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闪耀在“台湾新电影”中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新电影”是台湾电影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页篇章,杨德昌在这段历史中占据着不是最重要但却不可或缺的地位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成功,主要由两股影坛新势力汇聚而成。自1982年台湾影坛陆续出现十几位新锐导演,虽也有所谓“本土派”与“留洋派”之分,但他们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在银幕上下都留下不少的佳话。
  若加以细分,同是1982年出品的《光阴的故事》和《小毕的故事》可以视为两组新锐电影的代表作。《光阴的故事》除张毅为本土的电影专业毕业生外,另外3位导演陶德辰、杨德昌和柯一正都是留美的电影系毕业;而《小毕的故事》则是本土电影工作者(陈坤厚、侯孝贤)结合本土年轻小说家(朱天文、丁亚民)的漂亮出击。这两股力量,到了拍摄黄春明原著的《儿子的大玩偶》时更结合在一起(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联合导演,吴念真编剧,陈坤厚摄影),形成一股惊人的气势,也把台湾电影带进一个新境界。
  当年,台湾仍处于“戒严地区”,对外的信息比较闭塞,外国电影不能随便进口公映,本土电影工作者几乎全凭自我摸索成长。因此,当一批年纪相近的留学生集体加入旧有拍片体制时,便自然扮演了“新知传递者”的角色,为当时颇为保守的台湾电影界传递了西方电影新思潮。
  在“留洋派”的导演之中,杨德昌俨然扮演了领袖的角色。
  一方面因为杨德昌在众人中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拍片经验,另一方面因他擅长思考、多才多艺,自然形成一股吸引力,连“本土派”的年轻导演也喜欢围拢过来。当时,国民党党营的中影公司是台湾新电影的大本营,新锐导演们有事没事就喜欢聚集在七楼的企划部聊天打屁,连娱乐记者都常往那边跑。下班后,杨德昌那幢日式的房子就成了众人另一个家,大家脱了外衣在榻榻米上肆无忌惮地高谈阔论,成了很多台湾新锐导演至今仍忘不了的欢乐记忆。有一年金马奖颁奖礼之夜,笔者有幸置身其中,跟十多名年纪相当、理想相近的导演在榻榻米上看电视转播颁奖礼,充分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那种“革命感情”。
  这种同侪之间的感情不但在私底下,也反映在他们拍摄的电影上。新锐导演们互相在别人的作品中亮相演出,例如杨德昌导演的《海滩的一天》有办公大楼的戏,柯一正、陶德辰、陈坤厚、侯孝贤、吴念真等人都乖乖客串公司的职员,既省钱又提高了特约演员的素质。此外,他们也不吝啬给别人的作品提供自己专业所长的帮助。例如侯孝贤导演的第一部转型之作《风柜来的人》,原来采用一般的流行音乐做配乐,杨德昌看后觉得可惜了,建议配乐更换为古典音乐《四季》,登时影片的整个格调提升不少。
  可惜这种彼此激励支持的同志之情只维持了开始的两三年,随着各人的发展有高低,名气逐渐悬殊,“台湾新电影”也在评论界引起争议,1985年甚至出现了“拥侯派”与“反侯派”(侯孝贤)的说法,同志之情趋于冷淡。此时此刻,杨德昌与侯孝贤逐渐成为代表台湾新电影的两大支柱,甚至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电影美学门派。
  自从得到一些主流影评人对台湾新电影清淡风格的极力夸赞之后,很多新锐导演纷纷以“排除故事情节和戏剧性、淡化人物感情、大量使用单镜头长拍、追求个人感性风格”作为他们追求的共同创作目标,失去了多元化,“淡”仿佛成了台湾电影创作惟一应走的道路,侯孝贤也成了很多人模仿的对像。
  这种“一淡到底”的风格,直至90年代的蔡明亮和林正盛都没有改变。相形之下,杨德昌的电影风格在台湾影坛显得势单力薄、千山独行。
  老实说,像杨德昌这种如此重视导演技巧、庞大剧本架构、复杂人际关系、专业电影技术、演员整体性出演的电影拍法,在电影工业体制还没上轨道、制片投资又普遍低成本的台湾影坛,的确有些吃力不讨好。杨德昌若非有过人之能,也很难能撑十多年。
  不过,也正是有杨德昌个人的坚持,近二十年的台湾电影还能在乡村之外有城市、传统之外有现代、简单之外有复杂,多少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电影光华。
  
  (作者为台湾资深影评人 杨德昌多年好友)
其他文献
斯德哥尔摩:被遗忘的森林  行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是欧洲的中心,但又在文明圈的范围内。文明变革卷起的风暴经过波罗的海,已经成为和风细雨了  我劝你,30岁前不要去斯德哥尔摩,尤其是7月份。  那天,距离28岁不到3个星期,我坐在北欧航空公司的空客里。这架硕大无比的飞机正往下俯冲,准备降落在斯德哥尔摩机场。阳光下一片片数不完的森林与湖泊,红顶的小房子隐约可见。这一切,竟让我感到恐慌。在北京待太久
俄罗斯女记者安娜之死的政治意义,使得记者的处境成为边缘性问题。  随着案件推进,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案”并没有像许多西方媒体预测的那样,成为又一个无头悬案。8月27日,俄罗斯总检察长尤里·柴卡宣布,警方已经逮捕了10名嫌疑犯,其中有1人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中校,4人是隶属于内务部的警官。  “被逮捕的这些政府官员纯属害群之马,联邦安全局和内务部没有在
