶叶提取物35%~50%(质量分数,下同)、甜叶菊叶提取物10%~25%、柠檬提取物10%~25%、薄荷叶提取物10%~15%、忍冬花提取物10%~20%、苦丁茶叶提取物20%~30%、木糖醇5%~1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邮驿: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对下列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