评价中印军事交流,就像说半杯水,乐观者看到“有了半杯”,悲观者则叹息“才有半杯”。中印边界问题已经纠结了近半世纪,两国陆军首次联合军演实属不易    12月20日至28日,云南昆明,中国和印度陆军将首次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中国驻印度使馆武官助理李先生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印方将派出一名陆军中将,率领100多人的队伍来华。印度军人的武器装备,将由俄罗斯产伊尔—76运输机直接运抵中国。中方也将派出
A是旧时单位的同事,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又或到咖啡馆里小情小调一把,他定要问好是AA制还是有人请。若是大家分摊,他会再三犹豫,搬出小学生扯谎请假的本事,忽而身体不适,忽而赶急做活。但如果有人热情洋溢地要请大家吃饭,他定能推开一切事务,欢天喜地地准时赴约。  我们都以为他要攒钱买房或者娶妻,但他却坚定地宣称自己是独身主义者,又称要将租房进行到底。但他的荷包,其实比我们每个人都要鼓胀,发奖金的时候,一看他
通胀从宏观高度看,是国民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重新配置,社会财富在总量上并没有蒸发掉。但在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为本刊所做的调查中显示,对于多数居民而言,持续的物价上涨已经使他们开始对此给予强烈的关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的CPI为6.5%,可是房价猛涨、猪肉、食用油价格上涨了50%,我感觉好像不只这个数字,他们计算的准确吗?”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而刚刚换了工作的伍咏菲,面对报纸上的统计局数字,
如果我们都在泰坦尼克上,即使坐头等舱又有什么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全球正努力把泰坦尼克改造成诺亚方舟,而巴厘岛会议正是这个艰难历程的关键一步    12月初,全球媒体的目光聚集在印尼的巴厘岛。如果说,日本京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的起点,那么,巴厘岛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驿站。  正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将讨论并制定“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2005年生效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这次警察枪击医生的事件中,警察处理得妥当吗?  余凌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行政法、警察法研究。曾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供职):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我觉得他违反了《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他如果受到危及生命的暴力威胁,可以开枪,但他并没有受到这种威胁。  中国新闻周刊:警方的初步调查结果是,轿车拖了他。  余凌云:如果轿车确实拖了他,造成生命受到威胁的结
从理念上说,是有进有退。进的是全民慈善意识普及,退的是慈善的民间性    1998年,这年被杨团视为中华慈善总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那一年,南方发生大洪灾,中华慈善总会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现在国人面前,光彩耀人;同样在那一年,中国开始了政府机构改革,大量的人员分流进入中华慈善总会。拖延已久的杨团,也是在那一年,离开“当孩子养一样”的中华慈善总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独立与自治基础  1994年
中国新闻周刊:由政府来出钱,补贴医院,建立起平价医院,把医疗价格降下来,来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看病难问题,你怎么评价这件事?  李木盾(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应该说,作为医院和地方政府,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认为这样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问题在这里:政府是不是能保障全社会的供给?使全社会的人都能享受这种基本的医疗保障?如果要提供这种供给,就不能只办一家两家这种平价医院。  中国新闻周刊
当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再次喊出之时,人们很难不将其与10年前的房改思路联系起来——因为在10年前,这一口号曾被反复提及。  1998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福利分房的旧体制被迅速打破。  同年,“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被确定为基本方向,当刊规定,经济适用房要能够覆盖的群体约占到城市人口的60%~70%。  但是,之后房地产